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掌上一舞  (第2/2页)
好意思再跳了。就算沈安嫣要跳,也会因为心里压力发挥失常。如果让沈安嫣先,跳的美,自己再跳,虽然可以压住她,但是也让人没有对比,直接第一印象觉得沈安嫣舞蹈不错。    沈安嫣反对也没用,因为皇后已经点头同意了,让沈安嫣去大殿的偏阁里坐着,准备一下。    沈安嫣在阁间里能非常清楚的看见沈凌央,她要开始了。    “皇上,臣女表演绿腰。”沈凌央俯身一行礼,准备开始。    各位乐师纷纷一齐抬手,准备开始弹奏。    绿腰舞突出舞腰和舞袖的特点,轻盈之极、娟秀之极、典雅之极。最是适合沈凌央这种倾国倾城的第一美人、贵族小姐跳的。气质在舞蹈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乐师们的节奏由慢到快,配合的演奏出动听的曲调,沈凌央舞姿也轻盈柔美。在舞蹈初起时,舞姿舒缓且富于变化,象翠鸟,象游龙,轻盈无比。    歌女用华丽的声色开口唱道: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沈凌央双袖飞舞,如雪萦风,低回处犹如破浪出水的莲花。在舞蹈快结束时,节奏由慢到快,佩饰摇动,衣襟也随之飘起,似乘风而去,追逐那惊飞的鸿鸟。    一曲毕,一舞毕。    震撼人心!
    仿佛沈凌央脚下生出了一朵一朵金色的莲花,她就是天上的仙女。    “三生有幸,如此舞蹈!”不知是谁发自内心的赞叹了一句,掌声雷动,久久不熄。    沈安嫣站在内阁,看见了沈凌央的舞蹈,她也被震撼了,沈凌央上辈子之所以成为第一美人,不是一点点暗算和空架子可以做到的。    沈凌央的舞蹈,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沈安嫣捏了捏拳头,跳舞,自己是赢不了她的,得准备一些新意的东西。不过也要看发挥的水平和程度了,没有实力的支撑,再有新意也是惘然。    “我跳舞需要一些东西,麻烦先准备一下吧。”外面掌声雷动,阁内的沈安嫣对身边的宫女道,“水晶盘,和一座七宝屏风。”    宫女疑惑着要这两样做什么,不过她不能问,所以应了一声,下去准备了。    沈安嫣继续坐好,看着外面,神色在幕帘隐隐约约的遮挡下看不清楚。    掌声终于停止,一顿很长的赞美和欣赏之后,有人啦通知沈安嫣上去了。    沈安嫣首先盈盈一拜,然后道:“皇上,臣女表演掌上舞。”    众人议论纷纷。    “什么舞?”    “我没听错吧,她刚才说的是掌中舞吗?”    “掌中舞又称掌中行,失传已久,我从来没有见过谁能作。”礼部尚书说道,他不信有人能作此绝舞,掌中舞!    大家听见礼部尚书都这么说了,纷纷表示赞同。    “掌中舞无人能作,五小姐切莫为了唬着大家瞎说,一会可不好受。”    “是啊,而且掌中舞失传已久,你如何学会?”    沈安嫣笑笑,也不作答,算是音乐家、舞蹈家的张净琬为编舞者,掌上行是她独创,并不出名。后来成帝皇后,善歌舞,体态瘦削轻盈,也能“掌上舞”,把掌上舞的名头炒了起来。    成帝皇后也是个厉害的,《赵飞燕别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    “踽步”是赵飞燕独创的技巧,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并能控制呼吸。    轻功绝顶的民间武术家,不仅“草上飞”,而且可“御风而行”,掌中作舞,易如反掌。掌中舞也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民间的人都有这种猜测,只是舞蹈跟民间武术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也懒得研究。    跟着乔坚喻走南闯北的沈安嫣也很容易就想明白了。而这些一辈子不出几次远门的人,又怎么能知道呢?    “皇上,那臣女开始了,能否把殿内烛台熄几根?”沈安嫣盈盈一拜,碧琼轻绡,绛紫色的绸带随着她的动作摆动了一下。    皇上对这个失传已久的“掌中舞”颇为感兴趣,别的舞再好,也是人跳出来的。而掌中舞那是传说中的舞蹈,那是神人所舞,难得一见!    今天沈安嫣的绛紫色绸缎水云裙也是有寓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