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骊皇帝_第十九章 钱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钱庄 (第2/2页)

是个好比喻,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原本以为,要说成此事,需得费一些功夫,没想到公子通达,胸襟能纳四海,做事这般畅快!”

    金无昌的面上,露出喜色。

    四海方国作乱的频率,越来越高,朝堂皇族离散,妇人当道,大骊士族门阀崛起,只有灵敏的青蛙,才能察觉到,水温的变化。

    假如天下分崩离析,那最有可能一统四海之人,就只能是坐拥贤名的前太子李铮了。

    对大通钱庄来说,花费一点儿微薄的钱财,为自己的将来,多买一份保险,是非常划算的。

    李铮很清楚这些。

    不管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钱。

    将来的他,也需要背后有一个这样的财阀来支持。

    “天下之事,总归就是互帮互助,我倒是有件事,须得大通钱庄相助!”

    金无昌略微作了沉吟。

    “公子请说?”

    “我所说之事,乃是护邑。”

    这地方,是妖后给他的封地,李铮没有亲自去过,可也知道,那是一片什么地方。

    “护邑,公子封地,燕国以北,纪国以东,北接黑林,东至大海,地有千里,多是沃野,不过……”

    金无昌的话说到这时,开始迟疑了。

    “哈哈,沃野是沃野,可无一良田,地是有千里,可尽数野人,不服教化,如此之地,就是一片蛮荒之所,纵然我去了,也只能是与野人为伍,对也不对?”

    金无昌面色为难,点了点头。

    这就是妖后给他的封地。

    护邑。

    北之极致。

    上古传闻,黑森林中,有异族出,白面獠牙,屠灭生灵。

    时,圣王筑城,以防异族,故得名护邑。

    到了如今,那是一片没有庶民的封地,有的就只是发配过去的囚徒,和山林中的野人。

    李铮去往封地,就只有一个结局,在西边赵国的监视下,终生与野人为伴,这样的前太子,再有贤才,也无用武之地。

    有时候,不需要动刀子,也能杀死一个人。

    妖后司徒明月,这个妖字,可不是白叫的。

    “正是,公子虽有食邑之名,却无食邑之实也。”

    “难道无庶民,就生不出钱财吗?”

    “有倒是有,护邑盛产皮革,不管是马靴,还是弓弩,亦或是皮甲,都需得皮革制作,若说这些皮革,也值些钱财的!”

    李铮要说的,就是这些皮革。

    那是一片治外之所,他统治不了野人,也做不了真正的封地之主,可山林多,意味着野兽多,护邑产出的皮毛,自然也多。

    “若是大通钱庄有心,封地可暂代我打理一二,所得皮毛,尽皆归于大通钱庄,这也叫做互通有无,对也不对!”

    金无昌再一次沉吟了。

    区区皮毛,能值几个钱,大通钱庄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李铮这样做,不是为了给他们皮毛,而是为了和他们形成紧密的联系。

    有了合作,就有了交集,就有了关系。

    送钱给尚德君的事情,可大可小,但替尚德君去打理封地,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虽不清楚大通钱庄的来历,但我知道,大通钱庄的背后,可不止一两家商会这么简单,打理封地,我可没说非要大通钱庄去做!”

    金无昌还未出声,李铮又接上了一句。

    现在让大通钱庄做出选择,无疑是件难事。

    很多事情难,是难在没有分解,要是一步一步地来,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递进,也就不难了。

    第一步,他只需要建立联系就够了。

    李铮的话,无疑是给金无昌提了一个醒,给了一个台阶下。

    “大通钱庄所做,为公子谋,所得利润,不取分毫。”

    “那就谢过了。”

    这点小钱,他们自然是看不上了。

    他们也是想,通过这样一件事,和这位前太子,能保持一两分的联系。

    大骊七十九郡,尽皆皇土。

    不管是方国王,还是皇子公侯,封地都在七十九郡之外。

    在这片土地上,文明是从中间崛起,其后向四方延伸。

    四海方国的存在,既为中央帝国阻挡蛮夷,也是文明向外拓展的奠基石。

    大骊高祖定下的这套礼法,为了就是保障中央帝国,永远不被分裂。

    封地之主,是自己封地上唯一的主人。

    他们在大骊的四海作战,强大的,被封为大骊的王,弱小的,被大骊取缔封号,他们争来夺去,唯有大骊,可以一直立于中央,不动如山。

    护邑封地的主人是李铮,那片土地,是他的。

    手持大骊尚德君的书令,就具有大骊的法律效力。

    这是个意外之喜。

    李铮也没想到,大通钱庄这么快就上门。

    只有引领潮流的人,才能发觉潮流的变化。

    大通钱庄这般警觉,说明背后的势力,就在潮流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