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做什么 (第2/4页)
文件,思索着黄清县即将到来的人事大变动。 他拿一次拿出自己的官场笔记来,看着上面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人名,感慨万千。 他翻到中间一页,在写有郑春山名字的那一行上划了一条横线。 这个人物,彻底从官场笔记里消失了! 省里对西州的局势向来关注,黄清出了郑春山事件后,省里高层也为此进行过一番博弈。有人认为,西州市委在郑春山事件上,犯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相关的领导同志,应该予以适量的惩罚。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西州市班子初定,就算犯了一点小过错,也不至于上纲上线。西州市只是批复了黄清县委的一项提案,主要的过错,还是在于黄清县委。 于是,黄清县再次成为省委大佬聚焦之所,也成为西州新任市委班子权力斗争的第一战场。 罗正浩和葛贺民这两个新扎和新扎市长,在市委常委会上展开了一轮争斗。讨论的正是黄清班长的人选。 这场争夺战,赵长城并没有参加,无从得知具体的内容。 但是结果还是很快传扬开来。 市委决定,调整陈子丹同志的职务,免去其黄清县委一职,调到市里另行任命。同时调整孙子武的职务,免去其黄清县县长一职,调到市里另行任命。 市委同时决定,调整赵长城同志的职务,免去其黄清县常务副县长一职,任命他担任黄清县党委一职,赵长城同志的其它职务不变。 而对于黄清干部们十分关注的县长和县委副两个职位,市委并没有做出明确说明,据知情透露,这两个位置的人选,将从上面空降下来! 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赵长城将成为县委书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黄清。 市委组织部的任命虽然还没有下达,但民间组织部门的快嘴们,却早已将此消息传扬得人尽皆知。 最尴尬的莫过于陈子丹和孙子武,人未走,茶已凉。 平时,他们的办公室和家里,总是人来人往,来找他们办事的,或是来串门送礼的,络绎不绝。 自从要被调走的悄息传出来后,门庭冷落车马稀,路人见面避让急。 那些平常巴结他们,恨不得认他们做亲爹的趋炎附势者,现在见了他们,跟躲避瘟神一般,生怕被他们看见了,侧身而过。 陈子丹和孙子武也是官场中的老油条了,对这权力场中的人情冷暖多少有些抵抗能力。但他们以前一直顺风顺水,从未感受过这等受人冷落的滋味,现在冷不丁尝到这等滋味,才知道自己的那点抵抗能力是何等的弱小。虽然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但内心的失落和痛苦,却是nongnong入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就是赵长城。 赵长城以前虽然也是高配正级处常务副县长,但在县委的排名里,毕竟还不是一把手,连二把手、三把手都算不上。权力和权限也是有限的,他管的不过是他分管的那摊子事情,属于他分管范围内的干部自然要讨好他,巴结他,但不属于他分管范围的,自然就不需要,也就是待之以礼,不得罪就是了。 现在,赵长城马上就要升任一把手,一把手主管县委全面工作,手握人事大权,黄清县里的数千公务员的升迁和职务的调整,基本上全掌握在一把手的手里,这种权力,是其它常委所不可比拟的。 就算是以前赵长城十分强势之时,也只能运用他的手段和能力,偶尔能在常委会上掌控话语权,大部分时候,还是陈子丹这个一把手一锤定音。 赵长城之所以能在黄清呼风唤雨,以一个常务副县长的身份,屡屡与一二把手作对,主要还是因为陈子丹十分开明,只要是有利于黄清县发展的大事,他能充分听取众常委的意见。而赵长城往往能说中他的心坎,让他表态支持。 如果一把手真的想搞一言堂,赵长城再强势,也很难奈何他,因为一把手有一个终极杀手锏,那就是一票否决权。 这是一把手之所以成为一把手的最重要武器。 就算你们所有常委都支持赵长城,就算所有人都反对他陈子丹,但是,只要他行使了自己的一票否决权,那么这个决议还是得不到通过的。县委书记的权威,是上级党委赋予的,代表着上级党委在黄清县行使相应的管理权。这种权威,市委也是需要维护的。 所以,在郑春山事件上,就算赵长城再反对,只要陈子丹坚持己见,还是通过了这项决议。 而市委就算知道这项决议是怎么回事,他们还是要同意并表态支持。这也是为了维护黄清县委的权威,同时也是维护自身的权威。 现在,赵长城终于要坐上这个一把手的宝座了! 这对赵长城来说,代表着他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官路上,踏出了最重要的第一弯! 正处级县委书记,一个县的一把手,这个意味非比寻常。 黄清,从现在开始,才真正成为赵长城的治地。 如果说柳林是赵长城的一块发源地的话,那么,黄清将成为赵长城官路征途上的第一块根据地。 从消息开始散布的那一天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往赵长城办公室和家里跑,他们知道赵长城的规矩,不敢带礼物来,但还是有人大着胆子,捎带一些茶叶或者土特产来。 国内的规矩就是这样,空手不上门,上门不空手。要是空手去拜访一个朋友,别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自己肯定感觉太过尴尬,好像自己去朋友家里,是去蹭吃的一般。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次,赵长城不但收了礼,而且是来者不拒。 所有来送礼的人,只要没有现金,没有贵重物品,他都客气的收下了,而且还要跟你开句玩笑!”下不为例,下次你再送礼来,我就不敢接待你了,直接请纪委的同志来请你去喝茶吧。”送进礼去的人,马上就眉开眼笑,高兴的不得了,心想都说赵长城同志从不收礼,别人送礼给他,还还要把人家给打出去。怎么他偏偏收了我的礼物呢?这是不是证明赵县长——不,对我青眼相加?是不是打算重用我? 那些没带礼物来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心想自己怎么就那么傻呢?居然相信坊间流传的那些鬼话,千里为官只为财,哪里有当官的不收礼的?现在好了,人家都送了礼,自己却没有送,这叫如何想?今后还敢在前面提升迁的事?还敢求帮自己办事情? 然而,令那些送礼的人没有想到的是,赵长城同志当场就把礼数给回了,你送一条烟,他回你一条烟,你送一罐茶叶,他也回你一罐茶叶,而且送的烟和茶叶的档次,都要比你的高上一点,让你吃不了亏。 他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看着赵长城那威严之甚的容颜,他们只得嘿嘿笑着,接过回礼。转念一想,这也不错啊,我既送了礼又回了礼给自己,这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有来有往,方能长久嘛!看来这是十分看重我了!那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多露脸。 那些第一次没有带礼物来的人,第二次马上就带了烟酒茶叶,再次上门来了,他们带着谄媚的笑容,乐呵呵进门,把礼物往接礼人手里塞。 接礼人何许人也? 柳林花小慧是也。 这天恰逢周末,而花小慧也得知了赵长城高升的消息,马上就跑了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