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_(817) 教你不会的手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17) 教你不会的手艺 (第2/4页)

道现在有没有挂上杏果……

    在腾飞弥漫于室内的尘雾笼罩下,莫叶脑海里出现了间歇的空白。苍白的布景下。一朵朵叠瓣盛开的杏花也淡得只能看清模糊轮廓。莫叶知道,只需要一闪神的机会,脖颈后抵着的那道尖锐剑锋就能刺入一寸,足够断了她的命脉。或者还有一种死法,于头顶猛然发起袭击的那个高手,会迎面给自己贯通一剑。

    略想了想,可能还是后颈这一剑受得稍微舒服些。

    莫叶本是在等待着死亡。她知道自己在三个剑手的围击下,她争不到那一分秒的胜算。

    她也确实累了。

    可就在这时,莫叶忽然感觉到携着那团尘雾从头顶堕下的人影欺近过来,却并没有带来冰冷的刺痛,反而自己仿佛靠上了微暖的一堵墙!

    紧接着,她握着刀的手被一只微凉的大手包裹。手臂不受控制的划了一个反方向的弧度,本来抵着前面那个女剑手的刀锋一个急转,向身后的白桃划去!

    若非她的手忽然被人控制,她断然不会像这样临阵翻转刀锋,因为自己的身形处在身后白桃的绝对刺死范围。与其徒劳一刀斩白桃,不如险中求胜斩黑桃。

    冒着身受重伤的危险杀死黑桃,屋中只剩下白桃一人,自己则还有保命逃走的机会。

    可若将刺死黑桃的七成机会全部押在另一人身上,刀锋反转,这可能就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赌局。

    在凌厉半途闯入屋中之前,莫叶其实就已经做好了困兽一搏的准备,但如何在刺死黑桃的同时成功避开背后白桃的致命一剑,她对此又还没有充分准备。

    这个时候凌厉忽然闯了进来,她顿时乱了方寸。

    如果凌厉是为杀她而来,那她此时已然陈尸于地。

    但实际情况明显并非如此。

    莫叶脑中的空白只滞囤了数息时间,在她握刀的手被尘雾中的人影握住时,她就已经回过神来。

    从小到大,除了在邢家村陪伴呵护她长大的那几个家人……譬如习惯攥着暖和厚实的斗篷一角,将她裹挟在身侧的师父,或者在雷雨天,抱着她的半边肩膀哄她入睡的婶娘,再或者体格壮硕,常常将她掀到肩膀上玩骑小马游戏的马叔叔……除了这几个人,她警惕敏感于任何人气的靠近。

    即便是在京都熟悉了的几个朋友,她也始终心存一丝莫名的距离感。

    此刻,突然有一种极为陌生的感触,绕过了她的后颈,握住了她的手背,掌控了她手中亲自打磨的那把长镰刀,这是她极为抵触的事情。厌恶到心悸的感觉,令她的精神在瞬间走出脑海里那片苍白的迷沼……

    莫叶握着刀的手只有片刻的松动,便再次狠狠抓牢。哪怕她的手被另一只陌生手掌控制,但刀柄有一刻还在她掌心,她就不会放弃。

    这是她现在唯一可以傍身的利器了!

    可就在她准备挣扎夺刀的时候,她忽然就听见背后传来一道钝声,那声音并不刺耳,她却禁不住眯了眯眼。

    ————

    叶正名年轻时,是标准的安于享受、游手好闲的阔少爷。不过以当时叶家的家资之厚,只要这些个少爷们别在外为祸,叶家几位伯爷是不介意白养他们吃喝的。

    叶家族系与士族无关。太老爷那一代人之前,叶家还是很简单的庶农身份。那时候周还没亡,帝都还设在中陆邺都,不过离当时的皇帝迁都也不远了。并且,正是因为不久后的迁都,邺都发生了一点动乱。准备搬家的皇帝一家子当然没有受到这点动乱的影响,吃亏的是邺都的百姓。

    禁军以及邺都卫士搬运着周皇最后一批待转运的家私,护送着一大群妃嫔皇族,向东方临海地那处新城郡行去,这使得邺都的守卫工作达到近几十年来异常薄弱的时段,适时又有谣传,邺都将要被敌军攻陷,敌军是谁大家不知道。总之邺都里已经有商人开始卷铺盖奔逃。

    而莫须有的敌军还没到,都城内最大的粮铺却被邺都本地贫民人散而志齐的组成的军团洗劫了。

    已经有不少居民在想办法迁离邺都,然而搬家就意味着要舍弃很多东西,长途搬家还真不是所有人能吃得消的,所以邺都能留下来的人。除了一部分还能想着法子在这城里赚到钱的商人,大多就是贫民。贫民雇不起载货的马车行远路,自家的一些矮陋屋舍和破旧用具也换不出银子,但若就这么舍弃了,搬到别处的他们却也拿不出银子重新置办,留在城里,暂时还能捡一些那群已经搬走的小富人家舍弃的物品过活。

    这些行为都是被动而善意的。然而在粮铺里发生的事情,却是贫民们对其无道经营的愤怒的一种主动爆发行为。而不巧在这一次动乱中,当贫民大军以单薄身躯为锤,撞塌了粮铺大门时,邺都府留守的官差的动作却异常迟缓,等为数不多的衙差赶到时。粮铺已经被洗劫一空,衙差们抓了几个身有残障所以没来得及跑远的贫民,放在大牢关了几天,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这次抢粮事件,叶道荣也参与其中。不过他与父亲放弃了xue一样的大米,只抢了半袋被人翻开看了一眼后,随手弃在屋角的高粱粒,他们真正抢走的是粮铺后院养的鸡。

    叶道荣的父亲背着一只装了七只母鸡的竹笼,叶道荣自己则背着半袋高粱粒,手里拎着三只雄赳赳、正兀自扑腾挣扎的大公鸡,父子二人就这样并肩从粮铺后宅小门离开。

    当时,整个粮铺的注意力都在仓库和正门铺面处,所以只有一个家丁模样的人看见了他俩,然而这名家丁却没有阻拦他们,一则因为粮铺被毁得厉害,老板被打得很惨,所以他也正准备捞点好处就走人,二则,他看见这对父子的负重力量,实在不想为这个名存实亡的粮铺与这两人动武,要是由此将前院那群贫民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那就太不值当了。

    所以三人只是打了个照面,然后就像在大街上几个不认识的人擦肩而过一样分别。叶道荣与父亲本来还有些心虚,他们这总归是在做贼,不过他俩在看见那家丁的态度后,心里一种很奇怪的自信忽然高涨,两人差一点就折身再回粮铺东舍,准备盗马。

    然而他们最终没有这么做,不是因为他们拿不下,而是考虑到此事之后,他们计划要去的地方之特别,奔赴国域以北,带着两大笼子鸡已经够奇怪了,如果再带上两匹马,一路上容易被山匪抢了不说,就算平安到达那里,一户贫民却拥有两匹骏马,在常有战事的北边,是容易给自己引来麻烦的。

    叶道荣与他的父亲见解统一,其实更多是叶道荣补充了父亲见解里一些不妥的细节,所以两人很快放弃了盗马的念头,带着鸡和高粱粒回到家里后,以最快速度收拾了一点细软,掰下家中两把锄头的铁头,外加一把菜刀一口锅,用两床被絮裹了背在身上,放弃了那间两代人住了几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