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帝王之基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总之,虽然这个时候豪族投机在自家身上。但是范易,绝对没有就如此简单放过他们,而专门在小民身上盘剥的道理。 这豪族,是时时刻刻要被打击限制的! 诸人隐隐约约的明白范易心思,然而都没有想太多。作为一个欣欣向荣,不断蓬勃展,充满活力的组织。这些幕僚,大部分还没有到求田问舍,自顾追求自家私人利益的地步。 互相看一眼,都觉着这办法能够大大增强幕府实力。都纷纷赞道:世子宅心仁厚,乃成州黎民之福!” 范易听了,只是一笑:“大虞太祖当年定下三十赋一的政策,约法省禁,藏富于民。 只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一纸空文了。虽然朝廷这般规定,但是赋税征收的,却就差不多有着七成以上了!” 所谓三十赋一,便是一亩地产出的三十分之一,用于缴纳赋税。这百姓负担自然轻省,只是后来各自苛捐杂税加起来,百姓一年所收入的七成都要用来交税。 负担极重,根本是民不聊生。所以才有着后来的青阳道起事。 “如今天下未定,兵凶战危。自然没有条件行此德政了。我看田赋就定在七赋一好了……” “万万不可……” “世子开恩啊!” 这些幕僚听了范易的话之后,都吓了一跳。这赋税定的也太高了吧! “除此之外,其他徭役尽数取消……” 这一句说出,整个幕府都安静了下来。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么这税收制度,似乎并不太重。 要知道历代以来。百姓承担赋税之外,还要承担徭役。汉代所谓的三十赋一。不过只是田赋而已。大头却是人头税,也就是算赋上面。这些,一般教科书却不怎么提了…… 各级地方官都有征民服役的职责,分为力役和兵役。兵役自然是要给朝廷打仗,各地的乡兵,县兵,郡兵等等,都是这般征募。官府一文不给。 而力役,却地方官府征调。修建道路宫殿,水道等等基础设施。这甚至比赋税更加麻烦! 大虞虽然规定着,一年徭役的天数不给四十天,而且是农闲时候。但是如果把你调到千里之外去服徭役呢?这么短的时间,走到走不到…… 因此,路上时间,根本不算……还有着其他种种弊端,甚至比赋税更要凶狠。 “只要交了七分之一的田赋,这徭役也尽数免除!”范易说着。 “世子。这些还是不妥啊!废除徭役,那谁来服兵役?地方修建工程,又要哪里找人?” “我行府兵制度,自然由府兵服役。至于地方工程么。既然百姓已经缴纳了赋税,这七分赋已经把徭役的折算成钱,包含在其中了。官府自然可以花钱雇人来修建……” “这个……这个……”今日范易所说的一切。都是颠覆性的。是他们所从来没有到的事情。如果真的按照范易所说,那么这赋税还真的不高。 一切都包含在这七分赋之中了。反而实实在在的将着百姓负担给降了下来。 “只是,恐怕如此一来。军国之用不足啊!”周安有些担心的说着。 “按照一亩地收三十斤粮食来算,便是成州一地,一年所能增收的粮食,就有着不下千万石。按照一石五百钱来算,起码有着五十万万钱……” 这只是很粗略的计算,取的整数计算。然而这个数字一出,就把所有人都给吓到了。 大虞朝廷,当年一年的赋税收入,也不过折合在七八十万万之多。这是天下九州的。 折合起来的话,也就是在七八百万贯钱之多。 而成州一地,所能收取的赋税,总共就在五百万贯左右。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的数字。要所有田地尽数开垦才可能。 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幕府能够收上来一百万贯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还要留下相当大一部分给地方官府。还要一大部分要直接征收粮食。 但是饶是如此,这钱无论如何,也足够军国之用了。 如今江左三州,经过范贞励精图治。开垦田地,增加人口。三州一年赋税,也不过折合五百万贯钱左右。 本来就已经视作奇迹了,但是现在成州也是分毫不让啊! 不过江左三州,本就是地广人稀,大片农田没有开垦。自从朝廷渡江以来,起码又涌入两百万人口。所以也才有着这般奇迹。 成州情况也差不多!不过,论起管理的精细化来说,就要比江左更胜一筹了。 总之,成州一地,负担三五十万大军,绰绰有余! 有此强军,横扫天下,再不是难事! “诸君好做,日后朝廷定然不吝公侯……”范易说着。 这就是许诺了,每一个人的呼吸都粗重了不少。心中一团火热! 所谓的朝廷,自然不是现在这个大虞了。而是范家父子的新朝。 想到辉煌前景,所有幕僚尽数下拜:“下吏等,敢不效死!” 虽然这统计,还算是粗放了一些,然而比起大虞,甚至历代朝廷的清丈查田,都是要准确的多。这才能够清出如此多的田地来。 “说起来,我东虞掌握的四州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只有两百多万倾地。只是占天下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而已。”范易忍不住就摇头苦笑着:“难怪说江北的诸州,方才是天下的精华所在。只是一个中州,耕地面积恐怕都不会下于两百万啊……” 另外一个世界,虽然江南更富。但是经济文化彻底过北方,也是要到了南宋以后的事情了。 在北宋时候,江南许多地方,都还被当成烟瘴之地,为贬官流放之所。 而到了南宋以后,江南的经济文化开始彻底的过了北方。 范易估计,整个江左,包括新开辟的南荒地带,所能开拓的耕地面积不会小于江北。 而且气候温润多雨,只要农业种植技术水平赶上去。那么亩产过江右一倍,也都不是问题。(未完待续! ...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