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9) 婴颅! (第2/3页)
洛凭孩童稚龄。独自远赴梁国求学。燕家的帮助与接济对他可谓极大的一笔恩情债,这一点王炽也是知道的。 然而这些话在他心中打了几个转,终是没有真地说出口。 再开口时,王炽相当于是给了阮洛一记定心丸:“放心吧。我并不想对燕家做什么。” 听他说出这么一句近同承诺的话,阮洛心下果然略松了口气,但他同时又感觉颇为费解,因为王炽安排人仿造燕家银票的事情,怎么看也不像什么动机善意的作为。 王炽的承诺后头,果然还有没说完的半句话。只见他顿声片刻后,便接着又道:“但眼下有一件事,让我不得不设下一道堤防。不过,只要这家人没有真的去做我顾忌着的那种事。这道堤防便近乎是虚设的,不会伤及无辜。只要燕家安分地做一介商贾,我们彼此便两不相扰。你可理解我的苦衷?” “国事精危,晚辈明白。”阮洛目光微垂,虽然心知关系到这话题的特殊性质。自己此刻地回话须句句严谨,但他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不知道这令伯父都会有所顾忌的是什么事?” 王炽今天会来到宫外的这处阮洛的地盘上,本来目的,就是为得与他商量这件事。并且王炽一开始还有些不确定地感觉到,阮洛或许会拒绝,所以他才要特例于外地选了这么一处商谈地点,多多少少有些拉下自己的身架、着重诚意的意味。然而此时阮洛这样一开口,似乎这件事顿时就能顺势定下了。 王炽微微一笑,说道:“虽然我有心使南昭商行花开遍地,但我必须承认,自己并不是这行里头的能手,所以有些事情必须找专人代劳。” 此时的阮洛已经能感受到一个问题的所在了,双瞳顿时微缩,瞬时又复归自然。 王炽唤了一声,立即有一名御前侍卫应声自门外快步迈入。此卫士显然是在随陛下出宫之前,就已经受到了指示安排,进了书房的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从紧口的衣袖中抽出一支卷轴,恭敬的双手递给王炽,然后很快又转身出去,轻手关上了书房大门,继续静静守在一侧。 第一眼看见这一幕,阮洛还以为王炽这是要亲自颁发密旨,正要再行大礼受旨,却被王炽抬手一个示意,随后只是叫他把书桌腾开。 待桌上的一应事物全部被挪开,置去了书架一角,王炽这才搁下手中卷轴于书桌一端,抽离掉束于轴腰的细丝绳,弹指推开了卷轴。 此卷轴比黄绸圣旨的装裱材质不知长了多少,能从书桌的一端一直铺向另外一端。长卷轴中绘有图案,却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四个板块。四块图案多为挥墨手段非常简洁的工笔线条所构画而成,但当这些趋于笔直的线条纵横堆叠在一起时,让人一眼看去,又会觉着极为复杂。 “你与燕家算是同行了,而且还是已经有过几次合作经验的同行。”王炽的脸上微笑依旧,“同行之间本就共同话语多,而且曾有过合作的同行,凡事也好打商量,有什么事,容易找出切入点。更重要的是,你与燕家走得近。他比较不容易怀疑你代表了我的眼睛。” 听王炽说到后头那一句,阮洛忍不住提醒了一声:“燕家总当家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我父亲是谁,若我过快地接近他们,我担心他们很快会将质疑的方向挪移到伯父您这儿来。” “你不必太担心这一问题,我当然会先摆出一套阵仗,使他们麻痹一阵子。你要相信,我这次抛出去的是把双刃剑,如果他们只是本分的商人,那么怎么接都是安全的。如若不然,他们真精明到了某种地步。那么无论他们计划着怎么做。都将付出代价。”王炽脸上的微笑渐渐有所沉敛。“说起当年他们查家谱查到你父亲头上的事情,他们不是喜欢查账么?找个合适的时间,我会好好跟他们算这笔账的。” 阮洛闻言目光微凛。 话既然说到这个程度,王炽今日登门的真实用意已经算是浮出水面了。而令阮洛最为惊诧的,是他全然没有料到,自己刚刚才在一个月以前费尽心思避免的事情,如今还是落在了他头上。 而且这一次他面对的邀请人是南昭君主,无论如何,他都再找不到合适且有力的理由拒绝。 装病这一招是再难用上了,且不说他最近这两年身体已经被调养得强过以前不知多少倍,一年过到头儿,连风寒上次用这一招,还是托他认识的那几名郎中配合得好,但这种做戏在掌控整个国家的皇帝面前是决然行不通的。 也罢,这差事,接便接下了。 阮洛只沉默了片刻。便决定了自己的选择。 如果燕家本身稳定,自己这一去,也就是等于跑了一次远商。而这类事在经商活动中并不少见,即便燕家的人见着自己离开了京都,出现在异地,还真是难得找出质疑,自己也好傍着商事拿捏借口。 只是…… 就在阮洛正要定下心计,准备宣声受命的时候,他忽然从桌上那幅笔法怪异的超长画轴里看出了一些眼熟的东西,并在此时,他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这一长轴幅的工笔线图,描的大约是大青川流域的地势。 几年前阮洛还在泊郡养病时,为了随时照应,王哲陪着他住一个院子。 在那段宁静却也颇为无聊的日子里,王哲最大的业余爱好除了把泊郡漫山遍野的野味都吃了个遍,还喜欢研勘地理,三年下来他的书房里为此收集了几大捆地理书籍。阮洛虽然对这方面的知识不太感兴趣,但这些书就堆在眼前,三年时光漫漫,他当然不可避免的也读过几本。 自那时起,王哲嘴边常挂着的一个地方就是大青川流域。 这倒不是因为他游历计划的下一站会去那里,他只是因他那皇帝父亲之忧而忧,也总是思索着要尽早把那块地方收入南昭领地的事。 一旦有闲就会思虑此时,并非因为王哲是个好战之人,而是因为那地方住着一群蛮人,每天净做些打家劫舍、屠戮无辜的恶事,实可谓祸害一方的恶势力。即便是普通百姓,听了从那片地方传出的惨剧后,都恨不得挥菜刀怒去惩凶。 川州驻军诡异的自然消失之后,再无压制的力量,那群蛮人竟也开始筹备了地方称帝的事。若不把那处恶疮揭了,大青川好好一条淡水资源丰富的大江流恐怕今后一直都无法造福百姓——没有百姓敢和愿意去那片地方耕种居住。 王哲身为皇家宗室之子,不论他今后会不会当选储君直至登上帝位,他都有管这件事的资格和义务。 阮洛作为王哲的好朋友,也曾考虑待大青川那一带地域太平了,不论别的商家愿不愿意,他必当第一个这般做,要竭尽所能将行商线路串到那边去。哪怕这么做,可能会使他主持的这些商行经历一段较为漫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