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娱乐联播_第787章 【盛大的一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7章 【盛大的一天】 (第2/2页)

有!”

    “这种人,真是欠骂!”

    “嘿,还不能评论了?”

    “我就看不上这首歌,你能咋滴?”

    “我就说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你们这么厉害,还能不让我们说话?”

    “切,一群人云亦云的人!”

    于是,双方便是掀起了骂战。

    虽然认可的人更多,但是奈何人家不要脸,依旧是那样说,尽管他们气得牙痒痒,但是隔着屏幕没有办法。

    就在这时,影评界大师何易大师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影评文章,评价的就是靳长歌这首: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人生/总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今天,一首经典歌曲出现在我的耳边,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脑海里盘桓萦绕,千徊百转,都与一个美丽的名字紧密相连,这个名字叫“香港”。

    我特别喜欢“留声机”这个名称。它形象,生动,写实却又自带沧桑感。你可以从印刷精美封存良好的纸袋里满含意地抽出黑胶唱片,把它平整地放到唱盘上,然后轻轻抬起唱针,小心翼翼放到合适的位置,于是音乐响起,一圈一圈,你看着唱针渐渐向圆心靠拢,仿若岁月的年轮远去抑或走近,慢慢靠近记忆的核心。记忆中那些关于香港的歌曲,正该用留声机来回味,那是一种可以用眼睛去触摸的音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内地小镇青年而言,香港是奇幻和花花世界的代名词。黑白电视刚刚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电视剧相伴问世,主题曲“平生勇猛怎会轻就范/如今再上虎山/人皆惊呼人皆赞叹/人谓满是胆/何必劝我不要招麻烦/明知我要闯关……”竟似专为第一批闯广东的群体而写。

    无数内陆省份的人们抱着改变命运的渴望,在亲朋的惊呼与赞叹中,在现实的麻烦与挫折中与命运奋争。记忆并不遥远,不过十几年前,去深圳尚且是需要“通行证”的。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我尚在四川老家,一些闯广东的老乡纷纷返乡,说是“要打仗”。然而,香江对岸,没有枪声,响起的是洗尽百年屈辱的礼炮,五星红旗在灿烂的朝霞中冉冉升起。

    小镇青年似钱塘大潮,再次大规模涌向广东。然而,即便他们在深圳,在东莞,在顺德,香港于他们依然是个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神奇传说,能够到“中英街”晃一趟便已是莫大的荣耀。令人百感回味的是,早于内地小镇青年闯广东之前数十年,广东青年们冒着比他们不知麻烦几十倍的麻烦去闯dàng)香港。这种共同的闯dàng)经历,才是那一首又一首歌曲引起我们巨大共鸣的感基础。

    正因为敢闯,顺德人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缘份大多镌刻在顺德的医院和学校的名字上。比如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梁球琚中学,周君令中学,伍仲佩医院……

    改革开放后,大批旅港顺德乡亲回到顺德投资兴业,为助推顺德经济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投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nongnong的乡梓怀。也因此,几乎每年,顺德区委区政府都会赴港举办茗,遍邀港内贤达,叙乡,议发展,共商百年大计。

    这种怀至今弦歌不绝。就在刚刚结束的六月为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两地政商领导频繁互访,已经为两地合作播下了新的种子。

    环球不同凉,二十载秋,换了人间,2017年7月1便是新的见证。小镇青年如今大多已变成熟大叔,居于深圳,广州,东莞,中山,顺德……可以随时哼着“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膛”搭着高铁或者潇洒漫步跨过罗浮桥去触摸香江明珠。

    时间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区,“顺德 香港”将续写新的传奇。旋律再次响起:既是同舟/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何易老先生一生刚正不阿,在影评界具有很高的权威与影响力,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已经好几年不发影评了,但是今天,因为靳长歌这首,他专门写了一篇影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那首歌的喜。

    而随着这篇影评一出,原本那些唱反调的声音,尽皆消失!

    :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