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试图挽回 (第4/4页)
得察言观色,也会看风向行事。不然,只凭着一味的蛮干1 你越铁面无私,只怕会死得越快。 沈丹红是温天厚的人,纪委却在没有通知温天厚的情况下,私下里对沈丹红进行调查取证,这行为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在这一点上”严和平还是占理的,纪委办案有一定的**性,既然接到了举报,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没有通知温天厚,他也可以解释为,沈丹红是你的人,不通知你,也是为了让你避嫌,躲开那些没有必要的麻烦。 但是,他只是陈述调查结果,并不做出处理结论,这便是他的高明之处了。这样一来,既不得罪温天厚,又不得罪傅、唐两人。 温天厚沉吟着,没有说话。 傅建国却是一哥义愤填膺的神情,伸出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说道:“这两个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我建议立即对沈丹红同志进行处理! 追回他贪污的账款!” 唐银亮马上接口道:“我同意永泰同志的意见,这样的害群之马,如果不立即采助行动,日后还会给我们党和政府脸上抹黑。” 这场斗争,自始至终就是他们几个人在导演和推进。大部分常委只是带着耳朵聆听。 严和平也没有表态。傅建国和唐银亮的建议,走向温天厚提出来的,这个决定,还得由温天厚而下。 温天厚表情还是很冷静,他缓缓说道:“既然纪委已经调查出了结果,那就一切按照程序办理吧!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不能纵容任何一个蛀虫留在党内!” 严和平点头道:“请放心,我一定会遵从省委的决定,把事情办好。” 唐银亮和傅建国相视一眼,就转过头去。 傅建国刚捅完一刀子,再次放出冷箭来:“莲城市南岭矿难发生这么久了,是不是也该给个结论了?” 唐银亮再次声援:“南岭矿难是我省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矿难之一,这起矿难事故,死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惨重,是该从严处理,给各地煤矿敲一记警钟!” 组织部长欧阳青开口说道“这件事情,不是已经做出过处理了吗?相关的责任人员已经就地免职或者刑拘。 傅建国说道:“就免了当地的一些职责,这样的处罚太轻了,达不到警示的作用。现在各地官员无视矿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怕!出了事故,拿下面几个小官吏,戴上一个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的大帽子,判上三、五几年牢,就完事大吉,对死难者和公众就都有了交待!我觉得这种做法要不得!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层层追责,各级领导人都要负相应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唐银亮道:“安全生产的老调子,我们年年唱,但安全事故年年发生。这的确成了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就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叶林说道:“这是不是有些扩大化了?层层追责?这般说起来,我们在座的各位,岂不是个个都有责任? 南岭矿难事故,还要追究到县长和市长甚至是省里的责任不成?” 叶林这话说得有讲究。他只提到政府一级部门,却没有提党委。具体的事情是政府在抓,出了事故,当然是政府的首要责任,这般算起来,层层追责的话,那唐银亮这个省长也是跑不掉的。 唐银亮怵然一惊,叶林的话提醒了他,自己差点就落入了傅建国的圈套当中!傅建国这是要一箭双雕!既打击温天厚,又打击他唐银亮呢!莲城市的王健是温天厚的人,但市长周平却是唐系的得力干将!如果真的要追责,王健和周平两个人都难逃一难!一个党内处分是少不了的!弄得不好,就要被调职! 好阴险的傅贼啊!连盟军都要暗算! 想到此处,唐银亮马上就转了话锋,说道:“这件事情嘛,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南岭煤矿就在当地的乡镇内,出了事故,当然是当地的乡镇领导人负有最重大的责任!不管什么事情,我们都把抓住主要责任人。无限上纲上线,那是要不得的!对干部同志也是不公平的。如果出一点芝麻大的事情,就要层层追责,那以后谁还敢做事情?岂不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那对改善机关慵懒的作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处理结果很不错了。不需要再画蛇添足。” 傅建国刚刚露出尖锐的獠牙,就被唐银亮识破,他也不恼,嘿嘿一笑,马上偃旗息鼓,说道:“我也就是这么一想,顺嘴这么一说,听了银亮同志的分析,我也觉得之前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有些不太切合实际,我收回刚才的建议。” 温天厚一直听责傅建国唱大戏,见他一雷志得意满的样子,微微冷笑一声。他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背里地使刀子的人。 傅建国果然拿南岭矿难来做文章啊!幸好东沟子乡的事情,因为赵长城在场,处理得十分及时和妥当,要不然,还不知道要酿出什么样的祸事来呢! 温天厚端起杯子,轻轻啜了一口茶水,轻咳一声。 常委们知道他有话要说了,都正了正身子,望向他。 温天厚缓缓说道:“有个事情,我在这里要向大家通报一下。刚才说到南岭矿难,我才记起来的。就在南岭煤山的那一头,也就是西州临沂县的西沟子乡,发生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都是小事,但其中牵扯出来的,却是大人物!” 常委们都抬起头,看向温天厚,静听他说下去。 温天厚开始反击了! 傅建国隐隐有些预感到不妙,微微皱起眉头,飞快的算计着。! 温天厚沉声说道:……临沂县的同志,在处理东沟子乡事件的时候,从犯罪嫌疑人洪天贵那里,搜出来三本账簿。这几本账簿上面,记载了许许多多的人名!其中两个,是西州和临沂的高级领导干部!” 傅建国霍然变色,他的涵养功夫,显然没有温天厚那般好,温天厚连名字都没有说出来呢,他就着相了。 欧阳青问道:“是什么人?” 温天厚看了一眼傅建国,微微扬了扬眉毛,掷地有声地说道:“一个是临沂县的政法委姜洋,一个是东州市市长赵国邦!” 这话一出,就如锋利的剑锋,直刺傅建国。 傅建国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这是怎么回事?不可能吧? 他在算计别人的同时,却不知道,别人也在布局,引他入毂。 螳螂捕蜘黄雀在后! 唐银亮只是略微讶异了一秒钟,马上就抓住机会,愤懑的道:“我可听说过,赵国邦和姜洋是姻亲!真是上粱不正下粱歪啊!” 刚才傅建国不声不响的向唐银亮暗施冷箭,此刻,唐银亮也适时的予以反击。 省委常委会上,看似平静,一眼望去,只是十几个大佬在谈天论地,实则,其中波谲云诡,每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蕴含深义。如果是局外人或者是官场新人,就未必能听得懂。 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争夺的是令男人如痴如醉的权柄! 傅建国没有想到,温天厚还有这么一着后招!杀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他更没想到,唐银亮变脸的速度,比精擅拭、揉、抹、吹、画、 戴、憋、剧大师还要来得快捷! 名利场中无朋友,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