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水贼管承 (第1/2页)
若说将军是一军士兵的‘灵魂’,那么主公则是将军们的‘灵魂’。 一名将军若长期跟随在自己的主公身边,那么他的思维方式以及做事风格就会逐渐的向着自己主公的方向学习。 因为在将军的心中,主公是最优秀的人;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让自己变的优秀。 就像现在的人一样,总喜欢向有钱人靠拢。 有钱,就是优秀的象征;向有钱人学习,就是向‘优秀’学习。 曹cao做事,雷厉风行!‘曹cao的子房’—荀彧,做事也是如此的。 只是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做事迅速,又快又好的那种;第二种情况—只剩下快了。 荀彧的水平,必须是第一种情况,要不然对不起他的名声。 故而荀彧在回府之后,立即迅速地写了一封书信,然后令一亲信快马加鞭的赶往青州,送给一个叫作黄珍的人。 这个黄珍,正是此时的青州东莱郡卢乡县的县丞。 当然,这只是他明面上的身份罢了,他的真实身份是—管承的‘少年好友’。 这事是绝对的机密,知道的,而且活着的,没几个人了! 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管承打探青州各郡县的情报。 水贼也是人啊!他们也要活着。 光凭海上的那几座孤零零的小岛,怎么能吃饱饭? 饭都吃不饱,还当‘贼’干啥? 大乱之世,民不聊生,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贼’的出现。 他们的出现,只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 试问一下,若人人都能吃饱饭,有几人会去做‘贼’? 不作‘贼’后悔三年;作‘贼’,后悔一辈子。 不作‘贼’,也许会受几年屈辱,被‘贼’欺负几年,但‘根’正直啊! 可以光明正大,抬头挺胸的做人! 作‘贼’,也许会欺负几年百姓,但‘根’已经歪了! 就算遇到了明主,改过自新一番,老百姓也不会答应他的。 人,一旦犯了错,想让受到伤害的人原谅自己,何其艰难啊! ‘贼’,也是有脑子的。 若在陆地上没人,然后就一股脑的扎了进来,除了被剿灭,还能有什么样的下场? 黄珍,就是管承的势力中,陆地上的这个人。 荀彧知道黄珍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曹cao军的情报能力如何厉害。 主要还是因为黄珍曾经派人联系过荀彧,表达管承的投靠之意。 ‘水贼’,说到底,也终究是‘贼’的一种。 整日在海上飘荡,做着‘刀尖上的买卖’,哪有老老实实的在陆地上,种个地,养个鸡,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舒服! 此时东莱郡属于奋武军的势力范围,故而管承是肯定不能投靠奋武军的。 只是因为身份的原因。 奋武军知道了管承的身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将管承杀了,收买民心。 而曹cao就不一样了。 韩成和曹cao是敌对关系,韩成想做的,就是曹cao不想做的。 从某种关系上来讲,曹cao和管承属于‘盟友’,而非‘敌人’。 投靠自己的‘盟友’,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的性命之忧。 曹cao对于管承来说,是唯一的选择。 然而对于投靠之事,荀彧并没有和曹cao说起过。 第一个原因是公家的。 荀彧的身份地位,完全能代表曹cao决定此事。 第二个原因是私人的。 荀彧的心,还是向往汉朝的。 荀彧辅佐曹cao的目的:是想把曹cao变成‘拨乱反正’的‘能臣’,而不是‘自立为帝’的‘诸侯’。 既然是‘拨乱反正’的‘能臣’,自然是不能和贼有勾结的。 至少在明面上,是不能这样做的! 自古以来,官贼不两立,若官都开始和贼勾结了,那大汉朝,还能有救吗? 荀彧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即使荀彧有‘王佐之才’,也无力回天吧。 ...... 第二日正午,黄珍便接到了荀彧的书信。 荀彧的能力,掩盖了他的才华。 大家不要忘了,他也是满腹经纶之人。 短短的一封书信,即将劝管承出兵的目的表达的清清楚楚,又将事成之后的收获,说的是天花乱坠。 其中,还为管承分析了当下的‘大势’。 只要管承是个贼,不是李儒那样的聪明人,就不由他不动心! 这就是有文化的能力! 然而,还有最主要的一点:荀彧的这份书信,并没有一丝丝透露身份的消息,即使别人拿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