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禅之议 (第2/2页)
点头,他沉声的道:“御史台这段时间,会尽量放松一下,不会影响朝堂之运作!” “你能明白就好,户部!” 孙权的目光转向了周瑜。 “臣在!”周瑜拱手。 “你们如今在筹谋之中的钧田事情,也先放一放!”孙权平静的道:“封禅在即,孤不希望吴国上下。有一丝的动乱,包括民心!” 钧田就是分田,户部筹谋了有一段时间,本来是想联合吏部。拿兵部尚书陆俊开刀,然后以陆家之田地为开端,实行江东钧田之事。 “诺!” 周瑜点头,他的目光仿佛若有所想的看了兵部尚书陆俊的背影。 真好命,又让他逃了一劫。 “张首辅!” “臣在!” “内阁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没有?”孙权低声的问道,管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就是人吗。 所以人口普查,很重要。 “快了!”张昭连忙答复,道:“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吴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就可以完成了!” “很好!” 孙权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道:“这一次的封禅之事,全权由内阁负责,你亲自来的支持,此事关乎国体变迁。兹事重大,万万不可有一丝丝的怠慢!” “内阁不会让大王失望的!” 张昭坚定的道。 “好了,今天的会议到这里,内阁和御史台的人先退下去,你们如今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去做准备!” 孙权淡淡的道:“军机处的人留下,关于青州的战役,孤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是!” 内阁麾下的部堂大臣包括几个尚书在内,都迈着匆忙的脚步,离开了的御书房。 “潘凤。青州这一战,军机处可有了结果,谁去主持?” 半响之后,孙权目光看着御书房大殿之下。一众军机处的大将和兵部麾下的官吏。 这一战,动兵的规模很大,必须要有军机处核心领导去主持,不然凭借着贺齐一个人,孙权不放心。 “大王,末将亲自走一趟。如何?” 潘凤一双战意凛然的凤眸蠢蠢欲动。 “潘凤,你的脑袋是不是秀逗了吧!” 孙权闻言,斜睨的看了一眼这个杀坯,没好气的道:“吴国的军机处里面的人是不是死绝了吗,居然要你这个军机首尊,吴国大将军亲自出动?” 军方第一人,那是用来镇场子的,除非关乎国战,不然这等边疆纠纷的战役都要是让他亲自出战,吴国丢不起这个人。 众将听了孙权这句话,顿时有些的爱莫能助的看了看吴国这个好战的军方第一人。 “末将错了!”潘凤顿时蔫了。 “谁去?”孙权再问道。 “子龙要南下,督战海军进驻贵霜的事情,末将认为,太尉鞠义可代表军机处,督战和主持青州这一战!” 潘凤想了想,道。 军机处中央系统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大能定鼎军队的巨头,潘凤,赵云,鞠义,还有兵部尚书陆俊。 潘凤是大将军,军机大臣首尊,他的作用,就是稳住军心。 赵云是骠骑大将军,军机处次席,有亲临战线,调动所有兵马的实权,如果说潘凤是一根不能动的定海神针,他就是一块革命的砖头,那些需要,哪里走。 至于鞠义,他是太尉,掌控参谋司,在吴国的军方,他根基薄,底子弱,但是作风强悍,所有的战役,他都有监督权利,也不能小觑。 最后一个就是兵部尚书陆俊。 不过陆俊现在已经被军机处压制到了的边缘,他能不能在这个位置待到年底,都是一个问题。 “鞠义。” 孙权看了一眼这个投诚而来的大将。 “末将在!” 太尉鞠义神色微微一动,连忙站出一步。 “青州战役的战略目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挫败魏国的气势,孤不介意能不能拿下青州,但是一定要造成魏国大败的局面,汝可有信心?” “大王,末将绝对不会让大王失望!” “好!” 孙权拿出一枚兵符,兵符火红,犹如烈焰,轻轻递给他,道:“这是烈焰大营的兵符,想要调动一个大营的所有兵力,必须要兵符加上主将,你和贺齐配合,给孤打赢这一场大将!” 七方大营的兵符都掌控在孙权的手中。 一方主将,临急之时,可迅速调动三个师的兵力,但是想要调动大营超过一半兵力,就必须要请示孙权,迎接兵符,方能调遣。 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孙权刻意在军中立下的规矩,兵者,向来都是凶器,七大主营的主将,孙权都信任,但是信任不代表绝对,所以他必须要有些制衡。 “诺!” 鞠义浑身有些激动,一双犹如铜铃的般的眸子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双手拱起,恭恭敬敬的从孙权手中接过兵符! “孙贲!” “微臣在!”孙贲是军方后勤司的司长。 “马上要入冬了,这一战恐怕要打到冬天了,后勤司就算全体不眠不休,加班加点,无论如何,也必须先想保证青州这一战的粮草,你可以饿着,但是前线在为吴国拼命的儿郎,绝对不能饿着,冷着!” “微臣一定完成任务!” 孙贲恭敬的点头。 布置好一切之后,孙权的身躯站起来,目光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拳头有些凶狠的攥紧:“曹孟德,孤就想要看看,你那什么和孤争天子大势,这方天地,它姓孙!”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