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会反悔吗 (第3/4页)
柄,就会来找他要官要钱,为此还特意做了预备。如果赵长城真的这么做了,宋明至少想到了十几种方法来对付赵长城。 赵长城的表现出乎意外的好,他不但从来没来找过宋明,偶尔见了面,也对过去的事情只字不提。这让宋明对赵长城的观感大为提升。 现在赵长城毛遂自荐,再次让宋明眼前一亮,在他面前毛遂自荐的人太多了,但大多数都是拎着礼物,揣着红包,等在他下班的路上或是家门口,想买官或是升迁的机会。而赵长城却在会议室里,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毛遂自荐,这让宋明对赵长城刮目相看了。 赵长城的各项能力,宋明都很认可,他相信,这样的人去当,绝对可以胜任的。 “赵长城同志,你现在已经是就不要再去抢这个位置了吧我们要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志嘛”蔡延忽然说。 赵长城朗声道:“不是我自夸,我这个人,搞经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以前的事情,我就不一一自夸了,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去了解一下我以前的成绩。” 蔡延和戴震等人都抽了抽嘴角,心想你都把自己吹上天了,还说不自夸了 赵长城沉稳的双目,扫视了一眼全场,他是站着的,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不疾不徐的说道:“单说我来到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成绩吧,严打整治,陈同案,这些跟经济无关的事情,我就不说了。我只说说酒博会,这项成绩,没有人能够否认吧” 会议室里起了一阵小小的议论。 赵长城就是这样的人,不该我的,绝不强求,该是我的,当仁不让 吴东一直目视赵长城,没有发言,这时忽然说道:“赵长城同志, 你知道江南的经济发展难题在哪里吗你如果当了,你有什么发展经济的举措如果你现在能说服我,那我这一票就是你的” 经济发展,永远是领导者心头的重担子,在用自己人和经济大发展这两个里选,真心为民的领导人,还是会选择那种能够大力发展经济的人才 宋明心想,刚才有四个提名人,你怎么不先去考较他们一番唯独对赵长城同志这般苛刻这分明就是不公平嘛 不过,如果赵长城真的能够拿出说服吴东等人的高谈阔论来,那又将别论啊 赵长城淡淡的笑道:“您可算考住我了。” 吴东呵呵一笑:“你且就你的观感回答看看。”他也就是随口这么一问,没有指望赵长城会有什么惊人之语。多少老江南老江南都在为经济发展出谋献策啊,赵长城一个初来不久的外来人,又懂什么呢又能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描绘出一幅怎么样的图画 吴东就是在强人所难 他就是想叫赵长城知难而退 但赵长城的性格,偏偏是那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人。 会议室里的气氛,忽然变得十分的紧张,所有的人,不管是想听听赵长城的“长篇大论”还是想看赵长城出丑闹笑话,都很认真的侧目而视。 江南省的冬天虽然已经过去,但真正的春天却远未来临,窗门紧闭的会议室里,因为开着暖气,里面温暖如春,让人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 老烟枪很多,暖气室里抽烟,那气味格外难闻,宋明抽了抽鼻子,勾勾手,叫过会议处的工作人员,吩咐道:“把窗户开一下,透透气。” 那个工作人员得令,跑过去把锅合金玻璃窗拉开来,一股冷冽的寒风从窗口猛然灌入,激荡在会议室里,和里面的暖气进行交换。 一股清新的气味吹入赵长城鼻端,令他精神一振,他酝酿了一下情绪,组织语言。 他知道今天自己在做一件大事 赵长城越想越觉得,今天这步棋,必须走,也走对了 “江南市的经济发展瓶颈,也是江南省的经济发展瓶颈。江南省的问题,也是江南市的问题。 ”赵长城平静舒缓的语音响了起来,这个开头马上就吸引了一众弄委大佬的注意力:“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可惜的是,江南省的农业,又远远比不过鱼米之乡,也敌不过东北粮仓,我们要想靠农业来立省立市,除非有大改革大举措,改变现有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否则难有大的起色。” 宋明和吴东等人缓缓点头,显然,赵长城的话,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赵长城看到他们点头的动作,信心更足了,继续说下去:“江南省的工业基础那就更加薄弱了,江南自古为水乡,文人墨客很多,美女sao客也很多,唯独工业经济很弱。像东北工业老基地,我们是望尘莫及的,重型机械工业的薄弱,导致了我们工业的步伐追不上别的省份,而丘陵水乡的地域特色,也让我们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可以开发和依赖。 有的省份,什么都不用干,光是开采矿山,就够一省富足了,我们不行啊,我们没有这样的优势资源”
蔡延早就听不下去了,冷哼一声,说道:“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新奇的言论呢原来也是一个只知道夸夸其谈的空想家。 这种没有营养的理论和批评,有什么实际用处呢又不能解决我们江南省的发展瓶颈你瞧瞧你,通篇都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说了一大堆废话,全是骂咱们江南省的,照你这么说,咱们江南省就没有优势了就甘愿垫底了” 赵长城俊眉微蹙,说道:“您别这么性急嘛,您是长辈,又是领导,怎么火气这么大,这般沉不住气呢”有人偷笑了。 赵长城这是在骂蔡延器量狭小,老气横秋,没有长辈和领导的威严呢。 “你”蔡延浓眉倒竖,似乎就要发作。 赵长城淡淡地道:“刚才吴省长问我,江南的经济发展难题在哪里,我只不过是如实回答罢了,怎么,你觉得问错了呢,还是我答错了” 吴东严厉瞪起双眼,沉声道:“蔡延同志,稍安勿躁。赵长城同志的回答很不错啊,切合了我的问题,咱们江南省的经济发展瓶颈,的确就在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和农业经济的滞步不前。赵长城同志看得很准啊。”蔡延道:“我也知道啊,这两个问题,只要稍有经济头脑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是,赵长城同志一味在挑刺啊、批评啊,说得我们江南省一无是处了我听了心里不舒服。”赵长城道:“我这是在做答卷啊你难道要叫我歌颂江南省的美人美景要我做一篇为江南省唱赞歌的诗文那岂不是对不上吴省长出的那道题目了如果吴省长给我另外出一道题目,叫我找出江南省的经济发展优势和现在的成就,那我说出来的话,就会全部是好听的赞美之词了。” 蔡延一再被赵长城针荆日对的抢白,却又无话可答,气得不轻,但又不好发作,对这个赵长城恨得牙痒痒的,说道:“吴省长,刚才他已经提出来江南省和江南市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接下来,是不是要考考这小子,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斤两能不能找出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来呢”他这是在故意刁难赵长城了,开个会的时间,临时应对,赵长城能找出江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来,这已经是很厉害的表现了,现在他居然叫赵长城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出来,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