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筛选(二更)  (第1/1页)
    晚间,用完晚膳后,楚玉凝去到外院书房,让兰舟领着男人来见了一面。    男人与她想象中长地差不多,身材结实、面容硬朗,浑身上下透出一股生人莫近的冷冽气息,像极了传说中神秘莫测的世外高人。    而且据兰舟说,这男人还失去记忆,手拿半块虎符。    一看就是来历非凡之人。    “您请坐。”楚玉凝对男人客气道,又请丫头奉上茶,“听义兄说,您不记得先前的事了?”    男人却没回答楚玉凝的话,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然道:“你身子瞧着有些弱,恐不是长命长相,我欲收你为徒。”    楚玉凝不由愕然,即便要收徒也该是收兰舟呀,怎么会是自己?    再者,男人一看就是个武将之才,以他那锻炼人的法子,楚玉凝不觉得自己会吃得消。    她挤出一个笑,“多谢您的好意,然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地,恐怕吃不了这个苦。”    兰州却不知想到了什么,在一旁附和着男人,“凝meimei冬日畏寒夏日惧热,肠胃还不好,确实该加强锻炼。”    楚玉凝杏眼圆睁,“义兄如何知晓?”    兰舟抿抿唇,“相处几日,自然晓得。”    “那便这样定了。”男人一锤定音,“这宅子瞧着不大,有没有一块空旷之地?”    楚玉凝顿时苦了脸,“我可没打算做个上阵杀敌的将军,随意练练便好了。”    何况她注定不是什么长命之人,把身子练得好与不好又有何分别呢?    “你若身处战场,活不过一盏茶的时间。”男人看着楚玉凝道。    又用手指了指兰舟,“这小子根骨不错,然年纪太大,错过了最佳练武时期,若想有所成就,需下大功夫。”    “果然,自己就是个顺带的。”楚玉凝在心中嘀咕道。    “再则,两个人一道练比一个人要轻松些。”男人看着她补充道。    这么说来,兰舟倒成了个陪练的了?    楚玉凝挑眉看了兰舟一眼,却见他对自己点点头,微微一笑。    此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大叔,我与凝meimei还有话要说,您可否先回去?”兰舟看着男人道。    男人点点头,“在外间等你。”    楚玉凝看着男人的背影,打趣兰舟道:“他很黏你。”    兰舟无奈地耸耸肩,随即面容严肃道:“今日寻宋大状师之事因故耽搁了,明日一早,我便去寻他,让他查一查十七年前金陵城里,有没有世家公子受伤、走失亦或失踪的消息。”    楚玉凝点点头,接过他的话道:“这人既敢设计父亲堕马,还明目张胆地以命令语气给父亲写了这封信,可见,他并不担心父亲将此事抖出来。极有可能,他身份地位比父亲高许多,不然父亲也不会在看过信后如此颓丧。”    兰舟点点头,“分析地不错。小小年纪,心思细腻敏锐。”    楚玉凝瞪了他一眼,“说得像你多么老气横秋似的!”    兰州看着她宠溺地笑了笑。    随即斟酌着补充道:“还有便是夫人自被盗匪掳走至今已过去了半年时光,那人如今才寻上门,极有可能是才知晓了消息。”    “这么说他并不在京中为官。”楚玉凝反应极快地道。    兰舟点点头。    位高权重以至于令父亲忌惮,而又不在朝为官。    “我且请宋状师查一查几位封疆大吏,看是否曾与夫人有交集。”    楚玉凝点点头。    她虽多活了两辈子,第一世不用说,过得迷迷糊糊浑浑噩噩,第二世,则致力于做一个贤妻良母,因而极少关注当今形势。    不曾想,母亲竟与这等人有牵连。    这人既然位高权重,为何当初在母亲成亲时,不曾挺身而出呢?    难不成已有妻室?    不对,按照他写给父亲的信中颇为强硬的语气,可见他在父亲与母亲成亲时,应当是孑然一身的。    现今应当也是,否则他若有妻有子,又有何立场命令父亲不可再接近母亲半步?    也就是说,这个人为了母亲,极有可能,十七年未娶。    昨晚的人会是他吗?    千里迢迢赶回京城,潜入苏宅内院,只为了默默看母亲一眼?    而便是母亲身边最亲近的柳嬷嬷也不知晓此人的存在。    真的会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么?    楚玉凝不自觉间,皱紧了眉头。    “凝meimei。”兰舟忽然启唇,唤了她一声。
    “啊?”楚玉凝从沉思中回过神,抬眸看着他。    不知什么时候,他走到了自己跟前,离自己只有咫尺之遥。    兰舟抬手,动作极为自然地抚平她的额头,不待她反应过来,已后退半步,看着她,一脸认真道:“你莫忧心,我们已缩小了筛选范围,约莫过个几日,便能知晓,那威胁楚大人之人是谁了。”    楚玉凝抬手抹了抹自己的额头,点点头,“嗯,有劳义兄了。”    “那我告退了。”说着,从书房退了出去。    从外院书房出来后,兰舟领着男人去卧房休息。    自己则寻小厮要了文房四宝,在屋子里写着什么。    在先前的经历中,他也为过几年官,故而对于大懿朝的几位封疆大吏略有所闻。    按照作者的设置,大懿朝的边疆,主要划分为东南西北四方,东境由定国公夏氏及其手里的夏家军把守,西界则由镇远侯顾氏及其亲卫戍卫,南地守将是信武侯靳氏,环境最为恶劣的北疆,则由永安王驻守。    先帝建国时,将都城定在金陵,后今上继位后,迁都京城。    而这四位戍边大将,老定国公是太后的嫡亲兄长,现在戍卫边关的是今上的嫡亲表兄。    老镇远侯英年早逝,在临死之前自己的嫡亲闺女儿送进宫里坐上皇后之位,现在的定远侯是皇后唯一的嫡亲弟弟。    信武侯靳氏,则是宁王妃的兄长。    永安王是随着先帝打天下的大功臣,被先帝封为世袭罔替的王爵,并赐国姓。历代永安王都是皇帝的直系心腹。    这四大姓氏,都是大懿建国的功臣,故而在金陵与京城都根基稳固。    将四大姓氏中符合年龄的中坚力量列出来,兰舟盯着纸上几个名字看了半晌,待其晾干,便将其折叠起来,收入隐秘处。    第二日天稍亮,他穿好衣服,推开门,男人已神清气爽地站在门外等他。    “我今日需出门一趟。”兰舟看着男人道。    “无妨,我去寻小姑娘。”    兰舟看了男人一眼,“她身子弱,你别累到她。”    男人点点头。    二人一道默默用了早膳,兰舟出门,男人寻个小厮,带着他去寻楚玉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