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22 大明第一帅】 (第2/2页)
战略防守就是退出缓冲区,收缩兵力,放弃部分无法确保的地盘,组织新防线,以此坚守,使敌无法攻破。 如果明军能以长城为线,建奴无法侵入关内,或者入侵后会损失大量兵力,得不偿失,算是达成了战略防守。 战略相持就是我方能确保缓冲区,固界于缓冲区,或攻入部分敌军控制区,此后,我方无力再进攻,敌军也无法击退我军,这叫战略相持。 具体到明末,则是明军光复广宁,辽阳,于辽东区域内与建奴僵持,建奴受到重创,无法远攻冀,京,长城一线不必加强防务,这叫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就是敌人已大部消灭,由盛转衰,数年内全灭。 五年复辽,战略反攻,实际是这个含意。 问题是袁连战略防守都办不到还欺骗国家,欺骗皇帝,已达战略反攻,五年复辽,全灭后金。 袁崇焕只会糊弄人,把进驻缓冲区,当作收复失地。 广宁离沈阳几百里,沈阳以北开原,铁岭还有几百里纵深,向东抚顺,辽阳也有几百里纵深,还不包括更远的吉林。 所以广宁只是建奴一个正式的,较大的前线据点,说实话丢了,也无损大局。 何况袁崇焕只修到广宁边上,连攻城都没有。 袁崇焕这个所谓胜利,花了多少物力,人力,财力,兵力。 建奴完全没有感觉,直接进攻北京,将战火燃至关内。 如果这右屯观景,叫胜利,之后,围绕着右屯这样的突出,孤立堡垒,建奴占先机,对野战生疏的明军,制造了多少围城打援,消灭了明朝多少兵民,明朝损失多少白银和有生力量。 修右屯,居然成为什么袁崇焕的成功。 后金兵力不够,地盘太大,无法个个固守,所以对边缘区,对曾经攻陷的地区,太远的,不作防守,主动撤走。 那明末,清军最远攻入过鲁南,甚至近苏北,这也能叫明军之后光复失地 不过无耻政客的宣传伎俩而已。 袁崇焕可以说是标准的政客。 五年复辽,纯粹是政治欺骗。 另外,打仗就是打钱,不光吞掉庞大的经费,也像绞rou机一般吞掉军队和物资。 大量物质和有生力量的损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失和后果。 即便胜利,除非是大胜,损失少收获多,方得保存实力,不致丧了元气,伤了根本,得不偿失。 而后金,被袁崇焕,东大捷,西大捷,两番重创,居然越打越强大,连番攻略无虚日,攻蒙,攻朝,攻东江,之后更是攻到了大明的京城。 袁崇焕掩败为功,典型的政客。 哪个统帅不是殚精竭虑,运筹谋划,寻我之长,攻敌之短。 毛文龙,一路昼伏夜行,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摸到镇江城。通过连续战略欺骗和战术欺骗,调虎离山,最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顷刻间二百人俘虏八百人,再杀了佟养真一家 丁卯之战在局势不利情况下,迅速布置好云丛岛防御,硬生生扛住后金雷霆一击。 历代名将,极为重视士兵的野战能力,进攻能力。 毛文龙,及其耐苦,持炒一升,可支撑十余日,昼伏夜行,卧草餐霜,出其不意杀人擒拿 比用比名将,就最直观的,韦宝喜欢把明朝的将领拿来和毛文龙比。 与毛文龙比,袁崇焕算什么将领,懂点军事的文官都算不上。 所以,韦宝至少是瞧不起袁崇焕这种人的。 但今天韦宝不能表露出来,要让这帮人带着军队老老实实的去高台堡和前屯堡过冬,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宝军不能随便杀人,尤其不能随便杀这些边军,这很敏感。 韦宝杀一帮地主乡绅,杀一帮贪官污吏,和魏忠贤,和天启皇帝对半分钱,不会引起太多的猜忌。 至少魏忠贤和皇帝不会过多猜忌韦宝。 可韦宝一旦把屠刀伸向军队,随便砍杀大明的军队,这性质就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