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49、遭遇伏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9、遭遇伏兵 (第2/2页)



    与其说廖化在等待救兵,倒不如说他在延长作战时间。

    不论战场多么危急,只要没有放弃,就一切皆有可能。

    只有自己放弃的时候,那才真的无可挽回。

    坚持终于等来了奇迹。

    文布的部队响起金声,队伍迅速脱离战斗,朝着西边的巴东城撤军,给了廖化军喘息之机。

    陈邵的部队却没有随之撤离,文布撤军之后,剩余的吕蒙军反而分散兵力,补上了文布撤离之后的漏洞。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鼓点声,陈邵的部队加大了进攻强度,全方位展开进攻。

    仅仅是陈邵的方向,这位骁将就亲自带兵冲击了三次以上。

    意识到战斗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廖化取出弓箭,对吕蒙军士卒进行点射。

    将士们死死的挡住敌人的进攻,维持住防线,没有崩溃。

    终于,陈邵的部队响起了金声。

    和文布不一样,陈邵虽然组织部队脱离了战斗,却没有完全撤出战场,将士们在廖化军不远处重新整队。

    廖化同样没有放松警惕,命令将士们重整队形,做好战斗准备。

    廖化的目光看向整个战场,北方扬起了一阵烟尘,一支部队正在接近。

    从文布和陈邵两支部队的表现上看,这支新到的部队很可能并非吕蒙军,而是詹晏的部队。

    只不过,在没有确认来将真正身份以前,廖化依旧不敢大意。

    命令将士们巩固阵型,寻找趁手武器,伤兵和战死者全部转移到军阵的中央保护起来。

    新到的部队目标确实是廖化军。

    在廖化军阵型外,这支新部队的将士面朝吕蒙军方向警戒。

    一名身穿铁甲的骑将来到廖化军阵前。

    看清了来人的长相,廖化却不认识,依旧保持着警惕。

    这支部队也不是精兵强将,来将虽然装备精良,其他兵将的衣服却大多残破不堪,很多人甚至只披着一件单衣。

    士兵们的武器装备也多种多样,兵力在近千人左右。

    虽说文布的那一支吕蒙军较早撤离,吕蒙军已经失去了兵力优势,但是,吕蒙军依旧是战场上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名骑将高声呼喊,“前面的这支部队,请报上你们的身份。”

    廖化同样分开队列,走上前,“我是詹晏将军的部下苏由,奉命来解救邓凯将军,你是什么人?”

    骑将笑了笑,“这位苏将军,你说你是我的部将,我怎么不认识你?”

    廖化决定相信这个人,指了指不远处虎视眈眈的吕蒙军。

    “詹将军,咱们在这种地方说话,你觉得合适吗?”

    詹晏点了点头,“确实不合适,走,咱们回山。”

    说完,詹晏招呼身边的亲信,派人接手廖化救出的五名战俘。

    喊来邓凯五人,确认了詹晏的身份,廖化将战俘们交给对方。

    两支队伍合流,开始向北撤军。

    廖化等人先行,詹晏亲自带领大军断后,队伍开始有秩序地朝着熊山撤退。

    虽然局势发生了变化,陈邵却并没有放弃,这名吕蒙军的骁将统帅着吕蒙军,紧紧跟在将士们的身后。

    两支部队保持着一定距离,一前一后,来到了熊山山脚。

    直到廖化和詹晏带兵进山,吕蒙军才撤走,战事结束。

    队伍一连翻过了四个山头。

    廖化看到了很多明哨和暗哨。

    在熊山腹地,队伍回到了詹晏军栖身的地方。

    山上搭了很多帐篷,大量杂物堆积在一旁,现场除了将士们,还有大量家属。

    如果说,詹晏带领下山的那支千人部队,就跟叫花子一样。

    留守的这些将士,还比不上叫花子。

    廖化虽然还没有跟詹晏进行直接接触,对这名将领已经有了一定看法。

    这是一个有能力的将领,但是,他的部队已经陷入了绝境。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陆逊,廖化此时根本没有必要耗费兵马粮草攻山。

    只要在下山要道上布置兵力进行警戒和阻击,断了山上将士的后勤。

    甚至不用把后勤切断太久,只需要三天时间,那么,詹晏这支部队就只能下山投降。

    艰苦的条件同样体现了将士们的作战意志,廖化很庆幸,自己来的及时,这支部队还没有被敌人消灭。

    廖化命令将士们,原地扎营,同时派人召集苏由带兵会合。

    廖化一行兵力不多,在老兵们的帮助下,部队开始搭建营地。

    廖化找到詹晏,他只想弄清楚两件事:

    整个西荆州,还能动员多少力量?

    另外,西荆州的局势,究竟恶化到了什么程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