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3)、都是有秘密的人 (第3/4页)
言,似乎不存在什么值得眷恋的人与事,至少不如邢家村在她心中的地位,她便会格外在意那个近乎等于她故乡的地方。 但石乙这么开口一问的目的,却不是要把莫叶往邢家村指。 看见她脸上浮现怅然神情,石乙紧接着又道:在我的老家,重孝三年。即便是为父母守灵,三年期到,便要收起一切情绪,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要继续下去的道路,若还缠min于思亲之悲,那便是愚孝,甚至是不孝的行为。 微顿之后。他又补充说了一句:自己拿了父母给予的生命,是要负责的。 说完这句话,石乙沉默起来,应该是在等待莫叶的回复。 莫叶沉思片刻后道: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尽管我不想承认,但如果必须承认的话,我只能说我对自己的前途一无所知。 关于你的身世,你连一丝半缕也未曾得知么?石乙开口时,眼中浮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 莫叶闻言倏地一笑,笑容里不含什么温度。她道:我有那么一位师父,你觉得如果他不肯透露,我能知道什么?她刚说出这句话,忽然又叹了口气,道:这也怪我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打探时机,如果时间能够倒转,我想我只要留心,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人与物之间的关联是相通的,不是说其中一方消失了。就可以一了百了的。数百年来,衙门判定重大案件时,都是需要人证物证聚在,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石乙话语微顿,斟酌了一番后才接着道:提及这事,你心里估计又会不好受。但我还是必须说一下,虽然你师父的老宅子烧成一堆灰,但他生前就没有留下什么别的东西?像是日记、信笺之类的,从这些东西里,应该能找到一些线索,他知道的事,不会一个朋友也不透露出去。 刚挑起这话头时,石乙的确是诚心诚意想帮莫叶找身世,只是话说到后头,他忽然想起早晨他坐在林杉的假坟面前时心生的那番质疑…… 如果林杉也是来自他前世那个时空的同辈。那么是不是可以借用帮莫叶找身世的事,查一查他的底? 但他很快又自行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此时再查林杉的这项特别身份,似乎已不存在什么意义了,因为即便他是个穿越者。此时早已经化为灰烬,了结一生了。 正当他心生退念时,他忽然听莫叶诧异了一声,道出了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推论。 他只留下一个小瓶子……咦……倚着石乙的那一问去思考,莫叶的回答才说到一半,忽然滞住了声,片刻后再开口,话题却是来了个斗转星移,小乙哥,我忽然有些怀疑,我师父他是不是还活着。 石乙心里其实也很盼望如此,只是他如此盼望的动机,大部分来自他的一点私心。 心头的一阵激动快速滑过,石乙很快让自己的心绪冷静下来,尽管莫叶的话让他再次在心里燃起希冀,但也不排除这只是她的一句臆语,当不得真。 暗暗思酌了片刻后的石乙轻声开口:这事都已经过去三年了,你又忽然这么说,该不会是…… 我的确是突然心生疑惑,但若仔细一想这质疑,似乎又能摸得着一丝理。莫叶说到这儿略微顿声。虽然如今要她回想那段过往,的确还会惹来难过情绪,但因为这番思考忽然有了一个让她执着的理由,她反而又能拿出勇气,将那段经历认真捋一捋。 隔了片刻,她便继续说道:那场火实在太狠了,事后的现场我也去看过,虽然去的时候是深夜,但借着月光也不难发现,正如那些京都府官兵所言,那场火的高温,是可以融化铁石的。但……小瓶子居然能留下来,这定然是人为所致。 只是凭这一条线索么?石乙听了莫叶的这番解释,眼中的难以置信神色更重了。 他尝试着循从莫叶的思路考虑一番,末了对于她的这个推论就更难相信了,微微摇头道:你说过,那瓶子是你师父最珍视的东西,他一定一直贴身带着,可能因此免遭焚毁吧。 但是,在宅子着火之前,小院涌入了一大批杀手,在他迎击杀手的打斗过程中,瓶子就已经从他身上掉落了。说起这事,莫叶的嗓音稍微起了一丝变化,同时她脸上也有一缕痛苦情绪一闪而过,本来我准备去捡那瓶子,他不要我去。 石乙叹了口气,那时的情境一定非常危急,他不放心你离他太远是对的。 但在那个时候,如果我不去捡,谁又能知道那瓶子的重要性呢?莫叶的心绪已大部分注入了事件层。暂时忽略了蒙在事件上面的那层悲伤阴霾。 而听莫叶把话说到这个层面上,石乙忽然怔住了。 这么说来,倒真存在一丝可能。 见石乙良久没有开口,莫叶思酌片刻后又补充道:以前我也幻想过。他可能还活着,但那时我的这类念头,真的只是局限在幻想层面,从未像今天这样据理深思,也就从来没有机会发现,这种想法也许真的有存在的道理。 石乙担心莫叶此时给自己的希望还是过大了些。会在随后给她带去过多的不良情绪,所以尽管他也希望林杉可能还活着,却必须先给莫叶打一记预防针。思虑片刻后,他道:那天在场与你们一起还击杀手的应该还有你师父的帮手吧?能在那样的时刻仍旧舍命相陪,应该不是普通朋友或者下属,也许他们也知道瓶子的事,便帮了一手呢? 如果是在今天之前听到石乙的这番推论,莫叶也许真的会相信,心中的那丝刚刚升起的光明因而瞬间沉灭。但今天不同,谁知道她在午前见过了厉盖。知道了瓶子里的秘密。因为那瓶子里封藏的东西,代表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莫叶有很大把握相信,凭师父的行事风格,断然不会让旁人知晓瓶子的事。 何况对于那天先后来到小院的三个帮手,她都认得。 江潮是师父入京之后来到他身边的侍从。绝对不可能知道小瓶子的事。另外两个人,莫叶只认得其中年少的那一人,他曾为邢家村那处宅所里的杂役,平时极为沉默寡言,一入夜就会回他自己的住所,根本不会留宿,能看到师父在僻静处拿出瓶子凝望的机会也是渺茫的。至于那陌生的第三人,他似乎是凭空变出来的人一般,以前在邢家村从未见过。 最重要的是,当房屋烧塌时。他们三人都在外头。那不足一拳大小的瓶子就光溜溜搁在地上,一碰到那种火可以融铁的高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