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五章 原来如此 (第2/2页)
箫云一试?” 昭兴帝欣然允诺。 朝臣们便在汝阳候身边让出一条路来,箫蓉阔步走进去。 箫蓉和梅皇后就再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梅皇后抬头去看藻井,转脸冲箫蓉蹙眉,道,“本宫还是第一次见这奇事,这么就砸出这么大个窟窿,幸得没人受伤……你在殿里,可真是亲见着什么?” “回娘娘,臣女真是亲见的,不敢有所欺瞒。当时一声巨响,有什么从顶上掉落,若非十一爷相劝,臣女差点儿就昏死过去。现在想起来,臣女还是一阵心悸。”箫蓉以手抚胸,轻答,脸上现出受惊的模样。 “哦?”梅皇后眉尖轻扬,点头,“是该惊着了,亏得身子没受损。” “回娘娘,臣女受惊,并不完全是因为有东西突然砸下来,而是那时十一爷刚巧从外面进来,那东西居然一声巨响,正落在十一爷脚下。” “啊,”梅皇后轻声低呼,脸色微变,忍不住伸指挡住嘴边,合什道,“佛祖保佑,亏得十一平安。” 箫蓉正欲答话,金柱边忽然传来一声惊呼,“哇!” 梅皇后打住话头,转脸就见箫云双手捧着一个黝黑的伞状物跪在昭兴帝脚下。 昭兴帝只瞧了一眼,猛的站起身来,盯着那黑石细瞧。梅皇后心里好奇,便也起身,走至昭兴帝身边,细瞧一眼,面色也是一变。 这上面的字迹,她似乎在哪儿见到过? 这时有宫女自内殿领了阿荞与凤翎进来,向龙嬷嬷回话,说是二人迷了路,不知怎的就走到内殿,竟绕到侧门前,被守门的宫女拦下。二人说了许多好话,又说是与箫蓉一道的,宫女听了这才没有为难,问过龙嬷嬷之后,才带她们进来。所以才耽搁了。 龙嬷嬷的目光面露不快。 箫蓉忙责怪箫荞几句,又边自责,边向凤翎道歉不该让她跟着受累。 箫荞委屈得眼眶发红,凤翎也连连自责。 龙嬷嬷听得直皱眉。 在宫里乱闯,的确是失了规矩,居然七弯八绕的还进了内殿,看样子,这段时间宫女儿们太欠调教。 换作别人,龙嬷嬷少不得要训斥几句。唯有箫蓉她不好说。 箫蓉一向得梅皇后喜欢,身子又不好,更是多得了几分怜惜,甚至比宫里的公主们都得宠。公主们也就喜欢拉着她说话,所以箫蓉也就时常在宫里四处走动,并不受拘束。 “阿荞年幼失当,还请嬷嬷勿怪。”箫蓉忙不迭道歉,态度很谦和。 龙嬷嬷这才面色稍缓,道了声“不敢”也就不再多问。 这时昭兴帝己经坐回龙椅之上,群臣们围着那块黑石打转。还有人伸手去试,黑石不过铜盆大小,几人合力,黑石却在箫云手中纹丝不动。 众人不由啧啧称奇,一边赞箫云天生神力,一边的讨论声四起。 “这是天降祥瑞啊,皇上!” “天佑我大吕,这是天意啊,皇上!” 昭兴帝的脸上不由露出些些笑意:“依众卿看来,这天意……”昭兴帝意味深长的扫一眼众臣,才接着把话问完,“是何意?” 众人面面相觑,吵嚷的众人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众臣议事,梅皇后再留不宜,便退回箫蓉身边,仍旧隔着纱帘,细听外面的动静。 “伍爱卿,你说说看?”昭兴帝点名的是御史大夫伍大人。 伍大人出列行礼,“禀皇上,依微臣看来,这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哦?怎么说?” 伍大人答非所问,“皇上决意立嗣,天下便降下奇物,这是在褒扬吾皇有道啊!天意啊,天意!” 臣中立时赞同声一片。 昭兴帝又似笑非笑的“哦”了一声,“那依众卿之见,天意为何?” 太常寺卿赵大人出列,行礼,道,“回皇上,适才御林军报,百姓皆有目共睹,随石而降之五色霞光出于安乐候府,足见候爷德高望重,天亦赞之,依臣之见,这储君之位……非八皇子莫属。” 端坐椅上的梅皇后身形微颤,恨恨的嘟嚷了一句:“这老匹夫!” 凤翎带着惊奇的望一眼箫蓉,箫蓉正抬脸冲她眨眼,一副先知先觉的模样。 凤翎心中恍然似有所悟。 箫蓉,也是同她一样重生的啊! 前世箫蓉的身份就更高于她,也受皇后及汝阳候的爱爱,箫蓉当然更知道她所并不曾知的秘密。 那么,或许就像她所猜测的,这次与箫蓉的相逢并非偶然。 箫蓉很可能是知道什么,甚至,就是为她而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