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记入史册 (第1/2页)
老幺在后面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要说老幺给贵宝办的学校,开始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学生。 可谓是从生到员全部艰难。可架不住老幺对这个事上心,对闺女的教育抓得紧。 自从自家有了这个学校的框架,老幺对人才的搜罗那是全面性的。 比如小齐大夫,那是医学常识性的。 比如丰乐侍卫,在京城的时候,那是武艺师傅。 比如老幺的大掌柜的,每个月老幺都让自己掌柜腾出来半天,在学校里面当客座教授。 大掌柜的受宠若惊,就他这个身份还能给郡主当师傅,那是哆嗦着身子跟自家主子请辞呀“主子,小人真的没有这个身份,在说了您让小人给郡主讲什么呀” 老幺一挑眉“就这么订了,没有讲的,你就给这群小丫头,讲讲外面的物件,讲讲怎么管理手下的一群伙计” 大掌柜的漠然了,这也成,虽然是咱们吃饭的本事,可谁让对方是郡主呢。 能给郡主讲学,当一天师傅,那也是荣耀。 吃饭的本事算什么呀,再说了,这吃饭的本事也是主子的不是。 大掌柜的放心了。从此每个月都有了忐忑的一天。%≤,.. 再有庄子上的种地的,还有庄子边上管理水道的。 从此都是跟着大掌柜的一样。每个月跟女人的月事一样,多了那么半天的忐忑。准时准点的报道。 甚至还有还被老幺请来一个老秀才,专门讲大清的律法。 诸如此类的多了。只要老幺看着人家有点本事。都给闺女请过来。 倒也不是望女成凤,样样精通。人家老幺就一个意思,不会没关系。 各行各业的。咱们懂点就成,往后至少别人糊弄不了你。 再说了这也是一种见识,就当花银子给闺女长见识了,还是学知识的那种长法,总比往后撞墙吃亏的好。 这学校当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那些洋人。 简直就是聚焦了,京城所有好事人的眼球。 虽然这个时间挺短的。可造成的轰动效果还是源远流长的。 老幺粗略的算过,她给闺女请来的师傅,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比自家闺女的一班学生要多,多很多。 师生比例差的太大。这也就是敦郡王府,换个没有地垫的,早就给拖垮了。 自从十阿哥当上敦郡王以后,老幺的学校里面,不管怎么说,总算是人丁兴旺了吧。 至少这个师生比例他协调了。真的,敦郡王这个名字好用呀。 老幺手头银子又多,大手笔的把学校边上的地还有房舍都给征过来了。 扩大了教员的师资力量。 而且这大人或者孩子呀。到家都是要比的。 这大清朝可不是只有一个上书房,再说了上书房那是皇子们学习的地方,可不是谁都有机会去。 毕竟京城里面皇子还是凤毛麟角的。 老幺的招生范围,可以说是面对大众的。 当然了大多数还是官宦子弟。贫民倒不是老幺不招生,是没人敢上前凑合。 真的,人家十阿哥什么人呀。那是谁都敢高攀的。 头一二年也就那么平淡的过来了,可这二年不一样了。 这学院开始在京城传开了。不远千里来求学的都有。 老幺那是乐意看到的。谁办学不想桃李满天下。再说了那也是咱们贵宝的人气不是。 要说起来。体会出老幺的师资力量好,那肯定一时半会。体现不出来。 关键是这个学校的人,他档次高呀,康熙皇帝钦点的李光地不说,就说那些在这里上学的,还有亲王的孙子呢。 虽然不是世子,那也是皇家人呀。 人家也想了,这要是上学的时候,搭上一个官家子弟什么的,这辈子不说有靠,那也是受益良多。怎么也算是上面有人。 所以开始的时候,就是京城里面的有些头脸的人,暗地里面活动把自家孩子给送进去。 后来也就说近半年,变成好多有门道的人家,把孩子往老幺的学院里面赛。 范围包括的甚广,也就意味着,老幺这个学院比较有影响性了。 虽然在这里,女孩依然只有贵宝以及极个别的特殊几个。 当然了,贵宝郡主身边的丫头们不算。 那些丫头可是在学校里面正经的点卯上课的。可这学院依然欣欣向荣。 老幺“这还是我给闺女整的学院吗,都成了一帮的秃小子了” 十阿哥“知足吧,往后还不定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