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二百一十四章 四月二十五日! (第2/3页)
许无奈失望却又隐约夹杂着兴奋的声调缓缓的自语:“还不是时候,还不是时候呀……” ……………… 公元一一九一年的整个五月,圣基努贝之战引起的波澜都一直吸引着所有人关注那场战争的人, 罗马军团对科尼亚人展开了令人炫目的大追击,罗马人在曼德索城下继续与科尼亚人发生大战,罗马人开始围攻曼德索城,这些消息通过一些商人,朝圣者,还有一些特地派出的使者一个个的传向四面八方。 在圣地,十字军与萨拉森人之间的战争似乎变得缓慢甚至逐渐的消声灭迹了,除了一些地方的小小冲突,理查并没有如人们想象那样,立刻展开对圣城的猛烈进攻,不过他的借口却颇为冠冕堂皇:“做为一个守信的骑士,我不会因为萨拉森人的背信弃义而放弃我的尊严和许诺,我会等到三个月的休战期满,然后我会用自己的剑让那些萨拉森人明白,上帝赐予的死亡将是唯一拯救他们的道路。” 和理查那充满了煽动和漏点的宣示不同,埃及苏丹在平叛班师之后却显得颇为平静甚至有些低沉。 也许是因为受伤的缘故,萨拉丁把更多的事务交给自己信任的弟弟阿迪勒,而他则身居王宫,除了他的meimei拔丝玛公主之外,苏丹很少再见任何人。 对于萨拉丁的这个举动,那些已经逐渐明白了苏丹本意的部落贵族在意外的同时,也开始用敬畏的眼神看待阿迪勒,如果说以前对他的恭敬是因为他是萨拉丁宠信的爱将,那么现在人们开始对这个感到畏惧,因为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随着萨拉丁的身体越来越糟,也许很快这位埃米尔就要被称为“苏丹”了。 虽然曼德索城的消息还没有完全传来,不过各种谣言也已经在遥远的圣地流传开了。 关于罗马人与科尼亚人之间的战争,对很多人法兰克人来说就未免显得太过遥远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罗马究竟在哪,虽然关于那个国家的传言已经多得足够写成几本书,可是真正熟悉那个国家的人却少得可怜。 至于科尼亚,在法兰克人心目中除了是野蛮,异教徒和吃人生番之外,更是没有任何其他印象,不过关于科尼亚居然拥有将近十万之中的大军这个消息,却在法兰克人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他们很难想到一个国家居然能够调动起那么多的军队,而罗马人居然能够战胜这样数量众多的敌人,这就让他们对罗马有了一层更深的,或者说是更畏惧的印象。 如果罗马人真的战胜,甚至铲除了科尼亚呢? 这个之前也许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荒谬的想法,却第一次开始被人认真的想了起来,而且这个想法也让那些萨拉森贵族开始感到不安了。 “如果罗马人真的彻底战胜了科尼亚人,他们会不会乘机向圣地进军?” 当有人向阿迪勒提出这个疑问时,阿迪勒只是微微一笑,他向他们解释说以科尼亚的国力,罗马人要想彻底消灭这个国家就未免有些太自不量力,不过当那些听到这个解释稍微放心的贵族们刚一离开,阿迪勒就立刻进入王宫,请求苏丹的召见。 自此回到耶路撒冷之后,萨拉丁就变得十分清闲了下来,他把事情都交给了他的爱将,然后他就在身边那些宠爱的女人的侍奉下,过起了一阵难得悠闲的生活。 对于阿迪勒是否是理查的对手,萨拉丁并不十分担忧,从理查那看似充满骑士尊严,可实际上已经隐约透露出对这场战争的厌倦看来,他知道也许这次东征已经快要接近结束。 而且随着罗马人在北方的胜利消息传来,萨拉丁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一个之前的盟友,似乎正慢慢变成可能会威胁埃及的强敌,这就让他不由同样希望这场已经逐渐变成纯粹的面子之争的战争闹剧,能够尽快结束。 另外不论是否承认,苏丹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糟糕,遇刺之后的伤口似乎并没有如以前那样很快的愈合,尽管他信任的御医想尽了办法,可是伤痛给他带来的折磨,却让这位年事已高的苏丹痛苦不堪。 很多人虽然奇怪于萨拉丁最终选择了阿迪勒,而不是自己的某个儿子成为继承人,而且对他居然已经开始赋予阿迪勒权力感到颇为意外,但是却依旧只有很少一些人知道苏丹的身体其实已经越来越糟糕。 当阿迪勒来到寝宫时,他恰好看到拔丝玛公主正在一个水池边轻轻洗着一件罩袍,看那袍子的花式,阿迪勒知道那应该是苏丹的东西。 “出了很多汗,我这个年纪的人可是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了,”躺靠在软榻上的萨拉丁微笑着对走进来的弟弟说着,他的神色安详,如果不认识他,人们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似乎有些虚弱的老人,会是传奇般的埃及苏丹“我想你一定有什么事情了,否则你不会来找我的。” 萨拉丁的话让阿迪勒微微一笑,他知道苏丹并不是在指责他什么,而且当从苏丹手中接过权力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约好,如果没有重大的事情,他将不会再来打扰苏丹的清闲。 “是罗马人,苏丹,”阿迪勒声音低沉的说“我想罗马人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威胁了,真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贡布雷真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我的兄弟,你那个朋友被成为异教徒的圣子,”萨拉丁略显取笑的摇摇头,可随后他的神色慢慢变得凝重起来“罗马人不会那么容易就彻底灭亡科尼亚的,甚至就是在贡布雷的一生中也未必能够实现这个梦想,可是罗马的确变得强大了,也许总有一天他们的军团会和埃及人遭遇,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看清这一切。” “法兰克人似乎已经感到疲惫了,”阿迪勒轻轻一笑“理查并没有继续向耶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