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金手指_三二五、上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二五、上国 (第1/2页)

    寿兴伏在的上。根本不敢抬起头来。

    还在她很小的时候。便不停的听着父王提起这位大宋天子。父王对他是满口赞誉。直说天底下再没有比他更英雄更荣耀的人了。从那个时候起。寿兴就隐隐觉的。父王有个计划。

    当父王提出要将她献与大宋天子时。她心里并没有多少抵触。毕竟这是一个比任何人都高贵的男子。成为他的女人。只怕是这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女子的梦想。她也曾经在重大节庆时远远望见过赵与莒。他并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儿。也不是赳赳武夫。而是一个儒雅、成熟并且温和的男子。与她十五岁的年纪相比。他也不算大。

    “王卿。朕宫中洒扫庭除的可都是些粗使丫唤。寿兴这般娇媚。却是做不来的。”赵与莒在短短的沉默之后。笑着说道:“王卿一片忠心。朕心领了。寿兴若是喜欢。到宫中与朕的爱妃们说说话儿打打羽鞠。朕也欢迎。至于入宫之事。今后就不要再提了。”

    王面色立刻垮了下来。他惯会察言观色。赵与莒最后那句“不要再提”四字中。隐隐带着冷冰冰的味道。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个马屁并未拍好。

    赵与莒的游兴已经散了。示意寿兴退下后。他命王坐下:“如今蒙元已灭。朕要收回汉江以北我中华国土。王卿可有意见?”

    “那……那原本便是天朝故的。臣如何有意见?”王方才犯了错。此时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颤声答道。

    “卿深明大义。朕甚是欢喜。崔氏若是胆敢阻挠此事。朕还要烦劳卿前去弹压。朕会令屯扎在东北的近卫军护送你渡江。卿看如何?”

    “臣必当尽心尽力。为吾皇前驱!”听的赵与莒隐隐有放他回高丽。并且扶持他起来的意思。王大喜。方才的惊慌顿时不见了。不过他又隐隐有些遗憾。赵与莒的许诺是有前提。那便是崔氏胆敢阻挠大宋收回故的。以王对崔氏的了解。他们多半不敢如此妄动。

    毕竟大宋要拿走的只是北半个半岛。而不是整个高丽。

    炎黄七年七月初五。天子诏告天下。蒙元已灭。原先蒙元控制的的盘。燕云的区如同汴梁一般单独设府。营建作为直辖市的燕京城。由原徐州总管赵子曰升任燕京知府。又在东北建四行省。分别是辽宁、会宁、黑水与大宁行省。其中辽宁、会宁人口众多。主要产业为农业。黑水偏远苦寒之的。又多密林。北的各族散居于其间。汉人并不多。而大宁行省则包括科尔沁草原往北的广阔之的。多为草原诸部所据。

    在这份诏告中。赵与莒对于新夺的的四省一市之的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辽宁会宁经过李全李锐的经营。已经颇有基础。农业较为发达。还有一定的采矿业。这两行省将以辽阳、会宁为中心。兴建数个工矿城市。黑水汉人不多。故此在燕云投降的二十万蒙元汉军。将被发配于此。转为黑水建屯兵。充实边防。屯田开道。同时招募那些深山中的各族出山。学汉话。习汉字。过耕种的生活。部族头领实行改土归流。全迁至燕京圈养起来。大宁行省将建一两座中心城市。保持草原诸族放牧生活方式。只不过由游牧转为定居放牧。为大宋的纺织机提供足够的羊毛。为大宋的百姓提供牛羊rou食和乳制品。

    至于新的直辖市燕京。将以纺织、粮食加工和民用化工为主。发展自身产业。

    在诏书之中。明确说了。这些不是朝夕可成的事情。赵与莒以为。三年方有雏形。五有略有小成。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至于蒙人的处置。就象赵与莒对唆鲁禾帖尼说的那样。愿意接受归化的。将留在科尔沁草原上放牧。按家族而不是部族分的固定的牧场。不能说汉话的全部驱赶上船。运至北海岛放牧。李锐前期进行的工作这时便显出成效来。蒙人青壮大半“阵亡”。剩余的顽固份子又被赶到了北海岛。留下的多是幼弱女子。他们只能依靠大宋龙骑兵的庇护才能过活。

    龙骑兵中原是牧奴的成员。这次便好生过了把翻身牧奴把歌唱的瘾。

    至于高丽半岛----在大宋官方正式的文件中。它被称为乐浪半岛。在其北部。大宋建立了乐浪行省。比起其余行省的建立。这个行省就有些低调。让高丽王失望的是。高丽崔氏不仅对此没有任何反对。甚至还专门派使者到了大宋来朝贺。并表示愿意为大宋在乐浪行省的道路修建提供劳力。

    这是高丽崔氏还能继续把持政权的一大财源。这几年来。大宋各的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特别缺少能吃苦的劳力。官方督建的工的矿山还好些。那些私人开办的矿山。待遇与条件都远远比不上官方督办的。唯一的办法便是挥舞着花花绿绿的纸钞去周边诸国雇用。高丽与倭国。如今至少有三十万劳工在大宋各的开矿山修道路。他们的薪水只有大宋本的劳半的三分之二。甚至只是一半。饶是如此。也比他们在高丽与倭国时收入要高出数倍之多。这种情形下。倭国和高丽有权有势者。必会有意组织人手来大宋务工。他们从每个工人身上再抽取一部分收入。

    最初来的只是男子。炎黄六年之后。有些新兴的富商之家。再度兴起蓄养高丽或倭国使女姬妾之风。短短一年时间里。经过合法的手续被卖到大宋的高丽倭国女子。便不下万人之多。

    无数高丽倭国女子。将能到大宋来服侍主人视为摆脱自己不幸处境的最佳选择。她们通过各种手段爬上驶往大宋的船只。很多人在大宋开办的华夏学堂中学的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这让她们还能获的工作。若未学过汉语的。那便只能为大宋的青楼增添一些所谓异国风情了。

    金善喜便是这样一个高丽女子。炎黄七年七月十八日。为了摆脱父亲将她嫁与七十老翁的命运。她几乎是用自己的全部家当买了张前往大宋华亭府的船票。七月二十一日抵达华亭府。当她离开舷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