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水贼管承 (第2/2页)
这封书信,也无法追踪其来源。 这就是荀彧的高明之处了:劝人出兵,却没有给人留下一丝把柄。 黄珍看完书信后,立即对着府中的一个心腹家丁说道:“你速去通知大老爷,就说可以捕鱼了。” 这是黄珍和管承之间的暗语,大概的意思是:上岸说! 家丁听后,出了府门,朝着海边走去。 ...... 并州太原县,大将军府中的书房里。 韩成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面前的‘情报’,谋士李儒,徐庶以及从事杜袭,赵俨等四人站在韩成的对面。 好巧不巧,这份‘情报’,说的正是管承之事。 原来,自韩成准备争夺青州之后,除了让郭图出使凉州,促使凉州人马出兵之外,还让情报营打探关于青州的一切消息。 毕竟,一旦大战起,任何一个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个细节,可能都是决定大战结果的因素。 故而要在大战之前,将所有的因素打探清楚了,这样,才会在大战中胸有成竹,稳cao胜券。 在情报营的多方打探之下,居然将管承的详细信息打探了出来。 在奋武军刚刚占领东莱郡之际,情报营就听到过关于管承的传说。 有的百姓说管承是‘妖魔化身’,三头六臂;有的百姓说管承是‘恶魔附体’,三面六眼。 为何如此说? 毕竟一个正常人,谁敢冒着人神共诛的下场,前去当水贼的大首领,定然是妖魔一类的! 故而情报营的人得出结论:管承,只是一个水贼的‘头头’而已。 既然知道了这个身份,又因为人手紧张,情报营的人便没有再继续追究下去。 面对我强大的奋武军,一个水贼‘头头’,不来则已;来了,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而这一次,韩成为了青州之战,让再次的细致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故而情报营的人再次对管承之事展开了调查。 这一查不要紧,查出了一个大情况! 管承,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率人来东莱郡靠近海边的县城内掠夺一番。 上一次掠夺的太狠了,故而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来了。 算算时间,管承再次出现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情报营的人打探到如此消息之后,怎敢怠慢? 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韩成的手中,韩成便将在太原县的四人叫了过来,一起商议对策。 韩成看完情报之后,一边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子,一边仔细思索着。 不一会儿,韩成对着亲兵下令道:“传令白虎军主将高览:自今日起,白虎军派出大量的巡逻船只,一旦发现海面上有异常现象,立即禀告于东莱郡奋武军主将赵云。 同时,令张绣带领三万青龙军回驻东莱郡,并且听从主将赵云的安排。” 新进的大将军府从事杜袭听到韩成的最新命令之后,对着韩成问道:“主公,这样做的话,我们收服青州的计划恐怕就要往后拖一拖了。 管承,不过是一个水贼而已,我们堂堂的朝廷正规大军,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呢? 万一这是曹cao军布的疑兵之计怎么办啊?” 韩成微微一笑。心道:“新来的,就是没经验!你没看别人都不说话。” 但是,这种积极性是好的,至少是为了奋武军的大局找想,这样的人,还是要多鼓励的。 故而韩成对着杜袭说道:“子绪啊,是不是曹cao军的疑兵之计,我们说的不算。 这要看证据,我已经将此事交给情报营了。不出三天,我们就能得到详细的结果。 你现在的位置,已经属于我的亲信范围了。 你要记住一点,我们奋武军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百姓。 只要涉及到百姓的事,在我们奋武军这里,都是大事!不容一丝马虎!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杜袭对着韩成恭敬地说道:“主公心系天下百姓,乃天下百姓之福!怪不得主公治下的百姓都对主公感恩戴德的,子绪终于知道原因了!” 韩成笑骂道:“别拍马屁了!这一次,你跟着白虎军去海上试炼一番吧。 统一天下,水战必不可免!我们要提前准备啊!” 杜袭兴高采烈地说道:“谢主公!属下定不负主公所托。” ...... 即使韩成反应再快,他的命令,还是晚了一步。 黄珍的家丁已经出海,并且到了管承所在的海岛之上,传达了黄珍的意思。 正好此时,管承手中的粮食也不是很多了。 故而便决定在半个月之后出兵青州牟平县,先掠夺一番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