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笔大生意 (第1/2页)
与相关的小说推荐阅读:--------------------------------------------------------------------------------------------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敬请欣赏! 燕北本来就对经商十分感兴趣,只不过出身贵族的他迫于大唐国内对商业的歧视,根本不敢公开经商,最多只是在幕后指挥,由家族里的下人出面,哪怕是在登州时,他也不敢公开经商。 但是在台湾这里却méiyoushime顾及,这里本来就是一片经商的天堂,zhouwéi的人大部分都是商人,再加上台湾虽然大力发展种植园经济,但是商业却还是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所以经商的氛围十分浓厚,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经商méiyoushime太大的歧视,这yijing成为了台湾的一个特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燕北对台湾十分mǎnyi,来到这里后就不愿意离开,甚至连齐王府的长史也不愿意再做了,转而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大商人。所以他在听到王况说是件大买卖时,当时眼睛就亮了,当下开口问道:“王兄,到底是shime大生意,竟然让你们两人都吃不下?” 看到燕北的表现,王况和崔玉相视一笑,故意卖了个关子道:“燕兄,实不相瞒,为了这件大生意,我们yijing联络了数十名大商人,但仍觉得力量不够,所以现在又跑来找燕兄你了,不过以我们的估计,哪怕是燕兄的力量也加入其中,恐怕也很难吞的下这桩大生意!” 燕北听到王况说的如此夸张,当下也有些不信道:“王兄,以你我的实力,再加上你身后联络的大商人,恐怕这台湾商界近三分之一的力量都合在一起,如此雄厚的财力。还有shime大生意是咱们吞不下的?” 看到燕北的样子,王况与崔玉再次相视大笑。然后这才一起开口道:“林邑的粮食!” “林邑?粮食?”燕北听后是大皱眉头,十分不解的道。“若是小弟méiyou记错的话,hǎoxiàng你们两个就是把持林邑粮食买卖的大粮商,而且以林邑那种difāng,他们的粮食也只能卖给我们汉人,所以现在他们的粮食不是早就把持在咱们手中了吗,这其中还有shime大生意?” 听到燕北的疑问,这次是崔玉开口说道:“燕兄,林邑的粮食交易的确是掌握在咱们汉人手中,但你要zhidào。林邑是个产粮的好difāng,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一年可以三熟甚至四熟,一个小国的稻米产量,竟然比咱们大唐的稻米总产量还要高,毫不夸张的说,光是林邑的粮食产量,就足以养活咱们大唐一半的人口。” 崔玉说到这里,毫无君子风度的咽了一下口水。然后这才接着又道:“不过林邑的粮食产量虽高,但是产出来的粮食bijing还掌握在林邑国的手中,卖不卖根本不是我们说了算,所以在平日的交易里。林邑国经常以不卖粮食要挟我们,逼我们上涨粮食的收购价格,tèbié是前段shijiān。他们竟然要将粮价提到每石四十文,但咱们大唐的粮价也才每石五十文zuoyou。虽然其中还有十文的差价,但是加上海上的运输、仓储、保管等费用。我们基本没shime赚头了,所以现在林邑那边的粮食交易yijing僵在那里,若是对方不降价的话,估计今年的粮食交易又要泡汤了。” 燕北虽然没做过粮食生意,但却也zhidào崔玉说的不是假话,海运虽然比陆路节约了成本,但bijing还是增加了成本,而且林邑的稻米都是运到北方才能卖个好价钱,这么远的海路下来,每石大米增加个十文的成本很正常,若林邑那里的收购价都要涨到四十文,nàme大唐的粮食商人肯定不会要。 想到这里,燕北气的拍案而起,同时怒声吼道:“小小林邑,竟敢乒我大唐商人,简直是不知死活!” 看到燕北发怒,王况与崔玉都是面露喜色,其中王况更是趁热打铁道:“燕兄说的不错,林邑不过是个百里之国,民众不足百万,如此一个小国,竟然频频与我们大唐粮商为难,实在可恨,所以我们粮商想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是实力不足,无法真正施行啊!” 燕北听到王况口中的‘一劳永逸’时,脑子中忽然hǎoxiàngmingbái了shime,当下笑眯眯的看了两人一眼,开口道:“一劳永逸的办法,王兄你们该不会是想请殿下出兵把林邑给灭了吧?” 不过燕北的话刚一出口,立刻就gǎnjiào有些不对,当下接着又道:“不对,若是你们想请殿下出兵的话,那又何必来找我,bijing你们与六郎又不是méiyou交情,更何况崔兄还是六郎的大舅哥,这层guānxi可比我近多了,而且若是灭掉林邑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