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机会 (第4/4页)
来把消寄托在了外交部派来帮忙的同志身上,可日本人一向是狂得没边的性格,一点小事都能兴风作浪,更别说此次吃了如此大的一个亏了,而且随着日本国内网络的大肆宣传,此事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迅速升温,甚至不少日本右翼势力分子也借机跳了出来,国内网络当然也是毫不退让,虽然方逸控制住了华海方面的宣传口径,但不少网络上的有识之士直接跑到日本的大网站去跟对方网民展开了骂战,在形势愈演愈烈之下,此事竟然朝着更严重更不可预测的两国关系上发展了。 不得不说,华海市委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际情况却由不得他们控制了。 十月五日,事发第五天,陈扬就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假期,急匆匆的跑到市委参加了紧急会议。 会议由高明亲自组织,市委常委悉数在列,同时,外交部派来的几个同志也列席了会议。 会议一开始,高明就脸色严峻的先向在坐常委们通报了事件发展情况,等高明发言完毕之后,现场常委们也纷纷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程度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即便是陈扬,也是直到此时才真正意识到了事情竟然会演变到这种程度,他完全低估了日本人借机挑起事端的决心。 难道是因为最近日本经济不景气,这些狗娘养的想找点事做么? 陈扬对日本一向没有任何好感,在肚子里暗骂了一句。然后不自觉的看了对面坐着的方逸一眼,虽然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但方逸此刻脸上的表情却是很淡定,甚至眼中还有些不屑之意,真不知道他不屑什么?日本人么? 陈扬有些莞尔,他也不知道最近怎么搞的,自己好像到华海之后,碰到的几次比较头疼的问题都是跟老外有关,不过他还算运气不错,他碰到的那几起事件因为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商家财团,对方投鼠忌器,也就是发发嘴炮罢了,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实际影响,更不会像这次事件这样,惊动了中央高层的大佬了。 想想方逸也够倒霉的,这个黑锅他可是背得冤枉,可看看现在这屋里一帮子常委,似乎也就只有他比较适合来背这个黑锅了。 陈扬难得的能有一次以置身事外的轻松态度来对待一件事情,不管怎样,方逸倒霉也好,发达也罢,跟他都没多大关系,甚至,如果方逸因为此事受到上面的责难,也是他乐于看到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让方晴知道他现在的这种轻松心态,估计会恨死他这个狡猾的政客。 这也难怪,陈扬虽然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程度,做为班子成员,他难免会受到点影响,但他实在是爱莫能助啊。在常委会上,他没有多少发言权。顶多也就是提提建议罢了。人高书记采不采纳还得另说呢不是。 而陈扬现在比较感兴趣的是,华衡帮高层别看一个个面容冷峻正襟硒的,但骨子里可是有不少软骨头的,这点从上回希尔顿酒店一事就可瞧出些端倪来。他倒是很想看看,现在涉及到日本人。那几个软骨头又会作何选择? “各位,我讲两点看法,现在我们主要面临两项困难。其一。因为日本方面在案发当日就派人到了华海,并且把几名受害人接到了一家驻华海机构里了,华海警方一直没能完成对这几名受害女生的取证工作,案情虽然清晰,但程序上,至今还没有定案♀事困难之一,其二。经过我这几天跟日本大使馆方面的交涉,对方很明确的提出来,要求我们华海方面交出那十三个犯罪嫌疑人,让他们带回日本审讯,这是其二。” 方逸第二个发言,他很冷静简练的谈了两点问题,也是华海方面这次解决事件的关键所在。 而这两点,显然都不是容易办到的。 高明应该是早就跟方逸有过沟通了的,等方逸说完,他立刻就道:“同志们,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今天开这个会之前,外交部的刘正部长,中宣部的张启年部长,还有李晥副总理都非常关心此次涉外事件,并且做出了很明确的指示,要求我们华海方面一定要尽快妥善的处理好此事。”高明脸色阴沉的强调道,随即又道,“现在大家都讲两句,集思广益。” 听到几个相关方面的部里大佬甚至是李晥都提出了指示,一干常委们的脸色都更沉了,就算有些一直抱着置身事外心态的常委这时也不得不绞尽脑汁研究起对策来。 高明话声一落,马上就有一个常委开了腔:“我觉得现在问题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日方看待此事件的性质上,还是应该多多加强跟对方的沟通,争取取得对方的谅解,毕竟,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件丑闻了,对方有理由保持强硬态度,我们的姿态还是得摆正才行,以诚相待的话,相信日方总归还是要讲点道理的。” 陈扬循声看去,却见打头炮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在政府里的左膀右臂之一,常务副市长邓国春。当然了,左膀右臂只是个笑话,事实上陈扬心里很清楚,这个老邓绝对是高明安插在政府里的一个重要棋子,他到华海工作快一年了,可没少听说过邓国春跟自己的前任薛锐顶牛的轶事,甚至就连已经完全倒向自己的政府办秘书长赵强也不止一次的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个家伙。 而对邓国春提出这个比较温和的解决方案倒也不出陈扬所料,上次可不也是这个鸟人先提出来什么要向法国人赔礼道歉的么,真不知道这家伙是天生的软骨头还是什么其他的。 总而言之,对这个副手本就没多大好感的陈扬,这时更是打从心底里生出了一丝恼意。陈扬现在唯一不清楚的是,这个家伙在常委会上一向来都以高明的马前卒自居,却不知道他这番话的态度是否就代笔了高明就解决此事的态度呢? 想到这儿,陈扬下意识的转头看了高明一眼,但却很难从高明那冷峻的表情中看出什么来。 而随后,几个列席会议的外交部的何厅长,赵厅长等官僚们,也纷纷发言,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从他们的讲话态度来看,他们的意见应该跟邓国春是比较一致或者接近的。尽管他们解决此事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态度却是很让人不喜的。 当然,他们的意见并不重要,外交部看似牛-逼,但在实际工作中,最不用理会的,就是他们的态度了。 关键,还是得看华海方面的态度,毕竟,如果同意了日方提出来的要求,丢人现眼被老百姓臭骂的可是华海的这一帮领导。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