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韩央 (第1/2页)
沧海之畔,杨柳依依。 百花正盛之际,踏青狩猎之时。 清风吹拂,天气不冷不热,这个时候出行,最为舒适。 李铮的眼前,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大湖,名曰沧海。 沧海之上,蓝波翻涌,水鸟戚戚,依稀还能看到,大梁城头的箭塔,在远处冒着尖。 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以五十万两白银,震撼了大梁庶民,惊动了大通钱庄,亲自上门拜访。 那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尝试接触大梁权贵了。 总之,尽一切之可能,在大梁弄出动静,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在大梁过得舒心,他在大梁联络四方。 游于沧海,就是让别人看到他。 李铮于一座凉亭之中。 凉亭紧挨沧海,美景可尽收眼底,凉亭之外,十六个勇士,尽皆带甲,立于凉亭四周。 亭子里面是管家沈胜,伺候着李铮和李信品茗。 “今日几何?” 李铮问道。 “公子,今日是五月初一。” 五月初一。 时间过得真快,他离开大梁时,二月初二,整整三个月了。 路上耗费了两月半,到大梁也快有半月了。 “难怪会有这么多人出行,原来是初一。” 大骊虽无除夕风俗,但有岁首,月首说法。 一年十二月,每一年的头一月,为岁首,每一月的头一日,为月首,当月首与岁首重叠,也就是一月初一,会有一场盛大的节日。 也能称之为过年。 今日是月首,按照习惯,宜狩猎出游。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处距离皇都,已有九千里路,与皇都的不同,是看得到的。 五月之五端阳节,端阳之意,乃天地进入盛阳的开端,在皇都,五月初五,不行宵禁,到了夜晚,会有许多人走上街头,赏花赏灯,不知在大梁,会有什么习俗?” 李铮问向沈胜。 “公子,大梁平日里就不行宵禁,到了端阳节这一日,更是连城门都不关闭,那时候公子小姐们,都会来到沧海之畔,或是泛舟,或是会友,或是赛诗,或是放灯。” 李铮一笑。 “好啊,这么说来,就只有几日了,那你替我去准备一艘船只,端阳那日我要用。” “是,公子。” 这么一说,李信已经明白,公子要做什么了。 端阳之日,会有这样闲情逸致的,不是王侯之孙,就是士族之女,要掀起风浪,就要融入到这些人中,要融入他们,端阳不就是机会吗? “公子真是妙计,算着路程,再有半月多,天使就能到了。” “不错,在天使出现以前,该要做的,都要做好。” 踏踏! 远处,尘土飞扬。 一阵马蹄声传来。 六七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正骑着高头大马,疾速奔来。 这些人尽皆佩剑,手中扬鞭,策马在官道上,颇有肆无忌惮的意味。 “沈管事,这些人你可识得?” 沈胜眯着眼,瞧了一阵。 “公子,这应该是大司空韩父嫡子韩央。” 魏国官制,自魏王之下,有司空、司徒、司寇、司马辅佐王事。 司空理农田,司徒理庶民,司寇掌刑法,司马掌军马。 四人不仅是魏国权臣,更有魏国四贤之名,搭上其中任何一门,都对李铮非常重要。 他点了点头,然后一直望着那几个少年。 那一行人,也朝着这边过来了。 当先一人,落了马,走到凉亭之外,高声喊道:“敢问亭中是否为大骊尚德君?” 李铮笑了笑。 起身,迎上去。 “我便是李铮,敢问阁下是?” “我乃韩氏韩央,大魏司空韩父,正是家父。” 李铮瞧去,见那韩央身量不高,却颇为壮实。 浓眉大眼,方脸阔口,肤色黝黑,气宇轩昂,颇有气势。 他见是李铮,先是行了一礼。 原以为,遇到韩央是偶遇,现在一看,对方就是冲着他来的。 “司徒嫡长子之名,我早有耳闻,只是不得一见,今日相逢,不如品茗一叙?” 韩央点头。 “我正有此意!” 韩父是魏王的臣子,他的嫡子在这个时候找上他,真不知道这是韩父的意思,还是韩央的意思。 两人落座,沈胜又泡上了茶水。 这个管家的最大的用处,就是识人和泡茶了。 “尚德君万里之遥,来我大梁,我本该早就拜会了,不想一拖,就拖到了今日,与尚德君在此间相会,并非是偶遇,而是我闻声寻来罢了。” 韩央倒是实诚,他不需要李铮猜测,就直接明说了。 “那不知公子前来,所为何事?” “一者,是因尚德君贤明所吸引,二者,我听说几日前,大通钱庄有一位很有身份之人,去拜访了尚德君,似乎那大通钱庄,与尚德君关系不浅,正好我手头有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