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69)、归期 (第1/4页)
电脑终于修好抱回来了,明天的更新开始分章,冬天码字好冷啊…… ------------------- 数字之学,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数字可以成为很多事物的替代或者引申,例如现在摆在眼前的这九只茶杯,当我拿起这双竹筷时,它们在我眼中,就不再是茶杯,而是九字音节。而由这一目了然的九字音节,可得无穷变化。石乙的话说到这里,忽然兀自一笑,话题陡然一转,不过,这终究是游戏所得,登不得大台面。在此赛中小歇闲暇,小乙想借这游戏得来的一点小技,为易学友献一曲,轻松解乏。 易文在刚才已经见识过石乙唱歌的功夫了,此时见他又要奏曲,他脸上不禁浮过一丝为难神色。 石乙观察到了这一点,不等他开口,便先一步解释道:小乙知道自己唱歌有些走调,不过这击箸为乐的技艺倒是有些自信的,易学友放心好了。 易文连忙开口道:易某不是这个意思。 石乙晃了晃手中一支筷子,笑着说道:小乙也是初访此道,一支‘击箸曲’并不宛转,也很短暂,希望不至于扰了易学友心境。 易文闻言微怔,紧接着,石乙手中的竹筷已经在他手指所挟之中跳跃起来。 随着那跳跃的筷子而跳跃出的,还有清脆的叮叮声,如风摇曳铜铃,如泉击落山涧。又如名士拾阶而上,亦如妙龄女子遥见郎君归来,匆匆迎出的脚步声,急而灵动。透着一丝喜悦…… 心中若有高山流水,那音律便携有山水之声;心中若向往庙堂之高深,那音律便如一团青云蕴在脚底…… 那竹筷敲击茶杯发出的叮叮声响,音节变化其实真的如石乙刚才自己所言,并不复杂,只是这音节所占的节奏切取。拿捏得十分动人心弦,投人心之所向。 没有刻意去求音律的大张大弛、诡绝变奏,而只是很温和、甚至可说是随意的几个节奏回荡,不需要过分用心去体会,已让人自然地融情其中。 这支以节奏取悦人心的曲调,有些类似文言断句。同样的一句话,断句位置有所不同,可以达到改变句意的效果,而只是简单代表九个音节的九杯茶,奏出的曲调是何意义。只看击奏者对音节的理解和贯用。 易文的脑海里,忽然同时出现了刚才阮洛和石乙说过的话。阮洛说奏曲的用意不在于所用器具代表的意义,而在于心意所向,石乙则说,音律的变化,不会受音节数字的简单所束缚。 易文忽然隐约有些明白了。石乙奏击箸曲的用意了。 有些论证,似乎真的需要直见其相,才能理解其意。 只是,当易文脑海里才刚刚有了这一点觉悟,在那清脆而节奏鲜明的叮叮声中,忽然掺进来一阵杂音,并且杂音之重,很快将那清脆之声盖过,令人想要避开,都是无计了。 避不开。便只能面对,石乙持箸敲击的动作已经停下,楼厅中倾听此曲的众人也都收起了闲暇心神,侧目朝那杂音来源看去,却见是楼外又有人在拍门了。 这拍门之声明显携着张狂。并且不需要谁来解释拍门之人为何张狂,因为楼外张狂之人已开狂野之言。 开门!开门!都什么时辰了,还做不做生意了! 这话,似乎刚刚才从哪儿听到过。 楼中众人里头,已经有几人将目光投向了此时与莫叶坐在一起的叶诺诺。 叶诺诺见状连忙摆手:跟我没关系啊,这话也是我找别人学的。 原本已经坐回楼中众女子之间,正在闲听石乙那击箸曲的紫苏又站起身来。东风楼开业十数年,的确从来未像今天这样闭门过,因为事发突然,也没提前给出告示,所以仍是需要身为楼主的紫苏出面,不论此时楼外之事是礼是凶,都不能避之不见。 面对今日到来的贵客,紫苏在路过燕钰面前时,还是先顿足向他福了福身,略解释了一句。 而待她再次迈步向大门走去,另一边的石乙已经将手中竹筷扔了,大步跟了过来,轻声询问了一句:还有谁会是门卫也拦不住的? 紫苏随口应了一声:应该是那几个惯客,身份不俗,轻易得罪不得。 石乙想了想后又问道:如果他们不走呢? 实在不走,便让他们进来看,你五姨的心思很明朗了,你的胜败倒也无妨,那便只求个气氛,也是可以的。紫苏说到这儿迟疑了一声,你别跟来了,回去。 别再把我当小男孩了。石乙挑了挑眉,一边把刚才为了方便竞技而挽起的袖管捋下,一边微笑着道:就让我也看看,那几个高贵的惯客长得什么模样。 此时场合不适,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看。紫苏脚下步履微滞,侧目看向石乙,神色渐渐变得极为谨慎认真起来,一字一句说道:正是因为知道你已经不小了,以后你的事业必然是要走出东风楼的,别在还未起步之前,就得罪权贵。 紫苏的话让石乙忽然想起了一件一直以来让他很是疑惑的事情,他每每思及此事,不但分理不清,还总是觉得问题中的矛盾处,明显透着种诡异。 关于东风楼的传说,石乙当然也听说了,而且他还按照他的行事习惯,对这种时隔久远的说法进行过查访。然而查探的结果却是无端了断,这让他不禁想起前世常在某些狗血连续剧里看到的某种组织。 若要细致说起来,他前世最后一份工作,大致算是进入了这类组织。所以电视剧里那些剧情在他看来,才会显得漏洞百出。但这东风楼……如果真是那类组织,那么该组织的幕后管理者,的确算是个厉害角色。 而他之所以会把东风楼的真身与那种秘密组织挂钩联系。是因为东风楼传言实权极大,但又丝毫不与它的日常运作有牵连。在商事管理日益缜密周全的京都,寻常人找不上东风楼的麻烦,而那些有心人则一直忌惮着这栋高楼背后传言的那个身份。 但东风楼的真实身份究竟为何,就连他想在紫苏这样套点消息,都是一直也未可得。东风楼可以提供他一切的生活需求。可也常常告诫他,不要给楼里招来麻烦,若真有他因为私事而招惹的祸事临头,东风楼帮不上半分忙。 难道那些传言都是假的么?那这一层虚影,怎么会挂在东风楼身上这么多年,也未被人戳穿? 这相互矛盾的两个问题,如果都是实际存在着的,那么在他看来,这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