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转身离开 (第2/4页)
那次后,孙子武就不再用田青了,心高气傲的田青再次坐起了冷板凳,直到被赵长城意外发掘,才得以重新为领导服务。 赵长城并不为何平的话所动,淡淡的一挥手道:“不用换人,田青同志写得很不错,只是太过讲究文采,语句有些啰嗦而己,修改之后,应该可以用。嗯,何主任,有事?” 田青刚好走到门外,听到赵长城此言,有些感动的抹了抹眼角,捧着那份文稿,飞快的走向办公室。 何平见赵长城如此坚持,深怕说多了引起赵长城反感,便道:“赵县长,二五七氮肥厂的职工又来县政府闹事了。” 赵长城正端起杯子喝水,闻言一顿,水也忘记喝了,放下杯子,反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何平垂着一张苦瓜脸道:“氮肥厂的那些下岗职工又来闹事了。把咱们县政府的大门都给围了,你现在是主管工业的副县长,我只好来找你出面。” 赵长城道:“不是这句你说什么氮肥厂?” 何平有些莫名其妙,心想工人们都堵到院子里来了,你还能稳坐不动?我看你能装多久答道:“二五七氮肥厂啊,是我县进行国企改制的第一家工厂,有一半职工下了岗……” “二五七?你确定?”赵长城逼视着他问。 “没错啊。哦,二五七氮肥厂是以前的名字,不过现在名字改了,叫临沂氮肥厂了,不管叫什么吧,反正就是那家氮肥厂了,咱们临沂也只有这么一家氮肥厂,那些下岗职工都说改制不公,要求政府给一个说法,还有的职工到处散播谣言,说氮肥厂被我们政府给贱卖了,叫我们还他们一个公道,都围在大门口呢……” 赵长城仿佛没有听到他所说的话,脑子里满是二五七这三个数字。 莫非,冯芸芸字典里的含义,就是指这个?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如果不是赵长城这种爱钻牛角尖的人,只怕没有人能找到这根线索。 冯芸芸此举太过考验人的智慧啊。 可是又一细想,如果她不是做得这般隐秘,这条线索也早被帽子帮的人找去毁灭了。 这个女人心细如发啊,事先早就做好了精密的准备,只可惜,还是逃不掉命运的安排。 那在这个二五七厂里,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赵县长火烧眉毛了”何平急得跳脚了。 赵长城回过神来,问道:“什么事?” 何平拉着苦瓜脸,心想,得了,敢情你什么都没有听到呢,只得又重新说了一遍:“赵县长,临沂氮肥厂的下岗职工,把咱们大门都给堵了,你现在是主管工业的副县长,这事情还得你出头。我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主任,镇不住场面啊。” 赵长城并不着急,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临沂氮肥厂的下岗职工为何要闹事?我虽然是分管领导,可这事的原由,我并不知情啊。” 真是急性子碰上了慢性子, 何平也没有办法,只得将临沂氮肥厂的故事说了一遍。 临沂氮肥厂原来叫做二五七氮肥厂,是五十年代初期成立的一家国有企业,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临沂县的利税大户,也是临沂人民的骄傲。 七八十年代时期,年轻漂亮的大姑娘,都以嫁一个氮肥厂的职工为荣。 然而,一到九十年代,情况急转直下,厂子的效益一落千丈,到九三年时,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 县里为了挽救这家老国企,资金和贷款都向它倾斜,可惜的是,不管你投进去多少钱,都如泥牛入海,不见动静。氮肥厂依旧是死气沉沉,不见丝毫起色。 昔日临沂人民的骄傲,今日却成了临沂政府的包袱。 为了甩开这个填不满的无底洞,郑春山力主改制,并提出了整体拍卖的改革思路。 当时,常委会上围绕着此事进行了长达八个多小时的争辩。 常委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拍卖,一派主张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救厂。 最终郑春山以一票胜出。 二五七氮肥厂随即进产权评估程序,然后进行公开竟拍。 令人意外的是,这家病入膏肓的死厂子,拍卖当天就成交了,被一个外地富商卖下。 厂子是卖了,可是包袱还在。 当初跟买方签订协议时,十分草率急促,加之县里负责谈判的官员对合同法一无所知,在对方的糖衣炮弹攻势下,稀里糊涂就签了合同。 合同中对在岗工人和已退休工人都没有做出妥善安排。 结果,新厂以各种理由辞退了大批职工,包括原先已经离退休的职工一起,一共有五百多人,每人一次性发三百块钱的遣散费,所有人都不再受到厂里的供养,并且不再享受退休金。 当时这五百多人连同家属,聚集了上千人,来到县政府闹事。 县里出面同厂家交涉。 厂家拿出合同书来,指着上面白纸黑字的条款,振振有词的反问县领导,合同里写得清楚,本方有权处置在岗职工以及离退休职工你们凭什么来问我们要说法? 县领导们只得无功而返,最后由县财政出钱,每个职工再补偿两千块钱,做为一次性买断工龄的补偿,这才平息了那场风波。 可是两千块钱对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钱一旦用完,工人们就再次聚集起来,前来县政府闹事。 “这么说来,这马蜂窝是郑书记捅出来的?那你应该去找他出面解决问题啊”赵长城一脸正经的道:“谁拉的屎谁去管,你总不能把我当揩屁股的纸吧。” 何平哭笑不得,急道:“赵县长,瞧你这话说得,我哪里敢拿你当……哎呀,赵县长,郑书记不在县里啊,他到市里开会去了。” 赵长城道:“哦,他倒会躲事儿啊,陈书记和孙县长知道这事了吗。” 何平道:“多半已经知道了。” 赵长城皱眉道:“多半知道了?那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何平一脸纠结的表情,说道:“可能,也许,大概吧。” 赵长城一把推开他,走到窗前,往外一瞧,只见大门口挤满了上千群众,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拖儿带女的,或坐或站,堵在县政府门口和院子里,把县委和县政府的两个出口全给堵严实了。 这些人也不叫嚷,也不闹事,就是那么堵住你就跟一柄利剑,悬在临沂县领导班子的头上,隐而不发,却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伤人。 赵长城冷冷的注视着,并没有马上出去。 何平急忙上前来,指着外面道:“赵县长啊,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你身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务必出去交涉啊。” 赵长城问道:“怎么交涉?” 何平期期艾艾的道:“这么就要看你的本事啊,这么躲着不是个事啊,你可是分管副县长啊,他们找的人就是你啊。” 赵长城冷笑道:“这话说得有些不对吧?我到临沂才多久啊?他们怎么认识我?” 何平这个那个了半天,只是一口咬定说,赵长城是分管副县长,这事不能不管。 赵长城道:“我只是一个副县长,上面还有陈书记,还有孙县长呢,他们都没有出面,我怎么好意思逾越呢?要被人骂不懂官场规矩的。何主任,你还是上去通知陈书记和孙县长他们吧,这种大场面,我还是头一回遇到,只有他们这种老党员老干部才能镇得住场子啊,他们有什么指示,我再照办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