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妇到地产商人:最美主妇_360.第二百六十九章 请多关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0.第二百六十九章 请多关照 (第2/4页)

定的基础,了解完后,心里就暗暗吃惊,赵长城这小子,搞出来的东西,硬是要得啊。

    “有了这大棚,冬季也能种菜”沈丹红问。

    “可以大棚里不分四季。”王德利呵呵笑道。

    沈丹红随后走访高山村的村民,每个村民对现在的生活都相当的满意,说起小赵书记来,更是人人交口称赞。有些村民谈到赵长城带病工作的事迹,直竖大拇指。

    中午,沈丹红在高山村用餐,餐桌上摆满了大棚种植出来的蔬菜,混合种养的瓜果,新鲜的泥鳅,大盆的田鸡,还有在山地放养长大的走地鸡熬的nongnong的鸡汤。

    “啊哎,这么多年,到农村也来过很多次了,这一次,是吃得最丰盛的一餐饭啊”沈丹红拿起筷子,看着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呵呵笑道:“赵长城同志,在来之前,我是憋了一肚子话要训你啊,甚至还想好了几个惩治你的法子,不过,实地看过后,我改变了我的主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长城同志,有些流言,你大可不必在意。只要是真心为百姓好,为百姓办实事,就是好官。百姓的眼睛是亮的,我们领导的心里,也是亮的。”

    说着,很不满意的瞪了王一冬一眼。

    王一冬立时头冒冷汗,看来,自己的这点小心眼,全被沈丹红看穿了。

    沈丹红素来以严厉闻名,治吏极严,对待犯错误有手下,从不心慈手软。

    王一冬一想到沈丹红对自己有了意见,日后只怕讨不到好果子吃,当即如坐针毡,拿袖子擦了一把汗。

    赵长城听了沈丹红这番表扬,连忙说道:“不敢当啊,沈书记,如果说,明水镇现在做出了一点什么成绩的话,也都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明水镇委班子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发奋图强的结果,我赵长城只是尽了一个官员的本分而己。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来,王一冬王镇长,是个老明水,老干部,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明水镇党委成员,个个都为明水的发展,尽心尽力。”

    王一冬很是意外,他没想到,赵长城不但不落井下石,还居然为他说好话这肚量,真是不同一般啊。

    其实,赵长城何尝看不到沈丹红的表情只是,现在的明水,需要的稳定,需要的是团结他不想因为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而坏了现在的大好局面。

    王一冬固然顽固守成,但毕竟年纪大,人也稳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毫不含糊,有他这种人做搭档,虽然偶有摩擦,但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沈丹红辙换了王一冬,另外来个愣头青,或者来个二百五,岂不是更加添乱

    况且,赵长城相信,自己今天卖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相信王镇长日后也会投桃报李吧

    不指望他能帮多大的忙,只要他恪守本分,不来添堵捣乱,赵长城就烧高香了。

    果然,沈丹红听了赵长城的话后,点头笑道:“不错,明水镇班子,是个团结的班子,是个有战斗力的班子。”

    在明水考察结束后,沈丹红对赵长城道:“赵长城同志,明水模式,值得推广啊,你们好好总结经验,交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我,我要在全市进行普及。”

    赵长城道:“沈书记,报告我一定会写好,尽快呈上。可是,我觉得吧,每个县,甚至每个镇的情况都不相同,只有找到哪里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才能更好的发展当地农业经济。无差别的搞一刀切,有样学样,那是不明智的举动。”

    沈丹红脸色一变,怒道:“你这是在骂我吗

    长城道:“不敢。”

    沈丹红伸手指着赵长城道:“我看你敢得很你跟我说说,我怎么就不明智了嗯农业经济要发展,除了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还有什么办法”

    赵长城没想到他说翻脸就翻脸,一时不好回答。

    薛楠楠连忙说道:“沈书记,赵长城同志并不是针对您,他只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这时,王一冬开口道:“是啊,沈书记,就拿我们明水镇一地来说吧,猕猴桃就只适合在凤凰山区等极少数地方栽种,别的地方土壤气候都不合适,就算种了树,也结不出好果子来啊。”

    沈丹红脸色一缓,说道:“我也是个讲道理的人,你们说得有道理。”

    至此,沈丹红再不多说什么了。

    赵长城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试着邀请他在明水留宿一晚时,沈丹红摇了摇手,拒绝了,从高山村出来,吩咐司机,直接回了西州。薛楠楠等县领导也跟着走了。

    看着市委车队绝尘而去,赵长城心情复杂。

    温可嘉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赵长城,你钻牛角尖了。”

    赵长城道:“怎么说”

    温可嘉意味深长地道:“沈丹红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可是,这关乎他的脸面,更关乎他的政治前途,哪怕这是一件很错的事情,他也必须坚持下去因为他没有退路。”

    赵长城不得不同意他的分析。心想在权力家庭里熏陶长大的人,看问题还是不同啊。

    温可嘉道:“好啦,沈丹红不会怎么样你的,说不定,他还会重用你呢。呵呵,现在,我们再来讨论借苗借鸡的事情喂,别走啊,凡事好商量啊,兄弟就该有福同享嘛。”

    赵长城还是磨不过他,答应了他的借苗借鸡要求。

    枫林镇是他娘家所在地,他也很希望看到枫林镇能有一个不错的发展。

    接下来,所有的工作开始有序的顺利发展,王一冬对赵长城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从前总是制肘使绊,现在凡事有商有量,只要是有利于明水发展的计划和大事,王一冬都会全力支持。

    两人之间的冰山,在赵长城的努力下,渐渐消融。

    化敌为友,这是赵长城一贯的作风。

    时间飞快的流逝,赵长城在明水镇的工作渐入佳境。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那个时代的镇政府,实权很大,“要钱、要粮、要命计划生育”等硬权力握在手里,镇领导大小算个实权派领导。

    政府机构的繁杂臃肿,素来有名,坐办公的没事做,有事的找不到办公地。人员编制严重超标,加之素质良莠不齐,难免存在有贪拿卡要现象,这也成了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赵长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时半会,却是毫无办法可想。政治体制的改革,政府机构的精简,还不是现在的他能撬动的。

    一镇之地虽小,却也是机构众多,下面管着七站八所二十四局,还个几十个村子的几百个村干部,上上下下一大票乡镇干部。真要认真管理起来,那可是一个细致活,比当省市领导还要累。

    省市领导身边有秘书,有文书,还有一帮子属下可以驱使。领导只需抓大放小,把握好大政方针就行。而乡镇干部既要领会上级意图,还要落实具体政策,天生一个当牛做马的命。

    正因如此,能不能当好一个乡镇领导,成了衡量一个干部的硬性指标。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达溜达就知道了。

    有一笔浓墨重彩的基层领导经验,对今后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有着相当的臂助。

    在官场的汪洋大海里,赵长城只能算是一只,需要时间来学习和成长。上任以来,他一直秉着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精神,遇到不懂之事,逢人就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