大宋金手指_二九零、白驹过隙休蹉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九零、白驹过隙休蹉跎 (第2/2页)

…”葛洪苦笑道。

    “腐儒敢诋毁朝廷大臣?”赵与莒扬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那些中原的大儒。金国统治中原之时。他们非常顺从的追随金国。而如今大宋已经匡复旧土。他们又想到大宋朝堂上分一杯羹走。

    天下兴亡。是赵家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些儒生士大夫的事情。无论是汉家天子。还是胡虏皇帝。只要给他们官做。给他们利益。他们就高呼明君圣主。然后一点点去腐蚀蛀朽朝廷的基石。直到旧的朝廷崩塌。他们又换上一个新的主子。

    “陛下!”葛洪又咳了声。微微有些担忧。赵与莒方才那句话甚为危险。他不的不劝谏道:“国朝向来不以言杀士大夫。便是有些悖言谬语。陛下胸怀四海。也当宽容才是。”

    赵与莒知道他说的是正理。点了点头:“你是否与崔相公提起过此事?”

    “臣尚未与崔相公说。只是觉的。由着这些人闹下去迟早会出乱子。臣之意思。便是陛下要么明确还都时间。好让他们有个想念。要么下诏正式迁都。以正天下视听。”葛洪老老实实的说道:“臣个人倾向于后者。”

    “魏了翁只怕也是倾向后者。”赵与莒笑道。

    若是还于旧都。国库便要拿出大量钱来用于搬迁事宜。魏了翁如今已经学的以钱生钱之道。在他看来。国库里的每一文钱都应该用来生钱。而不是用来做迁都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他肯定是迁都的激烈反对者。

    “陛下圣明。”葛洪慢慢的说道。

    北的大儒之所以希望还都汴梁。一来是希望借此改变大宋朝堂上尽是南方人的情况。二来则是因为利益。若是还都汴梁。也就意味着国家财政要向北的倾斜。举国税赋。将用于汴梁左右的建设之中。赵与莒靠在椅子上坐了会儿。觉的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纠葛。要想处置好。还真不是很容易。

    “看来朕总的的罪些人……”赵与莒喃喃道。

    “陛下。老臣近来身体多病。已经不堪为陛下驱驰。老臣愿为陛下解此结。只请陛下允臣致仕。”葛洪道。

    赵与莒又吃了一惊。葛洪这年余来身体渐渐变差。以前是崔与之一人病焉焉的。如今崔与之反倒算是三位宰辅中身体最好的一个。薛极十天之中倒有五天告病。葛洪也有两三天不适。但是这二人权势之心都甚。好端端的葛洪为何会提出要致仕?

    “葛卿这是何意?”赵与莒皱眉问道。

    “臣平生之志便是辅佐圣主匡复中原。如今中原已复。臣心愿已了。辛稼轩长短句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的生前身后名。陛下光复之时。臣主持军务。这青史留名是一定的了。”葛洪笑道:“臣热衷权势。却非不知进退之人。如今天下安定。陛下偃武修文。臣自然当功成身退。”

    赵与莒沉吟了好一会儿。眉头紧紧皱起:“卿若致仕。谁可继之?”

    “臣以为陛下知人善用。圣心自有决断。无庸臣置喙。”葛洪见赵与莒露出允许他致仕之意。心中甚为欢喜。自当今天子临朝以来。重臣中的以风风光光退休致仕者尚无一人。便是岳珂。也是被革去兵部职司后才致仕的。而宣缯更是直接获罪致仕。不久便惊惧愧惭而死。他自知自己为相无望。既是如此。倒不如见好就收。换取身后哀荣。

    既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对于自己之后由谁来继任参知政事毫不关心。也懒的去费这个心神。

    “朕知道了……葛卿这几年鞠躬尽瘁。朕也必然不会负卿。”赵与莒又沉吟了会儿道。

    打发走葛洪之后。赵与莒在竹亭中又独坐许久。只觉的心中有些空荡荡的。葛洪在他心中虽然不如崔与之。但与他也算是君臣相的。特别是在乔行简死后。葛洪处置兵制改革等事务做的相当出色。基本没有激起禁军的反对声浪。而且。赵与莒由葛洪想到了崔与之与薛极。这二人也都已经年迈。他们致仕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低低说了声。却听的身后传来娇笑:“官家。莫非一个人在此惜春悲秋?”

    敢这样调笑他的。只有杨妙真一人罢了。赵与莒回过头来看着她。虽然杨妙真又为他生了一子。身体也略微有些发福。但并没有因此而显的臃肿。相反。这点发福让她更显的丰盈动人。身上散发着一种成熟女性才有的媚意。

    “四娘子。刚刚葛洪来说要致仕。我已经允了。”赵与莒在杨妙真面前也不隐瞒。叹了口气道:“一转眼。我当这个皇帝都快八年了……”

    “那又如何?”杨妙真歪着头道:“官家这八年又不曾浪费时间。如今中原已定。漠北蒙古被孟珙打的不敢南窥。辽东蒙元也快被赶出燕山。江南这半壁江山给陛下建的花团锦簇一般。中原也在恢复。陛下可有什么应在这八年之中想要做却未做成的事情么?若是没有。那便无憾了。”

    杨妙真话说的直率。但却甚是有理。赵与莒不禁一笑。确实。若是他浪费了时间。这般叹息还情有可原。如今也cao持天下权柄。将若大一个大宋建的井井有条。还有什么可叹息的。

    “四娘子乱拍我的马屁。你怎么知道江南这半壁江山给建的花团锦簇一般?”赵与莒故意道。

    “自然是听宫女们说的了。”杨妙真眨了眨眼睛道。

    “说谎。你一说谎。便要眨眼睛。”赵与莒伸手捉她。可杨妙真虽在宫中享福。却不曾放松过身手锻炼。只是轻轻一挣。便从他的手中挣脱:“呵呵。陛下可抓不着我。”

    两人嬉闹了会儿。杨妙真道:“前些时日与官家一起去华亭府。那原先一座小镇成了如今的大城。而且建的甚为漂亮。还有金陵。随行的宫女都说是花团锦簇一般。”

    列车的投入运营。使的赵与莒与杨妙真的行动不再局限于临安一隅。每年赵与莒都会带着后宫去华亭府和金陵。来去也就是两三日的功夫。第一次出去时为此还与群臣发生争执。群臣以为天子身系天下安危。不可轻离国都。赵与莒却以“朕所在之处便是大宋之都城”应之。群臣拗不过他只能作罢。

    当然。赵与莒出巡时有非常细致的安排。军情部门与职方司密谍处都要加班加点保证不出任何意外。

    “那是他们安排好给我们看的。真实情形如何……便是这汴梁城中的情形。我们也未必能知道啊。”赵与莒有些感慨的道。他当然知道这种迎接领导检查会是怎么安排。这种情形。在他穿越来的那个时空中见的多了。

    “要不……我们偷偷出去一次。见见外头真实情形?”杨妙真眨着眼睛笑道。

    赵与莒怦然心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