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_第三百二十一章 秋官尚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一章 秋官尚书 (第2/2页)

长官.

    所以武清到任的第一日便召集了秋官所有官员.秋官有侍郎一人,就是周兴,有司刑,司仆,司计,司关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两人,令史四十八人,书令史九十人,司刑亭长六人,掌固二十二人,司计计史一人.

    这些全都是刑部的官吏,武清也没一个认识的,武清知道,这刑部几年来被周兴和武承嗣等人把持,这里面几乎全部是武承嗣的亲信或者说投靠了武承嗣.在这样一个地方为长官,可以想见是多么地悲哀.

    所以这些人在见了了武清后,便各忙各的,武清在官舍中从开始到放班,连一个人影也没见着.他明白这是武承嗣和周兴准备架空他,准备让他自觉没趣主动辞官.

    但是,武清能让他们如愿吗,如果就这样窝囊地离开,他还是武清吗

    第二日,他骑着马扛着枪进了秋官大院.

    众人不知道武清这是做什么,所以依旧按照周兴的吩咐各做各的.周兴自然不能把武清怎么样,他已经投靠了武承嗣这棵大树,这两天正在忙着并安排诬告宗室先皇的亲儿子和公主的事情呢.

    武清提着枪直接进了司仆官舍,并命司仆郎中把刑部牢房的囚犯名录拿给自己.

    但是等了半天却不见动静,整个司仆官舍中竟然无人理会.

    武清大怒,一枪砸向了司仆官舍的门,木门破碎,碎片飞溅开来.

    顿时,司仆官舍里鸦雀无声,最靠前的几名书令史战战兢兢,不敢看武清.

    "司仆郎中潘长德,死了吗"武清沉声问道.

    司仆郎中潘长德面如死灰,哆哆嗦嗦地站了出来,而后躬身道:"小的潘长德,请问尚书有何吩咐"

    武清双目顿时一凝,而后沉声问道:"我叫你把刑部大牢的囚犯名录拿给我,可听到"

    潘长德记住了周兴的话,武清没什么好怕的,只要坚持住.武清就会走的.于是潘长德扬起了脖子,说道:"什么名录在下不知,你可问周侍郎."

    武清顿时说道:"你是这样跟本宫说话的吗你一个司仆郎中,掌管簙录俘囚.你竟然告诉我不知道你这司仆郎中看来不用做了.你可以收拾收拾回家了!"

    武清哈哈大笑.而后扬长而去,司仆郎中潘长德面如死灰.他这才想到,决定他官途命运的,不是侍郎,更不是什么武承嗣而是尚书武清.

    于是乎,第二日圣旨下达,免去潘长德司仆郎中,迁司刑寺丞徐有功担任.

    武清走进司刑官舍,要看看审问犯人的过程,司刑郎中杜兴是武承嗣小妾的兄长,他懂得审理什么案子.可是昨日见识了武清的手段,便硬着头皮按照卷宗提审了一名囚犯.

    囚犯的罪名是庄户樊大牛勾搭了东家的小妾红儿,算是和jianian之罪.

    刑部大堂内,杜兴高坐堂上.提审樊大牛.一阵威严的呼喝后,杜兴一拍惊堂木,说道:"大胆樊大牛,竟然勾引赵家美妾,你该当何罪,来人了,把这樊大牛压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武清顿时一愣,提审犯人,首先要验明正身,再询问案情,听候犯人陈述,再命原告上堂陈述,若有疑点则要反复推敲,并要利用人证物证加以判断.这家伙仿佛自己做了此事一般竟然如此审案,而且用刑如此轻易,可见平日里审案,根本就是在胡闹.

    "慢着!"武清缓缓站起身,而后问道:"你是如此审案的"

    杜兴连忙躬身道:"回尚书,正是如此,小人日审刑狱近百件."

    武清沉声道:"来人了,去了他头上乌沙,剥了他那身官皮,轰出秋官!"

    顿时,那些司刑仆役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执行.

    武清厉声道:"怎么,不听本尚书的话呢"

    于是杜兴在面如土色中被赶出了秋官大院.秋官官员终于意识到,在武尚书面前,最好乖乖的.

    周兴正在刑房中按鞫囚犯,听到此事后,心中也是一惊,但他不敢对武清怎么样,于是赶紧派人告知武承嗣.

    第二日,圣旨下达,杜兴免去司刑郎中,魏元忠迁为司刑郎中.

    而此时,周兴诬告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不久,二人先后自杀身亡,并牵连其子以及党羽数百人斩首.

    不久南安郡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谋反被诛杀,家眷全部籍没流放岭南,当然让太平公主伤心的是鞭杀了李贤的两名子嗣.为了安抚太平公主的心情,把太平公主的食邑累加到了三千五百户,可以说自有皇朝以来,公主食邑最多的也就太平公主了.

    整治了秋官官吏,至少武清还能够把工作开展下去,所以当再次被起复的魏元忠来到武清的官舍时,武清并没有感到厌恶,毕竟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魏元忠也没说什么,其实二人心里都明白,以前的纷争,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还有什么能够比合作起来治治酷吏的嚣张气焰更好的事情呢.

    徐有功官场沉浮多年,也跟武太后对抗过两次,但依旧是一个很不错的官,本来武清推荐的是姚元崇或者萧嵩,但最终武太后却派了徐有功.

    武清知道徐有功,在蒲州曾为司法参军,审案从不用刑,故而有一绰号,叫"徐无杖",应该说徐有功更加适合司刑郎中.但武太后如此安排,显然是想让武清治治秋官的不良风气,但又不愿意让武清彻底把酷吏的路给封死了,所以让不善于刑狱的魏元忠来做司刑郎中,让极善于刑狱的徐有功做了司仆郎中,不要让他妨碍司刑寺的审案.

    如此一来,司刑寺几乎成了来俊臣的天下,再加上司刑判官万国俊等数十个走狗.司刑中丞更是敢怒不敢言,原本有徐有功和杜景俭还可以秉公处理,如今徐有功一走,杜景俭也是独木难支.

    故而处斩李唐宗室的案子更是审得又快又有效率,不过一个多月,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

    武清,魏元忠,徐有功三人加快了审理案件,他们也只能处理些这些案子.像诸王,朝臣谋反的案子,不是到了例竟门就是进了推事院,根本不会到刑部,所以三人也没奈何.

    故而,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这位武太后曾经的亲家被诬陷谋反直接斩杀在了长安,不久尚书左丞张行廉进了推事院,又是牵连一批,依旧诛杀,家眷籍没.

    刑部虽然继续运转,也似乎每日有审不完的案子,但所有的案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是张家的鸡被偷了,就是李家的媳妇儿跟别人好上了,总之竟是些破事儿.

    武太后检校左羽林卫的事情也拖到了八月十五!

    按照武清的cao演手册,八千左羽林卫将士和千骑将士已经cao演无比熟练.因为刑部那些破事儿有魏元忠和徐有功负责,所以武清便大多数时间留在了千骑和左羽林卫.

    武清首先向武太后申请了三千匹战马,其中一千匹重甲战马,他是知道在夏官的仓库中有储备的重甲,那曾是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还申请了一千长弓,一千长枪,一千刀盾,一千把旗帜,一千副水靠,一千光明铠和一千把陌刀,还有三百床弩,三百投石车,三百运粮车.

    武太后也不知道武清这是要做什么,但还是一一答应,因为这些都是战略储备,仓库中多的是.

    武清命两名朗将带领士兵跟随长史把东西一一运来.准备真正的训练了.

    当然武清的准备不只是九个方阵,还有武技表演,这武技都是好看不中用的,练习了半年也是非常熟练.了.武清分为拳脚,刀,枪三种套路,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三千人,所以气势是相当宏大的,最后武清还让人扎了九千朵大红花和九千朵大黄花,准备摆出"神皇万岁"四个字来.这也算是为武太后革命助威.不管怎样,武太后革命对武清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