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_第三百二十八章 征西域(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征西域(一) (第1/2页)

    这段时间,右卫将军李安静因为不尊武周之制而被诛杀,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乐思晦也被牵连诛杀,司礼卿兼判纳言事欧阳通等四十余人被诛杀.此案延续了武长倩和张虔勖之案,全部由来俊臣等人按鞫,为大周最大的案子.

    不久,鸾台侍郎并同章事傅游艺因为梦到夜游湛露殿,告知亲属,结果被告发,遂被来俊臣下狱,当夜自杀身亡.

    如此一来,百官又感到了如芒在刺.

    于此同时,狄仁杰拜为地官侍郎兼判尚书事,魏元忠再复启用任右肃政台侍御史,不久为御史中丞.女皇希望他能够牵制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左肃政台的权力,但显然她低估了来俊臣,也高估了魏元忠的能力.

    武清请奏任命恒安王武攸止为千骑中郎将,女皇允许后,他便抽调了八千左羽林卫,以及南衙诸军共十万士卒,开赴凉州与武威军汇合,准备来年开春之后,攻打安西四镇的吐蕃.

    于是,在天授二年腊月,武清率军前往凉州.女皇也给予了武清最大的权限,军中但有违令者,可先斩后奏.身为亲王,权力也算是大到了.

    在前往凉州的道路,武清的中军大帐内有一个身材略小的亲兵,每每夜晚便进入军帐,天亮才出去.细心的人发觉,这个小兵前凸后翘,非常不一般,除了亲兵外,谁人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女人,当然樊梨花除外.

    大军冒着风雪,艰难前行,等到凉州时,也已经快到了年关.

    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带领诸将迎候武清,武清勉励一番.便在凉州城外安营扎寨,武清则是进入城中歇息,但武清拒绝了饮宴,领军期间严令饮酒.

    因为近日刮风下雪.所以天气有些寒冷.大街上不见行人,偶尔几声犬吠.说明那里是一户人家.北方因为寒冷,大多都是用黄土夯实的土坯房,所以走进房间后,屋内燃烧着炭火.顿时便觉得温暖了许多.

    要是有火炕就好了,可以搂着源初静子美美地睡上一觉,源初静子穿着厚厚的棉衣,长长地睫毛不停地眨动,小脸儿因为寒冷有孝红.

    武清笑道:"让你不要来,你却要来,如今知道寒冷了吧."

    源初静子成为武清女人之后.夜夜欢好,几乎离不开武清了,所以便跟着来到了军中,每日里穿着皮甲.扮作武清的亲兵,晚上则做着大胆而奔放的动作.

    武清发觉,这倭女脸面上看似无比害羞,当一旦上了床,却能爆发出唐朝女人无法企及的激情,就如这源初静子,她会全身心地投入,就像把自己奉献了一般.令武清大为刺激,欢好如此之久,他依旧乐此不彼,"女神"的身体实在是奇妙无穷啊.

    看着有些瑟瑟发抖的源初静子,武清再看了看床榻,说道:"我们做做运动吧,一会儿就热乎了."

    源初静子看着这个俘虏了自己的男人,便站起身,说道:"殿下好兴致,平日里都是殿下伺候奴家,今夜,就让奴伺候殿下吧."

    武清心中一动,便知道这倭女一定有绝招没施展,随即便答应了下来.

    果不其然,源初静子玩出的花样,竟然比之皇宫中一百零八式都奇妙,武清也不禁大叹,在男女之事方面,这倭人还真有独特的天赋.也让武清终于见识了什么叫"玩"!

    武威军有万人,如此整个大军便有十一万人驻扎在凉州.武清便派出密探穿过西州向安西打探情报而去.

    第二日开始,十一万大军将开始在严寒中训练,每日一顿rou,并配有石炭取暖,所以士兵们虽辛苦但也没有以前的艰难和饥饿.武清把十一万军分出了五个万人大军,王孝杰率领武威军,郭知运率领一万,薛讷率领一万,高舍鸡率领一万,樊梨花率领一万,李多祚率领一万押运粮草及器械.武清自领六万大军为中军,其余各军为前锋侧翼,并命阿史那忠节率五千领族人为异军.

    大军每日cao练不休,熟悉新的环境,大军粮草也悄悄运往西州,西州刺史唐休瓃非常有能力,处理地井井有条,这让武清发现了一个人才.

    跟吐蕃大战,自然只能用骑兵,本来武清很想把陌刀兵训练出来,可是只有半年的时间,武清除非是神仙,不然肯定是训练不出来的.所以武清只好以骑兵为主,并用上了大型床弩,还有改良后的羽箭,因为吐蕃士兵的铠甲制作细密,用普通弓箭很难穿透.这也是唐蕃之战中,大唐胜少败多的原因.

    武清要不是得知吐蕃的铠甲跟大唐的有些不同的情报,也有可能就不会改良羽箭了.故此他命军器监制作了三十万支特殊羽箭,那就是把箭头做成细长如针尖一般,这样一来,每只箭喂上毒药,只要接触皮肤,那么吐蕃兵至少会失去战斗力.

    为了能够拿下安西四镇,武清的准备还不止于此,比如床弩,武清重新改进,改为三连发,并在床弩身下安装了带着木轮的底座,以方便运输.还携带了秘密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西域战争随着春风来到玉门关内,而渐渐拉开了序幕,十一万大军缓缓踏出了玉门关.

    往西域有三条道路可走,北,中,南三道.北道由瓜.州开始,经伊吾,庭州,伊利,到达碎叶.中道由玉门关开始,经高昌,焉耆,尉犁,龟兹,姑墨,疏勒,直到大宛.南道由阳关开始,沿着沙漠南缘,经鄯善,于阗,直到葱岭.

    武清选择了西出玉门,也是为了稳扎稳打,而且也可以防止东突厥的突然偷袭.大唐在高昌故城建立了西州,全部粮草都已运抵西州,所以武清早就想好了打法.

    就是步步为营,以强大的后勤力量,耗死对手,这也是前世美帝的一贯作风.如今大周有这个实力.粮草充足!

    玉门,原名小方城,后来从于阗的玉石运往中原,经过此处.才有"玉门"之称.不管怎么样.武清看着玉门关外那荒凉的戈壁摊,上面还覆盖着一层薄雪.心中顿时觉得有一种苍凉之感.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一首诗便出现在脑海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总之.这首诗最能表明武清的心境,所以便盗用了.此诗意境高远,不是心有感触,是无法写出来的.

    魏王的诗,随即便被录事记录下来.

    看着将士们都露出了愁容,武清也觉得,这样非常影响士气.于是便说道:"本王教你们唱首歌."

    武清想着前世军训时,那些十分攒气的歌,于是便大声吼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当然武清改了很多词.什么民主,什么法西斯之类的,这个时代是没法懂的,只有换掉,但是曲子不能换.

    短短不过十来句,简短而有力,不过片刻,诸将都已经学会,不过半个时辰,整个大军都会唱了,于是武清一声令下,十一万大军,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

    那激情昂扬的词,一个个吼出来,山河为之震动,气势扑面而来.黑子吼得震耳欲聋,武清很无奈地捂住了耳朵.

    这就是气势,一连吼了几遍后,士兵们的脸上终于出现了坚毅的神色,再也看不到悲观和失落.

    武清大叹,革命先辈的歌曲,就是振奋人心,看来往后得多学学.大唐的军歌不是很多,而且都没有这样振奋人心的歌曲.还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那几首军歌.

    吐蕃人显然也已经发现了大周军队,于是于焉耆城外屯兵三万,准备和大周打骑兵战.

    武清早就得到了西域探子禀报,所以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