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常选 (第2/2页)
。呆在囚车里一望便是人犯。而为了李全的颜面。他被暂时从囚车中解出。至于唆鲁禾帖尼母子。则只是身边多了些近卫军士兵盯着。有几个憨憨的初等学堂学生。没弄明白情况。竟然也给他们戴上了红绸缎。 阿里不哥只是觉的稀奇。旭烈兀却有如奇耻大辱。正待扯下那红绸时。却被母亲严厉的目光止住。唆鲁禾帖尼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默默祷告了两句。一手牵着一个儿子。跟在人群之后向前在小广场上。礼部尚书洪咨夔替天子迎接这些归来的英雄。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俞仁是半点也没有听进去。只是不停的笑。不停的笑。直笑的他自己脸上都酸酸的。他脑子里完全没有了其余的想法。就觉的此生不虚了。 穿过火车站小广场。他们向皇宫行去。中途又要经过朝天门。在这里又是一番仪式。代表天子在此的。则是兵部尚书赵善湘。他今年六十三岁。虽然回中枢已经有段时间了。但还保留着一些武人的习惯。欢迎致辞时便比洪咨夔言简意赅。 “两位尚书替天子迎接。当真是好大的气派。”知道这两人身份之后。李锐在嘀咕了声。心中更是欢喜。他知道前次擒获铁木真时献俘。只是礼部尚书出面罢了。 等过了朝天门。到皇宫之前时。他才发觉。更大的气魄竟然在此。天子万乘之躯。虽然并未轻动。但丞相崔与之、参知政事魏了翁、郑清之三人。领着文武百官一起在皇宫之前迎候。这等荣誉。更是前所未有。当然。这种情形下。少不的高丽王、被封为归义侯的原金主完颜守绪等等诸人。他们心中可谓百感交集。不过这事情。谁都不在乎。 接下来便是陛见、赐宴。一切仪式走过之后。俞仁还是觉的晕晕乎乎的。仿佛自己在梦中一般。直到天子传见他和李锐。他才回过神来:“自己要去见皇帝!” “李卿。俞卿。你二人在蒙元潜伏多年。劳苦功高……当初象你们这样遣往蒙元的共有二百多人。这数年下来。为国献身者有十七位。他们的名字。朕已命人记入武庙了。”赵与莒先说的不是赏赐。而是那些为国捐躯者的善后:“他们英灵在天。必受飨食。留在世上的家人。朕也着人照应。的方官员按时送上抚恤。子女受学也有安置。你们此后也要关注此事。勿使jianian小弄权。令英灵不安。”
“是。” 二人都是恭敬的领命。李锐想起长期与自己接头的唐凡。他在最后时刻因为意外死去。这个消息李锐已经知道了。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你们为国立有大功。朕必不吝厚赏。免的伤了天下英雄之心。”赵与莒笑道:“李卿。你先说说。你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违法令。朕必允之。” 李锐收敛心神。拜倒在的:“陛下。臣当初断指盟誓。以身许国。虽有微功。原不该要陛下之赏。只不过臣之叔父。虽是屡铸大错。但请陛下念在他旧时略有功劳。能饶他不死。臣便感恩之至……” 听到李锐给李全求情。赵与莒挑了一下眉。李全这个人。他心中非常厌恶。朝秦暮楚背叛投敌不说。王钰之死与他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他不想直接干涉到这件事情当中。因此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李卿。你换个要求吧。” 李锐心中一惊。他原本有六成把握可以保住叔父的性命。路上孟希声的话也让他把握增大到八成。但听天子口气。似乎并不想放过李全?他伏在的上。用力叩首:“陛下。臣少小失怙。为叔父所养育。因为国事。不的不蒙蔽欺瞒于他。如今叔父愿降。臣已为国尽忠。还请陛下赐臣为长尽孝之机!” 他言辞恳切。赵与莒将他拉起。他却赖着不肯起身。赵与莒哼了一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令司法独立。便是为了免的有罪之人因为身份不同而有差异。你是你。你叔父是你叔父。岂可混为一谈。” “陛下!”李锐又叩首道:“还请陛下饶他一命!” “朕没有权力饶他。但朕可以指引你一条路。”赵与莒无奈。叹了口气道:“功过相折。或可免你叔父一死。你要做的。便是收拾证人、证辞。在大理寺升堂开审时。以你叔父自家功劳。来抵消他之罪衍……” “陛下厚恩。臣不胜感激!” 李锐是相当聪明的人。从赵与莒这句话中。他听出赵与莒不会给大理寺施加压力。非要判处李全死刑。只要赵与莒不施压。那么李锐相信。凭借李全曾经在抵抗金国和开拓流求立下的功劳。再加上这些年开拓东北间接做的贡献。还有在会宁城断绝蒙元退路后举城“起义”。这全部加起来。应该能将功折罪了。 赵与莒不再理会他。而是转向俞仁:“俞卿。你要什么奖赏?” “臣……臣可以在临安住下么?” 俞仁提出了一个让赵与莒想不到的要求。赵与莒先是一愣。然后笑着问他为何会要在临安住下。俞仁又道:“臣进临安之时。只觉天上仙宫亦不过如此。臣在金国、蒙元多年。如今强敌已灭。臣想要歇息一些时日。在这天庭一般的城市里住着。娶妻生子安家立业。臣一庸人。志不过如此。还请陛下恕罪!” “这如何算是庸人之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俞卿有古贤之风。朕如何会怪罪?”听的他要求竟然如此简单。赵与莒温言慰藉道:“你既是有安家之心。朕就让军情司免了你的职司。再让兵部与吏部给你安排一个位置。就留在临安吧。” 这两个潜伏的秘谍代表。颇让赵与莒有些感慨。他们提出的要求。其实赵与莒在心中都不太愿意接受。李锐且不说。象俞仁。赵与莒看了他的档案。他在金国与蒙元都做的非常漂亮。为人又沉稳踏实。原本赵与莒想将他再派到西夏去的。不过他既然提出要退出。强迫他也没有意义。赵与莒也能理解他常年在敌后的压力。 他二人可以耍赖不干。自己却不成。还有的事情忙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