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_(734) 将追忆煮成一锅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34) 将追忆煮成一锅粥 (第2/4页)

火势渐起,气流自竹筒一端传输入灶膛里的速度也变快。很快灶膛就亮堂起来。

    陈酒将竹筒放回柴堆上。同时随口讲解了一句:“催炉火才用蒲扇。灶里却是扇不得。一来不易将风扇进去,二来就算强扇进去了,同时也会卷许多柴灰出来,这样烟尘弥漫的厨屋难得做出什么好饭菜。”

    “我果然没有烧灶的天赋。可他们几个都坚决不信,不过……现在他们应该能亲眼见证了。”林杉继续翻书,嘴角上挑,虽然没有说什么委婉话语,但厨屋内刚才干枯的气氛陡然就温润起来。

    一面墙砌得再无缝,要让阳光穿透它,其实只需要搬开一块砖的空间。

    ……

    京都内城北大门前的宽阔场地上,大清早就驶来了一行车队。

    这支车队里的马车制式比寻常车驾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高度,而车队马车顶部的一角。都插有一面小旗。小旗是以黑色布料做底,上面用白色的丝线绣了一只展羽燕子。

    京都商贾、甚至有一些百姓都知道,有这样旗帜的车队,都是燕家名下的产业。

    篆在车身上,并以湛色漆描过的燕子徽记是固定的。每一辆车上都有,但燕子旗是活动的。这种小旗还分两种,白色燕子表示是空车行走,可空车行走是燕家商队很少做的事。

    燕家家大业大,生意做大的同时,各项分工也是做得极精细。有货运来,即有货运回。来货在出发时,相关的资料已经先行至目的地,提前着手准备车队回返时要载回的货品,以此减少路程上的时间与物资的消耗。

    这种高效率精配合的行商规则,燕家早就做熟得如可以信手拈来。

    一般来说,燕家车队在回程时,可能会有一两辆车挂白燕旗。那也许是因为在来的路上,有少数马车出现磨损问题。

    在回程的路上,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燕家商会几个主要的负责人在商讨后做出规划,允许有问题的车驾挂白燕旗,空车返回,列入正常消耗。

    燕家对载货用车的配置和改造修缮等技术,都是严格保密的,与他们家设立在创业总会的那个强大的运算中枢一样,是不外传的知识财富。

    为了加快办事效率,所以才会用两种小燕旗区分车辆。待到达目的地后,马车可以不用清点,直接两派分开,一路卸货、一路入库待修。

    但在今天清早,无论是城楼上的守兵俯视,还是城门口出入城的百姓闲眼平视,都能轻易发现,燕家长长的车队里,白燕旗数明显要多于黑燕旗,这表示车队里以空车居多,但这样的车队出城门的过检依旧慢得有点离谱。

    从丞相府出发的三辆马车在行到京都北门,排在燕家车队尾巴上后,就一直没动,这么僵在原地都快有一个时辰了。

    如果车队的车都是满载,可能通检的速度是要慢一些。可是明明有那么多车上插着白燕旗,这就让等在后面的人有些缺了耐心了。

    丞相府的马车在停了片刻后,打最前面那辆马车上的车夫终于觉着有些等不下去了,忍不住跳下车,跑到前面绕着燕家车队走了半圈,凝神观察了几眼。

    然而他这么做,对于加快车队的通检出城,丝毫起不了作用。没过多久,这车夫便回来了,他没有找到燕家商队滞留的原因。而他眼中的烦躁之意更重了,同时还增了许多无奈心绪。

    这车夫慢慢行返,并没有回他自己车上。他认为,反正这会儿车仍走不了,他回去也是干等,不如问一下负责此行的一个人,或许可以改变出城路径

    于是他跑到中间那辆马车旁,看见驾车位置上那人仍然不急不躁的端坐着,他斟酌了一下,压了压心里的烦躁后。才恭声问道:“高老大。你看现在怎么办”

    车夫恭声称呼的“高老大”指的即是那端坐之人。他本名一个‘潜’字,实际身份并不是马夫,而是相府十家将之一。

    虽说十家将的排名,并非严格凭照个人能力高低为前后顺序。但高潜是个例外。他排在十家将首位,除了名序在前,他的智谋与武功综合起来,也是十家将中最强人。

    尽管丞相没有指定过什么,但在私下里,十家将以高潜为领导核心,在大事上听丞相号令,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细节处则多与高潜商量。待他拍板定策。相府其他家将护院,乃至家丁杂仆,心里也都对高潜存有几分敬意。

    在此次丞相指派高潜护送岑迟去西北寻医的事件上,也可以看出相爷对岑迟、以及对高潜的重视。

    这一趟行程,将可能是越走到后面。就越渺茫而危险。相爷唯相信高潜可以胜任此行,这样的派遣决定,除了包含他对高潜忠主义事上的信任,还有对他能力的信任。而派其他人同去,怕是要去送死。

    高潜深知这次远行,道险任艰,但这也愈发刺激了他要为相爷效忠的心意。

    听到那车夫的询问,虽然对方的声音很恭敬,并且刻意作了掩饰,但高潜还是很容易就听出其语调中蕴着的急躁,他的回复只是平静而简单的三个字:“什么事”

    看到高潜丝毫不急,但自家三辆马车被燕家车队堵在城门口,是睁眼可见的情况,车夫忍不住轻声叹了口气。

    他指了一下前方不仔细看就看不出在移动的长长车队,慢慢说道:“小的刚才去前头看了看,发现这燕家的车队虽然在走动,但是走得实在太慢了。而且前面的车与车之间明明空隙已经很开朗了,但最后那五辆车却像是车轮子烙在地上一样,丝毫不往前面走啊!”

    高潜沉默了片刻后道:“我们不可能插队进去,再等等。”

    车夫似乎心中早有计划,闻言立即开口,打商量道:“这不像是燕家行商的习惯,会不会是出了什么事高老大,不如咱们换一个方向出城吧!要是燕家这次运送的货品真的存在什么问题,要滞留在这里,咱们不能陪着他们一起干等啊!”

    “如果是车上的货品出了问题,结果只可能是被京都府派官兵来,全部拖走,留押在大库那边,而不会是在城门口继续通检。”高潜很快就摇了一下头,否定了车夫的这个推测,又补充说道:“燕家家业庞大,所谓树大招风,而我们南昭的皇帝是十分重视律法建设的贤君,燕家无论如何也不敢在重镇京都弄出什么违反禁令的商业活动。”

    沉吟了片刻后,高潜又否定了车夫的建议,淡淡说道:“北门一直是货运稍疏于其它三门的,西门最为拥堵,而因为海运即将起航,东门现在应该也堵了,我不认为还有别的门好走。不用提南门,要我在内城绕那么一大圈,出城后再从南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