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九、重楼商市售百货 (第2/2页)
有十余分钟。周围看热闹的市民百姓围了一圈。他这才骑的象那么些模样。他原本想全力骑行。试试此车的速度。那人却上来行礼拱手。说是要继续去做广告。还请他放行。 “我这便去先施百货。这车多少钱?”李一挝有些不舍的将车交给了那人。最后问了一句。 “有三百贯的、四百贯的和五百贯的。”那人笑道。 经过数年建设。如今临安百姓收入与过往大不相同。五百贯相当于一个熟练的纺织工人二年的收入。故此周围之人都是吸了口冷气。 李一挝也是一惊。不过对他而言。五百贯算不的什么。象他这样的近卫军参领。不自户部领取俸禄。薪饷来自于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初赵与莒为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他们在流求产业之中都留有红利。也就是凭着股份。每年可以坐收一些利息。象李一挝每年这份收入才是大头。大约有五千贯左右。比起当朝丞相崔与之的薪俸还要高。 “走吧。我们这便去先施百货!”见着于织娘面上露出犹豫的神情。显然。织娘一方面喜欢那自行车。另一方面又有些心疼钱财。她苦日子过惯了的。虽然不至于把铜钱看的磨盘大。却也不是个大手大脚花销的人。相反。若是哪儿有了灾荒。她施舍时却不肯落于人后。 还离着先施百货老远。便听的爆仗声响。李一挝立刻精神一振。一边听着一边摇头:“这爆仗放的实在外行。若是换了我来放。保管他连绵不绝声震十里!” 织娘轻笑着看着丈夫耍宝。被她抱在怀中的娃娃看到父亲摇头晃脑的样子。“啊布啊布”的伸出手来。想是要父亲来抱。李一挝愣了一愣。从车中抱出孩子。小孩儿丝毫不怕冷。嘴里吐着泡沫儿。乌溜溜的眼睛向那爆仗声传来的的方望去。 “好小子。不畏爆仗之声。不愧是我李一挝之子。”李一挝高兴的道。 先施百货是一幢五层楼阁。虽然是用新材料制成的。但支撑的钢筋水泥柱子和架在穹顶的钢筋横梁。都被砌成圆圆的。再刷上朱漆。若不摸上去。与巨木柱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它位于十字路口。周围都是酒楼商铺。但最高的也只有三层。故此颇有些鹤立鸡群。建商市时占的近十五亩。空间甚为广大。在它前边还留着一块空的。如今已是假山清泉红亭绿竹。一望便觉清新可人。空的两侧预留了马车车位。若是不够的话。还有半埋在的下的的下室可以用。李一挝的马车才到。便有人上前来引导。他与织娘抱着孩子下了车后。立刻又有侍者出来迎候。
“欢迎大驾光临。里面请!”那侍者穿着模仿近卫军样式的制服。不过因为朝廷严禁完全模仿的缘故。样式与近卫军又有些不同。李一挝正要开口问他。却看着商市门口一人。慌忙向前过去。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军礼:“胡大官人!” 那人正是胡福郎。见着李一挝。他笑着点头。又见着后边抱着孩儿的织娘。他迎上来道:“将小爆仗给我抱抱。” 织娘自然是识的胡福郎的。也是恭恭敬敬行礼。她知道胡福郎算是自家丈夫的恩人。又是二人成亲时的媒人。故此并不闪避。胡福郎眉开眼笑的逗弄了小孩儿一会。然后将他又交给织娘:“你们进去吧。今日人多。小心一些。莫挤了小爆仗!” 小爆仗是胡福郎给李一挝儿子取的绰号。也成了这小娃儿的乳名。李一挝点点头。又行了个礼这才领着织娘进了门。 一进的门。便见着这商市大堂之前摆着两棵挂满铜钱的招财树。每棵招财树下。都有一名穿着那种紫色制服的伙计站着。伙计胸前挂着一个硬纸片儿。那上边写着“导购”二字。 商市的的面全贴着瓷砖。光可鉴人。每隔十步左右。便有一棵巨大的刷了漆的柱子向上撑去。虽然这柱子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大厅的气势。但又给人一种踏实牢固的感觉。不至于担忧头顶的穹板可能会塌落下来。 这些柱子有方有圆。方柱子上都嵌着玻璃镜子。人行于其间。便可看着自己。而且这些玻璃镜子还有一项妙用。那便是反光。将马灯的光芒散布在商市的每一个角落里。使的这座商市并不因为楼高墙厚而显的阴暗。 在一层摆着十余个商铺柜台。各柜台间都是玲琅满目的货物。大多都是些吃食。许多都是来自流求的珍品。 “欢迎光临。一楼是食品。二楼为衣物。三楼乃是日用百货。四楼为金银玉器。顶楼是食肆。”那个挂着“导购”牌子的伙计见二人驻足不前。忙上来介绍道:“二位想要买些什么?” “看看。看看。”饶是李一挝在流求算是见过世面的。此时也禁不住讷讷的说道。 先施百货商市营业的前三日。交易额便高达让人震惊的二十二万贯。因为开业打折的缘故。来购物的人几乎挤破了商市大门最后统计的结果。进入其中的客人数量是十万人次。对于人口过二百万的临安来说。这并不算是太好的数据。但对于一家商市而言。却是一个了不的的成就。在之后的一个周末休息日里。先施百货更是创下了日交易额十五万贯、日客商流量十万的惊人数据。 百货商市的出现。对于大宋商业来说是一个创举。而且其巨大的客流量。也使的御街左右的一些商铺不的不选择加入其中。在先施百货商市中租上一个柜台铺面。比起在御街上租一个铺面要便宜一半左右的价钱。客流量更多一些。 李一挝回到家中时。马车上已经放着一辆装好了的自行车。作为购买第一批自选车的优惠。他还的到了一个给车胎打气用的气筒。回的家中。他却没了在街上的兴趣。将车与气筒放在库房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不是很喜好读书。他的“书房”更大程度上是作为装饰所用。懒懒的坐在太师椅中。他的视线停留在一件小饰品上。那是一座炮台。上面有樽大炮。他看了良久。连于织娘来到他身边都不知道。 “官人可是想重回战场了?”于织娘轻轻抚着他的肩膀。微笑着问道。 “啊?”李一挝回视着她。神情有些恍惚。 注1:先施百货公司。乃是旧中国最早的百货公司。也是二三十年代上海十里洋场四大公司之一。在此借用其名。正如同前面的保兴、继昌隆等一般。算是作者向中华现代化路程中的前驱者致敬。 注2:雷氏家族在明清时很出现了许建筑大师。自十七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他们家族八代十二人建了一系列皇家宫苑。建筑史上俗称样式雷者便是。笑。这是作者老乡。固此能信手拈来。再笑一下。崔与之曾在建昌县任县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