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二十九节 暗流 (第4/6页)
单的军事调动根本没有大规模进攻地能力。东江左协现在和本部渐行渐远两者的战斗模式已经大不相同了这导致黄石每次作战地开销都变得越来越大让他很是头疼。 为了节约开支长生岛决定进一步压缩骑兵在部队中的比例这次海州之战救火营地新编制大家觉得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所以长生岛已经决定未来的一个野战营应该配属八个四百人的步队二百人的马队和炮队各一。此外还有四百人的工兵队和千人的辎重队共五千人。 从此以后每个营的营近卫、营侦查等骑兵也全部要算到马队编制里等经济条件许可后炮队下辖炮组要扩充到十个。工兵队和辎重队也要配属好工具。现在长生岛已经拥有了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兵各级军官也都对于用步兵正面对抗骑兵充满了信心所以黄石就怎么省钱怎么来。 尽管长生岛已经全力压缩军费支出但随着长生岛野战部队的日益职业化黄石已经绝不可能像本部那样靠打仗赚钱了除了必要地军事调动开支外。长生岛的装备也已经短缺到令人指的地步了。 当其冲的就是盔甲问题如果黄石真把三个营都调整到理论编制的话那他就需要至少一万一千幅铠甲。虽然长生岛尽力修复每一件受损地铁甲但目前铁甲保有量还是下降到了两千四百具已经扩编到五千人的救火营目前只拥有八百具铁甲。 为了应付盔甲危机。救火、磐石、选锋三营已经把缴获的各种铠甲重新列装部队但救火营的步兵装备率还是达不到半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长生岛已经采用了前排披甲、后排只戴头盔的做法了。 火铳的产量虽然还可以但制造工兵所需地工具会耗时很长鲍博文只能保证在九月份以前让救火营一个营的工兵队恢复作战能力。至于救火营炮队所需要的装备、还有其他两个营缺编的火炮和工兵器械那就根本是遥遥无期了。 虽然明知装备有巨大的缺口但黄石还不得不下令军工司投产一种新地装备——胸板甲。月初折腾了大半年的水力轧机终于成功地轧出了一到两毫米厚地钢板三天前鲍博文总算是把硬度勉强说的过去的钢模具鼓捣出来了用它锻了一副钢板胸甲。 这套胸甲的重量大约是十三斤加上锁子背心肩甲铁手套等大约是十八斤与长生岛制式的三十二斤重铁鳞甲相比总重量略轻如果除去肩甲和袖套则铁鳞甲背心约重二十斤两者基本相当。一套二十斤的铁鳞甲背心中大约含铁十二斤其他的都是皮革、生胶因此胸板甲防御力还是强了不少。 这套甲的前胸最厚处接近两毫米能防御步兵弓箭距离过五米的射击而五米内的攻击虽然可能击穿胸甲的弧型外壳但撕裂钢铁后弓箭也基本失去了威力对里面地稻草人不构成伤害。鸟铳和刀剑对于这套胸甲也是基本无能为力的。 贺定远亲自拿了根长枪去戳这套盔甲。经过几次攻击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得劲戳的时候就好像把整个盔甲和里面的人向后推类似戳山文甲的感觉除非后面有东西顶着否则很难一下子把人戳死。” “当然了这种胸甲和山文甲一样都是硬甲对长枪的防御还是很有效果的。”黄石亲自用剑捅了那胸甲几下结果不是剑被滑开就是把稻草人和胸甲一起推开。不能够透体而入。 “好是好不过一旦被刺透这种胸甲怎么修补呢?”贺定远抚摸着胸甲上地洞出了疑问鳞甲只要在牛皮上钉一个新鳞片就能修好山文甲虽然拼起来复杂但也能换上好的甲片来修复这个胸甲就很难办了恐怕只能送回铁匠处。在窟窿上打铁补丁了。 “反正是用水力锻床锻出来的实在破了就回炉融成铁水重新锻造好了。”历史上用板甲还是用鳞甲的矛盾焦点主要在于:到底是人命便宜还是铠甲便宜。黄石始终是认为人命更宝贵的尤其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现在水力机械大大降低了板甲的成本所以黄石已经决定为手下战士们列装胸甲了。 “不过这甲虽好我们一时还是用不起的。”黄石随口应了一声他又用力挥剑在胸甲上砍了几下只不过给它上面添了几道划痕而已。黄石拉着贺定远退后长生岛地技术兵正要做最后一项测试随着二十四毫米口径的火铳出一声怒吼。两毫米厚的胸甲如同纸壳一样被轻易击穿稻草人身上直开了一个碗大的洞。 “很好这我就放心了。先锻一百副胸甲吧”黄石满意地点了点头造板甲的全套机械花了黄石几万两银子了。如何收回成本这个问题曾让他日思夜想早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他转身向鲍博文问道:“鲍兄弟做一套胸甲要多少银子?” “回大人话材料费不了太多银子不过模具能用多久可不好说。” “按高里说。” “大人明鉴一套胸甲大约要一百两银子。如果加上配套的肩甲、臂甲还有锁子背心怎么也得五十两银子说起来倒是锁子背心作用不大。价格倒挺贵的。” “这么多啊?是按只锻一百副胸甲算的成本吗?” “是的。” “好送二十副去日本给柳清扬。听说这种东西红毛在那里是一副三百两金子地卖。我不要那么多二百两、一百五十两金子我也认了。” “遵命大人不过日本人买是加工得很漂亮的红毛人在上面鎏上金银还有很多花里胡哨的配件什么的我们这么卖买过去恐怕卖不上价。” “那就去找几个做景泰蓝的怎么华丽就怎么做什么掐丝珐琅什么鎏金地都用上。告诉柳清扬不要仅限于长州一家日本幕府、金泽藩啊、萨摩藩啊到处都去转转把这批卖掉以后我们再运去第二批、第三批价格慢慢地降最后只要不赔本二百两银子我也卖了。记得要打出字号来要作为文化品牌和时尚品牌来经营要在日本造成这股子风气。” “是大人。” “剩下的取三十副运去毛帅的马市那里有不少蒙古王公我听说他们中不少也挺有钱的。不过这里万万不可以降价我绝不要见到建奴的披甲兵比我军还先装备胸甲。” “末将明白大人放心。” “再给毛帅、陈副将几位各送上一套吧你们看看有哪些需要送的报了单子给我。” “是大人。” 黄石在心里算了算这批胸甲如果能卖出去那水车、轧机和锻机地成本就都回来了:“鲍兄弟如果不算这些机器每套胸甲成本多少?” “先把熟铁轧成板然后渗碳成钢做好后用锻机一次性粗加工成粗坯然后铁匠用手工和脚踏锻锤最后修形就可以了……”鲍博文熟练地报了一遍流程连渗碳这种刚刚从欧洲传入大明的词汇都用上了长生岛胸甲是前后两块中间用销子连接起来的:“绝不会过十两。” “十两?”黄石虽然知道利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能极大地降低成本不过这个数字还是让他着实出乎意外他楞了一下才急忙追问道:“比最差的皮棉甲还要便宜是吗?” “是的。” …… 天启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岛鲍博文正陪同黄石视察中岛地大批设备。就在他们眼前又有三个风车开始动土奠基了。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