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六章 新年朝会 (第2/2页)
很快就有一个交代了!” 鞠义目光之中划过一抹的闪亮的光芒。 先登营,看来早晚还是要回到他的手中,没有更换主将,鞠义就已经有些明朗孙权表现出来的意思。 “希望如此吧!”两个家将已经有些绝望了。 “鞠义何在?” 突然,驿站之外,雷定骑着大马,率领上百禁卫军,风风火火的闯入了甲字院落。 “某家在此!” 鞠义闻言,面色微微一变,大步跨出,魁梧的身躯散发出一抹凛然的气息。 “大王有旨,鞠义听宣,今日早朝,奉天殿上,群臣荟萃,鞠义进见。” 雷定宣读了孙权的旨意。 “草民领旨!” 鞠义虽然已经拜入吴国,但是尚未领吴国朝堂丝毫职位,白丁一名,姿态摆得很低,自认草民。 —————————————————————— 战国六年。大年初七。 奉天大殿。 这是战国六年的第一个朝会,这一次的朝会上吴国群臣荟萃,内阁,军机处。御史台,六部,二十四司部,上百朝堂的文武大臣,汇聚一堂。 孙权头戴珠帘玉冠。一袭蛟龙之袍,稳坐于龙椅之上,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扫过殿下众臣,心中有一抹欣慰。 变法之后,该砍掉的人已经砍掉了,他也算是完全的掌控了吴国,殿下众臣之中,其中七成是他的心腹。 不说独裁,最少不会出现那种令行不通的情况。 左右二列,左为首。内阁首辅张昭领头,紧接着是朱治,鲁肃,周瑜,顾雍…… 右列以军机处,大将军潘凤为首,骠骑大将军赵子龙为次,兵部尚书陆俊为辅,依席而列。 御史台一袭,以张纮为首。站在中间,一列成形,在中间隔开左右,算是缓和一下文武大臣的序列。 这一个朝会很热闹。各抒己见。 大吴变法虽然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各地方也已经开始一一的实行新政,但是新政的实行之中,肯定要和旧的体系有所碰撞,还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 你一言,我一句。倒是把气氛给洋溢起来了。 一直到中午,朝会依旧没有结束,一年之初的早朝,要决议的事情太多了,军机处和内阁上奏,御史台开始弹劾官吏,然后六部依次上奏,二十四司部的司长,也开始陆续上奏。 群臣共议之中,对于吴国新的一年之中,一项项政策算是有了的答案,不过这争吵声倒是不少。 到了下午,大殿之中的声音开始淡了不少,这一次朝会的重头戏也上演了。 “大王,末将有事启奏!”大将军潘凤站出来。 “准!” “太尉一职,空缺良久,军机处无法晚上,参谋司群龙无首,恳请大王,早作决议!”潘凤拱手。 太尉之位,已经空的太久了。 “大将军此言甚是,太尉一职,乃是军机处领导者,关乎上百万军中儿郎的未来,不可怠慢看,汝等有何人选否?” 孙权淡然的看着众臣。 “臣举荐一人!” 兵部尚书陆俊站出来,长袖垂地,双手拱手,道:“骠骑大将军赵子龙,战功赫赫,文武双全,可为太尉之选!” 孙权闻言,嘴角微微翘起一道弧线,心中一笑,最近赵子龙传出要直接上位太尉一职,陆俊是想要卖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可惜,他并不知道,赵子龙并没有此心。 “子龙,汝有何言否?” 孙权看着赵云,微笑的道。 “回禀大王,末将年纪尚轻,征战沙场尚可,若是太尉一职,略有不及,末将举荐一人!”赵云朗声的道。 “说!” “前晋国大将军,鞠义!” 赵云锵锵之声,一下子震惊了奉天大殿之上的文武群臣。 “鞠义?” 周瑜等人的目光并没有看着赵云,而是盯着孙权来看,在他们的心中,这多半是孙权的心中的意思。 “大王,不可!”张昭站出来,冷声的道:“太尉一职,何等重要,鞠义如今新降,岂能任命,这会寒了军中多少儿郎之心!” “鞠义乃是天下名将,战功赫赫,勇武无敌,战略斐然,如今他愿意投诚于吴国,我们吴国岂可畏首畏尾,臣赞同骠骑大将军之言!” 周瑜站出来,淡淡的道。 他赞成倒不是为了反对张昭,内阁的矛盾不会上到朝堂,他纯碎是看到的孙权的意思,才支援赵云。 反对和赞同的人不少,但是更多的大臣是在中间摇摆不停。 “安静!” 孙权想了想,摆摆手,淡淡的叫了一声:“宣,鞠义进见!” “大吴有令,鞠义进见!” 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穿透出殿外。 鞠义一袭普通锦袍,魁梧的身躯昂然的踏入了奉天大殿,他的目光扫过吴国朝堂的众臣,心中微微一沉,吴国还真的是人才济济啊!(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