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黄袍加身 (第2/3页)
强势压迫。用君臣大义来压倒华夷之辨,再用文字狱来一茬一茬清洗。 但是呢,在民间依旧有着极其强大的反对势力。一直到清末,江湖势力之中,还有着巨大的反清复明思潮。一旦有着合适土壤,某位假博士立刻就接着这些力量,掀翻了满清统治。 而在某朝也是一样。为什么抗日神剧可以播出?这是其合法性所在,尤其是到后来,在原本的意识形态改变之后,再不能说服人心之后。其最重要的一条政权合法性。也可以说是功绩…… 虽然这有些水分…… 这一刻,范易听着这个劝进表。心中都生出了一种感叹的味道来。难怪一章好的文章,能够胜过十万大军了。 “这文章谁写的,请来见我!”范易说着。 幕府众人听到这话,不由都是感叹。知道这人已经入了范易法眼,就要飞黄腾达了。 不过,这真的没有什么好嫉妒了。也许这劝进表的内容没有什么稀奇的。被他们看过之后,能够写出十篇八篇文辞更加优秀的文章。 但是,很多东西就是一个首创性!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此人想到了。这就不同! “此人是燕州屈成,不过出自寒门……”周安有些不安。 “燕州何多奇士也!”范易感叹的说着。 李奇来信,其中就提到过那位王普。其中所提种种战略战术,就深合范易之心。没有想到,今日又有一位屈成。至于寒门还是世族,范易并没有太过在意。 在范易看来,世族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充足的人才储备,不能不用。但是寒门也不能不用! 在范易看来。朱元璋那种贫民出身的皇帝就有着一种小家子气。天然心中,就有着一种平均的观念…… 这种观念不说不好。但是结果却不会太好。努力所形成的二元社会,就实在太过脆弱。根本无法维持。甚至可以说,遇到外敌,就只有悲催的下场。 宋代武力那么弱,遇到女真入侵,还能偏安江南。蒙古入侵,都还坚持了那么四十多年。 而大明呢,按理说不应该失去天下。所谓的八旗兵,放在历代外寇之中,根本算不得太过强大的力量。 就这么一个大统一王朝,不仅拾掇不下。反而遇到内部突变之后,连偏安江南,画江而守都办不到。甚至南京还有陪都,有着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底的…… 究其根本,便是政治传统有问题。一力促使的二元扁平社会,抵抗外敌的入侵力量,大大的削弱了。 社会需要多个阶层,但是前提在于,阶层之间要有上升通道,要能够流动…… 因此,范易并不像是某些人一般。恨不得把这些世家大族全部削光…… 他能够有限度的容忍这些大族的力量!当然,也要限制一番这些大族的力量! 而范易选择的方案以前就提过,就是所谓的军功爵位。是在秦汉军制之上所建立的! 听到范易说这句话,周安再不明白,简直就可以一头撞死去了。 因此很快的说道:“屈成就在我府中,我去请……” 范易听了微微皱眉,说道:“王者君临天下,必得人才之助也!招揽人才是人主之事,看起来是我疏忽,慢待人才了。传我旨意,给我建一座迎宾馆……欢迎天下有才之士,直接入住,有着奇谋妙计,直接上书于我……” 虽然还没有正式建立新朝,但是范易已经公然以人主自居了! 不过,四周并没有人露出奇怪的神色来。反而都觉着一种理所当然来。 有些人听到范易的话语之后,但是微微一惊。看起来,范易在人事问题上的警惕性十分强啊! 将招揽人才的权力直接收入手中,不给手下那些人施恩,以至于结党的机会。 许多人心中凛然。谨记于心。莫要犯了忌讳。大凡开基立业之主,都有着极强的意志。 收入看起来,范易并不像是那种寡恩薄情之主。但是同样。这忌讳之处,就招惹不得。否则屠刀降临到头上。再去后悔,也就晚了。 “时辰到了,”范易淡淡的说着:“我们也该出去迎接了!等回来之后,我再见见屈成!” “是,”满座行礼,然后各自离座而起。都是跪坐。 心中都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之前,还记得屈成。看起来世子是相当重视此人啊! 事实上,范易甚至想化用武则天的一句话来说:“如此人才不用,执政之失也!” 以前读史,不知道武则天为什么会如此重视骆宾王写的那篇檄文,甚至说出了这般感叹。而现在范易都有着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概! 文辞之利,可抵雄师十万! 今日的洛城城门大开,列出的兵士身上,都缠绕这白布。一望就知道,这是全军缟素! 今日正是范家的前任司空范理棺木送到洛城的日子。 叶落归根,范家原本就是中州的名门。虽然算不得那种传承千年的世家。但是现在水涨船高,就要达到这个地步。 因此,范理临死的时候。便早有着遗嘱,要送棺木回乡安葬。 整个洛城都举行了无比盛大的仪式,白色的麻布从城门一直铺到大将军府上。会在象征性的停留一夜之后,然后葬入选择好的地方安葬。 事实上,这非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这么大的排场,也更不是摆谱。甚至已经不是范家的私事! 这是昭告天下的一件标志**件,那就是彰显范家武功和功绩。恢复洛城,恢复天下…… 这是**裸的向着天下展现这这一切! 家国天下! 因此,这一段时间之中。又酝酿着无数劝进的声音。劝在江左执政的范贞,更进一步。直接称帝! 在另外一个世界,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每一个有志于北伐的强人。不论是祖狄,还是桓温,甚至是刘裕,都被江左朝廷,还有那些王公豪族们拖着后腿。 原因无他,就是怕出现如今范家这般的情形。 可以说,范家如今之功绩,恢复了中青二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