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_(623)、一去一回只用了半个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23)、一去一回只用了半个月 (第4/4页)

 话说回来,石乙和屈爷爷一齐‘不告而别’,倒让她想起婶娘地离开,这两件事间的相似处到底是因为事势紧急所逼,还是因为是一个人授意所为的缘故?

    如果伍书以前与莫叶相处过,一定会讶然于见到莫叶脸上那丝冷笑。然而正因为他不了解以前的莫叶是什么样子,所以他很容易将对成年人的评估与对孩子的评估混淆到一起。

    瞧见莫叶冷笑的伍书没有表露多少别样情绪,见她将药喝完,就准备收拾了送药用具就离开。

    拎起药坛子,他只是平静地嘱咐了一句:我会在明天清晨来找你。这是厉大人担保的事,然而带你入皇陵总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请你务必不要惊动其他人。

    莫叶可以理解,如果让楼里其他人知道,明天要去祭拜林杉,很可能会有人想要同去,那样厉盖那边要担负的压力则会增加许多。

    但是,一想到祭拜自己的师父还要如此悄窃而行,她的心里还是会觉得不太好受,尤其是那句名不正言不顺,让她不禁又有些恼火,于刻意的忍耐之中,她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这丝古怪神情当然也没有逃出伍书地注意。

    伍书本来是要拎着大药坛子直接离开,他终是忍不住开口道:你说那样本来要给你的林大人的遗物是别人都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尽然,或许正因为它只能由你保管,所以其他人才会选择不逾越。而那坟茔就立在那里,如果你想去,也不是去不了。这世间很多事物都是人造就的,那便一定有人可以到达和cao纵的方法,只看你想不想求索。

    伍书的话令莫叶沉默着陷入思索之中。

    伍书并没有陪着她沉思直到她想通透这些的打算。

    他在把那番话说完后,即刻长臂一展,携了莫叶一个纵身跃上东风楼旁长得比楼顶雨檐还高的一棵大树上。他掠上树冠的身形宛如急躲骤雨的燕子一样轻盈,而他在贴着树干滑下地面时,又如一条逐木如潮的刀鱼。

    伍书纳取莫叶的建议,改变了原来的路线。将汤药直接送往东风楼。因地形的缘故,莫叶得以更为清楚地看见他展开那套高来高去的功夫。

    在头几天时,莫叶对伍书这样灵活的身法惊叹不已。而刚刚逃过一场生死大劫的她,对这种不似砍杀功夫那般残暴。以灵巧见长,并且非常有利于逃生所用的功夫产生极大的向往之情。

    所以她才会使出浑身解数求着伍书教她这门功夫。哪怕她隐隐能预料到,伍书是没那么容易在这件事情上松口的,她依旧坚持不懈的在这件事情上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然而在今天,她没有再像前几天那样就此时缠着伍书不放,但这不是因为她要放弃这个设想和计划,而是此刻她的心中在纠结着另外一件事。

    求索,我正是在求索,可似乎没人赞同于我……难道是因为我求索的方法不对?可是究竟怎样的方法才是对的?谁又能来告诉我呢?我又该怎么做呢?

    耳畔有速风削着脸颊而过,莫叶却丝毫未觉。直到双脚沾地。她才微微回过神来。看向刚刚抽回挟抱在她腰身上手臂的伍书。

    伍书看见她脸上透着沉郁的困惑神情。略作迟疑后。他再次开口说道:刚才在屋顶上时,我看到了你眼中的愤愤然,所以我才多言了一句。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怨气这种东西,在心里堆积得多了,能够起到的作用不过是替你描黑你眼中所见的世界。但是,这世界绝非只有那一种可以吞噬一切色彩的颜色。

    莫叶闻言一怔,而在这一瞬间,伍书已如由地面升起的流星一样出了东风楼后宅的院落。并在身形几个起落后,身影消失于京都浸在夜色里的重叠建筑间。

    ……

    ……

    桃柳一条街,大约在正中位置被竖行的一条宽而直的街道贯穿,两条街交错处宛如一个十字。

    这道既宽又平,由沉厚的青石板整齐铺就的竖穿街道。建造特色颇有几分庄严肃穆之感,让人容易想起被狼牙围城包围保护得严丝合缝的皇宫建筑。

    青石路插在灯红酒绿的桃柳一条街中间,还能让来往于这片地方上的人常常想起那严肃庄重的建筑,除了因为街道建设的个性外表很是显眼,让人容易眼前有所见所以心中有所想,还因为这条街本来就是主建皇宫重楼叠宇的工部某支建设队督建的。

    而像这样风格具有明显个性的街道,以前京都内城还不算多,但自从新君即位,工部就从未停止过对京都进行建设改造,像此类街道,在京都各类建筑间已经很常见了。

    事实上这类街道的存在,也绝非只是为了彰显新君的审美个性,青石街的实际用途经过十来年京都各类繁杂事项的打磨冲击,也已有所体现。

    别的不提,单单只说这块寻欢不分昼夜的地方,以前宅子起火的事,围街斗殴的事,都常有发生,但自从修建了这条青石街,这两类事便在数年间得到明显治理。用事实结果说明道理,有时候修好路不但方便百姓致富,还方便官衙维护秩序。

    桃柳一条街上头没有种什么桃花翠柳,只是广大寻欢客心中塑造的一种形象。左手桃街,勾栏朱楼白天安静,到了晚上那边热闹得不行;右手柳街,白天黑夜都安静,但里头零散分布的玉郎馆也绝对是某些贵妇乃至dng妇一掷千金的所在。

    这左右两街主要集中的都是做皮rou生意的商人,以往就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显然是有暗地里争斗的存在,而自从有了一条青石街从中拦开后,便仿佛砌了道无形的墙在这里,暗处的争斗都少了许多。

    哪处有了这条街,哪处便似在京都府列备详细资料,半个月更新一次,如果有火情,这些地方可以在最快时间得到救援,但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此地有**,也能在同样快的时间里得到清剿。

    对于生意人来说,特别是对于本分做事的生意人来说,这是好事。

    皮rou生意也是生意,在一定的律法规定下,以这生意的内容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求,是南昭延续前周朝帝京的传统,至于在这里做生意的人有没有在生意事的本身上违规cao作,自有另外一套体系在管。

    不过,这里的特色商人大致应该还是守规矩的,不然近些年桃柳一条街的商馆不会修得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华丽气派,连以前存在的少量民宅,都得到京都府允许,推覆改建成了特色商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