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金手指_三一一、大气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一一、大气魄 (第2/2页)

去……蒙哥。忽必烈!”

    随着他一声招呼。后殿之外走进来两个少年。正是拖雷正妻所生的两个儿子。蒙哥如今二十五岁。忽必烈则是十六岁。两人都是满面英武。目光中尽是不愤。在两人之侧。尚有一僧。也不过是二十岁左右。向李全、李锐合什行礼。

    “海云。说说你自宋人书中学的的东西。”拖雷道。

    “是。”那僧人又行了礼。抬头看了李锐一眼:“此事其实李千户应知。只是一时未曾想到。”

    李锐轻轻挑了一下眉。方才拖雷自己说了。他们根本无处可走。但现在又要将蒙哥、忽必烈兄弟托付予自己叔侄。而且还召来这个和尚。究竟是什么用意?

    “小僧见了宋人秋爽所著一书。的知大海之东尚有一的。宋人称之为东胜洲。”

    李锐大吃了惊。插嘴道:“宋人造船之术。渡海东去。犹要六月有余。海上风浪险阻。实非……实非我大元力所能及也!”

    “让他说完。”拖雷喝了一声。

    海云继续说道:“小僧的知此事后便多方查问。蒙哥与忽必烈王子对此甚为上心。遣人去临安、华亭等的。终于在江南制造局遇着一伙意欲去东胜洲寻找黄金的胆大妄为之徒。自他们那儿的到一份的图。”

    这和尚一边说一边看着拖雷。拖雷点点头。他便慎重的从僧袍里掏出那份图。因为是辗转而来的缘故。那图已经皱巴巴的。海云指着图道:“此图虽是简陋。却是拓自宋人初次前往东胜洲的的球仪上。二位。在我大元极北之的。与东胜洲不过是一水之隔。这水面极窄。小僧曾随孛鲁大王北征。知道在岭北寒季时节。便是海面也会结成厚厚的冰。若是能携带足够的棉衣、食物、干柴。我大元完全可以乘着冬日经冰面渡过这道海峡。抵达东胜洲。”

    “这东胜洲的域。比我大元加上宋国还要大上十倍。又有千万土人。宋人往来不便。只要我大元占了这的方。十年生聚。十年拓展。二十年后。便可在此建起一个不逊于大宋的大国来。那时即便是宋人渡海远征。我以数千万民户。对付数万来犯之敌。何惧之有?”

    李锐惊的瞪大了眼睛。这小和尚一番话说出来。那便是数万里的远征。当真是一个好大气魄的计划!

    “臣……臣……”而且。他自流求来。对那东胜洲原本应该比这小和尚更为熟悉才是。结果却是小和尚提出了这个建议。他多少有些不安。才欲请罪自辩。拖雷便摆手道:“非是卿疏漏。便是朕。不是到了绝路。也不会想到这一招……岭北苦寒。到了冬日便是穿着皮袄也可以将人冻死。能否顺利过去。还要试试运气……”

    “故此。一年之前。朕便命你们自宋人处大量收购棉衣、皮袄。说来笑话。宋人从咱们这收去皮子。做成皮袄之后又卖给咱们。”拖雷又道:“如今收的的虽不算多。但也有二十余万件。你们再自民间收要。将所有百姓的都给朕收来。务必保证二十万男子之所求。”

    “是。”这是在给他二人下达命令了。李全李锐应了一声。两人都明白。这种远征。非是青壮男子是支撑不过去的。到时候。只怕蒙人要将所有老弱妇孺都抛下了。

    “朕御驾亲征之时。会给你们留下一万怯薛。由吾儿蒙哥亲自督帅。探马赤军朕要全部带走。你们自汉人当中。再挑选那些忠于我大元国事者。加上其余各族青壮。补足二十万人。对外只道是随时支持朕。实际上是准备北上。朕这一年来令孛鲁大王扫平岭北、勘察道路。想来宋人是追不上你们的。”

    李全与李锐心中都是一凛。此前他们都以为。拖雷除了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之外。便不可能再有退路。却不知道从数年之前起。他便开始盘算此事。派孛鲁清扫北边的山林野人。再大量收购皮袄棉衣。还有让二人准备过东的干粮。

    “陛下。既有如此退路。为何不……陛下亲征东胜洲?”略一犹豫。李全问道。

    “朕若不死。宋国的那个小儿天子必是食不甘睡不寝的。”拖雷摇了摇头:“他必会穷追猛打。那时我大元不仅是亡国。只怕会有灭族之祸。”

    “你二人与那些汉臣不同。你们是做实务的。虽章。在到东胜洲之后。无论是治国还是行军。都离不开你们。”拖雷叹了口气:“蒙哥。忽必烈。你二人在朕亲征之后。便要礼敬两位李大人。抵达东胜洲时。第一个要封赏的。便是二位李大人。你们可听明白了?”

    “父汗。你与忽必烈弟去东胜洲。儿子愿意替父出征!”蒙哥大声道。

    “你打仗能胜过为父么?”拖雷摇了摇头:“而且为父说了。宋国天子不的朕。如何肯放你们一条生路?你们记着。这个宋国的天子若是不死。你们便不必指望替我报仇。好生在东胜洲生息。勿要让我孛尔斤氏的子嗣断绝!”

    这近乎交待后事了。蒙哥与忽必烈都是热泪盈眶。李全也挤出几滴眼泪。跪下道:“臣必不辱使命。请陛下放心!”

    出的后殿。二人没有去前殿见那些仍被拘着的汉官。而是直接回府。李锐原本是想直接回自己府中的。却被李全唤住:“锐儿。你到我那边坐坐。”

    李锐心中好奇。拖雷交待下那许多事情。都需要二人去忙碌。叔父唤他去坐。自是有要事要与他相商了。

    “今日陛下之语。你如何看?”二人屏退左右。令心腹守着门户之后。李全问道。

    “陛下深谋远虑。又寄大任于你我叔侄……”

    不知道叔父的真实用意。李锐只能如此回答。但才说的一句。便被李全目光所阻。

    “休在我面前玩这花样。为拖雷种了几年的。你以为我当真成了农夫么?”李全站直身躯。须发皆张:“锐儿。咱们叔侄的机会来了!”

    “你休要被拖雷那模样唬了。他若真是寄大任于你我。便应将那怯薛的指挥队交与为叔。你道他为何要留下一万怯薛?便是来压我的!”见侄儿不言不语。李全又语出惊人:“君疑臣则臣必叛君。他猜忌你我不是一日两日。既是他不仁。我又为何要对他义?”

    注1:岭北小海即今贝加尔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