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二四章 投桃报李 (第2/2页)
倒也眉目如画。 只是眉眼之间有太多他似曾相识的地方,让他一时恍了神。 春燕眉若柳叶,一双剪水瞳晶莹闪亮,略略狭长,眼角微扬,乍一看去,就像一对嘴对嘴的小鱼,颇耐人寻味,而秋萤的额,是汝阳候一眼就瞧见的地方。 两眉之间,有一颗小米大的朱砂痣,给这个其貌不扬的丫环平添了几分娇媚。 加上那一身近似戎装的外族装束,这两丫环便颇有几分独特不同,傲世孑然的味道。 汝阳候微微蹙了眉,脸色沉了沉。 一时之间,他也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感觉,就像谁往他心里塞了什么东西似的,堵得慌。 郭氏当时就绿了脸。 箫云的目光只在两丫环的脸上停了一瞬便转了开去。 箫蓉捂嘴轻笑。 春燕的眉眼,秋萤的额,简直就是从箫云脸上拓下来的。 换句话说。有墨氏的影子。 两丫头行礼称谢,“多谢候爷。” 声音婉若乳莺初啼。娇嫩欲滴。 这句话反倒是汝阳候回了神,看一眼箫云。 声音不像。 墨氏的声音爽朗轻脆。不似这般柔弱。 箫云的目光早己投向别处。 汝阳候心下稍安,唇角解嘲似的挂上一抹苦笑。 这笑容,尽落郭氏眼中。 郭氏抽抽嘴角,掌在袖中紧紧握成了拳。 箫蓉却是忽然一声轻笑,“爹爹,女儿倒真想看看呢,快点让这丫头泡壶茶来吧?” 汝阳候面上的笑容深了几分,冲两丫环挥挥手。 春燕取茶,秋萤摆茶具的时候。凤翎就在一旁献宝似的解释,“媳妇虽见识浅陋,亦对茶道有所耳闻。那日去庄子里,管事让这两丫头当场冲给媳妇瞧,手法奇巧,还真是让媳妇大开眼界了呢。” 郭氏“哦”了一声,挤出一丝笑容,道,“那是因为毕竟你在乡间长大。别说长在京城,若是长在汝阳,也只怕不会如此大惊小怪了呢。” “母亲说得是,”凤翎乖巧的应声。忙不迭点头,“怕是就像这筒子茶一样,又要让爹爹母亲见笑了。” 其实对于这冲茶之道。凤翎倒是颇有信心的。 并不是她有多精于此道,而是重活了一世。知道些未来之事。 她教给秋萤的冲茶之法,是数年之后。一位善于茶道的诗人所创,然后风靡一时,她不过见过几回,略知其形。 这样也就够了,学了几分样子,教给秋萤。 汝阳候再怎么见多识广,也不可能知道此法。 时人冲茶,常揭开壶盖,以热水冲壶身,谓之温壶。 而这种新法,是在煮水容器之中增加了一个架子,揭开壶盖,像蒸馒头一样的蒸. 好处是,温壶更加均匀。 时人泡入茶叶之后,须得以开水不断淋浇壶身,以保持壶体温度,保持住茶香。 而这种新法,同样是以热气熏蒸。 配之以冲茶女子的纤纤玉手的优雅灵动,尤如台中演戏,煞为好看。 也为冲茶之举增添了几分乐趣。 汝阳候的眼中不免多了几分新奇,“这冲茶之法,倒真是未曾见过。” 春燕捧了一盏给汝阳候。 才近唇边,便是一络清香。 汝阳候浅尝一口,便是称赞不绝,大声看赏。 说以后府中冲茶,皆学此法。 春燕,秋萤谢过。 箫蓉也是满口称赞,笑道,“真是有趣,难得今儿高兴,嫂嫂可还从庄子里带回什么新奇之物?别藏着,也给我瞧瞧?” 凤翎微红了脸,不好意思地笑,“有倒是还有,不过怕是浅陋,又要献丑。” 汝阳候看箫蓉兴致高,心里也高兴,道,“索性一齐拿出来瞧瞧,能让人开怀,也是功劳一件。” 凤翎转头冲琳琅点头,琳琅会意,不多时又带了两丫头进来。 这回是唇与鼻,与箫云有几分相似。 箫蓉笑得快岔过气去。 郭氏送凤翎三个,凤翎就回她四个,不仅容貌有长处,还投汝阳候所好,个个有一技之长,比郭氏更高一筹。 真正投桃报李啊! 这种货色的丫环,汝阳候当然不会放在眼里,但是气一气郭氏,也足够了。 习秋忙在箫蓉后背轻抚,被她轻轻以手隔开,“没事,我心里高兴,病好的也快。” 听箫蓉这样说,汝阳候也朗声笑道,“甚好!也让我瞧瞧,有什么稀奇。” 一人奏箫,一人舞剑。 不算多新奇,同样赢得箫蓉一阵喝采。 汝阳候便也笑着看赏,目光在几个丫环身上也不自觉的多停留了几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