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交讨论 (第4/4页)
,是他们的头上司,拿他的名头,比省委温天厚还管用!县官不如现管嘛! “哦!是汪省长转来的文件啊,我仔细看看。”肖文山果然不敢怠慢,正儿八经的看起来。 官场中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不是很正式的场合,一般称呼副职领导时,都不带副字。这是对副职领导的一种尊重。从肖文山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他显然很怵汪国志同志。汪国志治吏极严,从不讲情面的。 官场就是如此,你正儿八经的跟他们打交道,他们就会瞪鼻子上眼,自以为是大爷,不拿你当盘菜。你若是有板有度,拿捏起来,不把他们当盘菜时,他们反过来就会尊你是大爷了。 人性之劣根性使然啊!势利眼的官员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欺下怕上!赵长城在三楼时,自报家门,人家一听是小县城来的,虽然是个常务副县长,可他们仗着自己是省直机关的干部,优人一等,倨傲一些也就在所难免。 到了这局长办公室,赵长城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误,立刻转变方式方法,一副大咧咧的样子,装出一副不把这个局长放在眼里的架式,镇住了这个局长,果然收到奇效。 花了二十分钟,肖文山这才看完赵长城的调研报告,他合上文稿,并不急于发表意见,而是问赵长城:“同志,你在汪省长那里,当什么差?我怎么没见过你?” 赵长城心想这也是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在没有弄清楚汪省长的意图之前,他是不会轻易表态的。于是淡然反问道:“汪省长手下那么多人,难道局座大人全部认识不成?” 肖文山笑道:“那是当然。嗯,小同志贵姓?” 赵长城来之前打听得明白,知道这位局长大人叫肖文山,说道:“免贵,姓李。肖局长可以叫我小李。” 肖文山道:“李同志,不知道汪省长对这篇报告有什么看法?” 赵长城道:“汪省长说了,文章不错,叫乡镇企业局酌情办理。” 肖文山再次翻开文稿,每一页都看了一遍,确认没有看到汪国志的任何亲笔签字,心中疑惑,问道:“汪省长既然把报告转给我们局里,我们自当奉命办理,只是这上面没有汪省长的签字,这个办理的度,我不好把握啊!” 赵长城道:“怎么?你们对文件的处理还有很多种方式吗?” 肖文山轻笑道:“李同志,你也是在政府部门当差的,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吧?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这种调研报告,我们通常是阅毕即完。下面每年都会有很多这种报告呈上来,我们局里没有那个时间精力去一一审核。何况,这种官样文章,跟天下文章一般模样,也是一大抄啊!虽然每篇文章都不相同,但仔细考较一番,就会发现这些文章其实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赵长城道:“那肖局觉得,这篇文章如何?也是抄出来的吗?” “不,”肖文山道:“这篇文章言之有物,分析精辟入理,提出来的方法虽然大胆,但在改革转型时期,也算是难得的可行之策了。不然,汪省长看了后也不会转给我们局里处理吧?” 赵长城道:“刚才听肖局说的是一般文件的处理方法,可果是特殊一点的文件,你们又会如何处理呢?” 肖文山笑道:“如果是上级领导关照过的文件,我们局党委就会开会讨论,认真研究,分析这份报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探讨其可行性。如果觉得确实具有可cao作性,我们局里会派出调研小组,到相关地方进行调研,实地核查,确实可行的话,我们会批准这份报告,并且会从技术和资何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赵长城心里一动,他原本只不过想在临沂县开始乡镇企业改制试点之前,取得省市部门的政策许可和支持,这样一来,接下来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不然的话,如果贸然私自开展这种过激的改制行为,要是被政敌利用起来,还不知道会酿出什么大祸事。 国内情况就是这样,就算你有再好的改革措施,如果没有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你若是擅自施行了,如果上纲上线起来,后果会十分严重。为了不节外生枝,赵长城这才跑到省城来找相关部门,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现在听到肖文山说,如果搞得好的话,乡镇企业局里还可以提供技术和资何方面的支持,这就令他喜出望外了。 “肖局,实不相瞒,这篇报告,是汪省长一个得力手下鼓捣出来的,汪省长也有意在临沂施行这种新型改制。你也知道,汪省长初管农业这个大摊子,需要相应的政绩来获得省委的认可。而乡镇企业局又是他分管工作下面的,他看到这篇发展改革乡镇企业的报告后,就动了这个心思。可是,这份报告是汪省长线上的人弄出来的,他若是亲自过问,怕人说闲话,这才叫我拿过来,请肖局拿个主意。沿海地区,相关的乡镇企业改制工作,早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内地省份,也不能太过落后不是?而且,这工作要是做好了,很容易出成绩,这对肖局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赵长城天花乱坠的乱说一通,心想你一个小小的处级局长,还能去找汪省长核实不成?我先唬住你,拿到政策支持再说。 肖文山眼珠子滴溜溜乱转,显然正在权衡什么。 赵长城见他有些犹豫,便伸手去拿那份报告,淡淡地说道:“肖局看来很为难,那就算了,当我没来过。我去省工业厅看看,能不能走那边的路子。我们很多的乡镇企业,也不全是农林产业,也有轻工业和制造业嘛,我相信省工业厅也能接受汪省长的这份好意吧?” 肖文山伸手压住那份报告,呵呵笑道:“李同志说笑了。我能有什么为难的?我只是在考虑这份报道的可行性而已。请李同志放心,这份报道我们局党委一定会认真讨论的。” 赵长城本就是欲擒故纵之计,趁势收回手来,说道:“可是,我刚才听肖局话中之意,左要开会,右要商讨,还要下去考察调研什么的,这些程序走下来,岂不是要等到花儿都谢了?难道在贵局当中,肖局一个人还做不了这个主吗?” 请将不如激将,肖文山听了此言,眉毛一挑,硬声说道:“在省乡镇企业局里,我有什么事情不能做主的!李同志,我刚才已经看过了这篇报告,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我现在就可以批复,签字盖章。” 赵长城一阵窃喜,说道:“肖局果然是好魄力。请问肖局,局贵可以给予多少资何的支持?” 肖文山沉着说道:“我现在可以批复这份报告,但如果要从财政拨款的话,这个是一定要通过局党委开会研究讨论的,需要等些日子。” 赵长城要的是他的批复盖章,至于何钱,有则更好,没有也就算了,本来就是意外之财,并不在乎,便说道:“那麻烦肖局长先帮我批复了,我好拿回去交差。至于日后能批多少资何,那就要看肖局长的本事了。” 肖文山在报告后面签字盖章。留下了一份复印件,用来向局党委提交讨论。 手续办完后,肖文山笑道:“赵同志,方便的话,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赵长城知道他说的是客套话,便笑道:“肖局,下次有机会,我再请肖局吧。谢谢肖局了。” 肖文山道:“还请赵同志帮我美言一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