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八、三士二桃稳如山 (第2/2页)
人rou罐头”。 不过金兵地混乱并未持续太久,在最初的暴虐渲泻出来之后,无论是金国地将领还是士兵都反应过来。那些裹挟来的百姓当面对的是有纪律而非各自为战的士兵时,为夺取食物而鼓起来的可怜勇气立刻就消散了。半个钟点之后,金人拔营,开始后退,在原先的营地之前,留下地只有几百具尸体。 这其中有浑乱中被杀的,也有事后被处死的。 秦大石微微松了口气,上午虽然两军并未接阵。但主将间的心志与智谋较量。却已经开始了。 他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答,金人为何想要诱他出城。哪怕只是诱得他的骑兵出城也好?难道说金人真的那么有信心,便能在野战中击败他么。 虽然他在青龙堡的兵力不多,还不到万人,可论及士气与军卒素质,金兵拍马也赶不上近卫军。金军将领不是傻子,应该知道这一点,除非他们还在后边埋伏了大量人马,否则根本不可能重创近卫军。 秦大石不是神仙,故此猜不出金人有什么埋伏,但他只知道一点,那便是任你千变万化,我只稳守不攻。有此一点,便令金人变化多端的诱敌之策无从施展了。 这是秦大石地今天得到的第三个绰号:“不动泰山石”。 就在青龙堡前,近卫军与金兵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奇怪交锋战之时,临安城里,赵与莒抱着下巴,目光在军事参赞署地武臣们身上瞄来瞄去。 他心中多少有些失望,这个按照后世参谋制度建成的新军事机构,在它第一次遇到战争时,显得笨拙而没有秩序。赵与莒自己明白,自己并不算是知兵之人,特别是随着战争的发展,他那纸上谈兵的两下子,教教少年们理论课还勉为其难,真正面对战争时,远远比不过这些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汉子,甚至比不过他上过战场的学生李邺。设立这个军事参赞署,多少也是弥补他这方面的缺陷,可是军事参赞署制定出的第一次战略安排,便出现了一个巨大地漏洞,只考虑蒙胡与金人分兵夹击,却不曾考虑蒙胡与金人合兵一处共同攻击徐州地事情。 这个疏漏不会对全局造成影响,却足以让他从一场完胜变成一场惨胜。 崔与之与葛洪都是知晓些兵事的,他二人也意识到问题地严重性,面色沉郁,双双在挂在墙上的巨大军事地图前反复观看,查看自己这方的兵力部署,讨论如何调兵增援徐州。
若只是单独面对金国,自然不需要增援,可蒙胡玩上这一手,就让人有些怀疑徐州能否坚守得住了,增援是必须的。可这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若敌人以金国兵为正兵攻城,以蒙胡为奇兵断援,这增援之兵未进徐州之前可是无险可守的,也不知道何时、何处会与蒙胡相遇,若是野战相遇,能否击破野狼般来去如风的蒙胡。同样没有人有把握。 调楚州军区的真德秀倒是最近,只是他兵力虽多,战力却不强,特别是这几年都过的是太平日子。只在台庄大战时做了些赶兔子的活儿,缺乏战斗经验,真德秀本人也不以武韬见长,若是有所闪失,反而使得长江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消失了。 调忠义军,忠义军的情形只比楚州军区略好些,虽然号称三十万。实际上有战斗力地还不足十万,守着大名庄与史天泽对峙尚可,若是调回来,史天泽乘机南下尾随,途中又被蒙胡截住,那么这支纵横京东多年的部队。只怕就要成为历史陈迹了。 临安军区不必说了,那是总预备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才出动的,除非蒙胡打到了长江边上,否则根本不可能动用。 荆襄军区有战力有余力,但可虑地却是路途嫌远了些,它这个时候最正确的方式,不是去援助徐州。而是乘机过秦岭,攻掠南阳,逼向洛阳。威胁汴梁。 汉中军区太远,而且金国既是与蒙胡勾结,难保夏国有没有插上一腿,以夏国同金国的关系,乘机南下窥探汉中和蜀地的可能性极大,这样汉中军区就面临着金国和夏国的两路威胁,只能凭借地利守之。 赵与莒看来看去,正待说话的时候。李邺突然道:“启奏陛下。臣等有一策!” 方才李邺与李云睿、孟珙、扈世达、李一挝五人聚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儿,如今终于拿出了结果。赵与莒示意他说出来。朝中的宿将们也都又是嫉妒又羡慕地望着这个小子,毕竟这小子立下了国朝少有地武勋,而今又奇思妙谋不断。 “这是景文想出来的。”李邺说了一句,看了赵与莒一眼,赵与莒示意还是由他说,他才指着临安道:“如今我们不是无兵可调,关键是时间,无论是调荆襄军区还是两淮军区的兵将,都需要时间。臣等方才托参赞署的参赞们算过,调兵所需时间最短的是这里。” 他指的地方却是大名府。 论及远近,大名府算是除汉中外最远地了,从这调忠义军,消息也只会比汉中快点传到罢了。若不是李邺战功赫赫,只怕立刻要被人喝斥了,赵与莒却扬了扬眉,淡淡地催促道:“继续说。” “自临安乘列车去华亭,再从华亭乘最快的蒸汽船赶往河北东路,于此地上岸换马,三日夜后,陛下御旨可达大名府。陛下不用调忠义军,只调前些时日暗中运往大名的三千近卫军老兵与六千忠卫军回援即可。”李邺指着大名府东南的阳谷,赵与莒明白他的意思,那三千近卫军与六千忠卫军,特别是三千近卫军是回流求换装整编过的最精锐部队,原本是留在阳谷准备给蒙胡一个“惊喜”的,现在只能动用他们了。 “臣等计算过,若是现在派出钦使,七日后这九千人便可到徐州。”李邺又补充道。 “七日……” 赵与莒抱着手,面色平静,这个时间不算长,七天而矣,这九千人虽是不多,可那三千流求整训换装后的近卫军却是这个时代最强悍地军队,他们在守城时完全可以抵三万乃至更多人使用。 “李邺,朕命你为钦使,立刻去华亭,调江南制造局任意一条……不,为万一起见,调二条快船赶往河北东路。”赵与莒想到此处下令道。 “是!” “孟珙,朕命你为钦使,立刻去襄阳,传朕旨意,即刻北进南阳,你便留在军中效力。” “是!” “扈世达,朕命你为钦使前往楚州,令真德秀守住淮西,接应徐州,不可轻举妄动。” “是!” 随着赵与莒一声声令下,接到命令的李邺、孟珙、扈世达都是眉飞色舞,只有李云睿颇有些悻悻然。 身边近卫军两大参领,他竟然从未亲自指挥过作战,这实在是他的恨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