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唇枪舌剑 (第5/6页)
他赶到南京孝陵卫,给朱元璋守墓去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诡异的局面,一是魏忠贤找客氏帮忙说了话,二是皇帝正在找帮手! 皇帝要对付东林党,那么东林党的好朋友王安必须滚蛋,皇帝考察了魏忠贤,认为这是一条好狗,于是,魏忠贤上位了,于是,王安意外死亡! 此后,王体干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至此,魏忠贤终于爬上了人生巅峰! 后宫的大小事情要过问魏忠贤,一两万太监宫女要受他管,朝野官员东厂可以监察,内阁递来的往来公文,要经过司礼监批红。 虽然魏忠贤不识字,但却没有耽误国家大事,他手下的涂文辅之流,会替他处理好一切! 满足了!终于体会到权力的滋味了! 当魏胖子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发现原来自己才刚刚上路,因为真正的帝国统治者并不是皇帝朱由校,而是东林党! 每一次内阁上书,每一次东林党人的奏疏和任免,愤怒不已的年轻皇帝都会丢给魏忠贤处理! 以魏忠贤的智慧自然能看出皇帝对东林党人有多么不满,如果看不出来,他就是下一个王安,立即滚蛋是他最好的结局。 于是,魏忠贤开始行动了。但他没有硬来,而是派人联系东林要员大佬,如叶向高、**星、刘一、周嘉谟、杨涟等人,表示自己刚上任,请多多关照,并送上礼物。 在公开场合,他赞扬东林党干将,又假模假样的在皇帝面前夸奖**星,然而,**星对他极为鄙视! 送上门的礼物也全被东林党退回,上门套交情也被赶出来。 第一招就被识破,魏忠贤怒了!他怒的不单是东林党拒绝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丢了面子。 魏忠贤是市井混混出身,又有一身高深武功,是不折不扣的江湖人。江湖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权,可以没女人,但却不能没面子! 愤怒的魏忠贤决定来硬的了!可惜他完全不是东林党的对手! 对付魏朝、王安,心狠手辣不要脸就行,但东林党不同,这些人无一例外的是进士出身,擅长朝廷斗争,在朝廷里干仗,不靠刀枪拳脚,靠的是笔杆子,用奏疏骂人,那些骈文典故骂人既好听又上口,魏公公祖宗十八代被人骂了一遍,他居然没有听懂,实在是无比丢脸,无比尴尬的一件事! 于是,魏公公开始招兵买马找狗腿子,先后有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等人以及被东林迫害的无路可走的三党残余分子,大家或主动或被动的投靠,终于凑成了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五百义孙等一大票人马! 而且先后有魏广微、阮大钺等人因为东林内讧,投靠了阉党! 人手够了,魏忠贤再次对东林出手,这一次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突破口--东林智囊汪文言! 魏忠贤眼光很毒,一上来就抓到了重点,而且汪文言有着致命的弱点:没有功名,威望不高,跟东林,跟三党都很熟,跟阉党中的许多人也很熟。经常替人牵线平事儿,收黑钱捞人,这种活计做的实在很多也很熟悉,黑材料多得很。 对此人下手,既名正言顺又不会引起朝野关注,还能打垮东林党人,实在很完美。最重要的是,汪文言的靠山王安完蛋了,对付这种人实在太容易了! 很快,汪文言的监生头衔被剥夺,还被关进诏狱,等着他的将是恐怖的酷刑和死亡!但是,令魏忠贤震惊的是,汪文言转身就了出狱。 这怎么可能? 魏忠贤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太监,党羽遍天下,密探布八方,而汪文言什么都不是!他是怎么出狱的?最关键的是汪文言居然是名正言顺出狱的,他手上有无罪释放的文件!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没有人知道答案,连掌控锦衣卫的田尔耕都不知道! 汪文言出狱后,名声更大,**星、左光斗、杨涟亲自上门拜访,真正做到了名满天下。然后,内阁首辅叶向高举荐汪文言为中书舍人。 这是掌管机要文书的官职,官不大但是手眼通天,极其要害,一般人根本捞不到,汪文言连秀才都不是,怎能坐上这个位置? 然而,魏忠贤默认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又败了,他败给了汪文言,惨败! 于是,此后的三年里,魏忠贤不断的排挤东林党,不断的在朝廷里安插的亲信,他的党羽越来多,实力越来越强,但他依旧在等待,他知道东林党不可怕,可怕的是汪文言,他要等待最好的机会,一举干掉汪文言。 天启四年天赐良机出现! 东林内讧,魏忠贤一得消息立即出手,让阮大钺坐上了吏科都给事中的位子,阮大铖投桃报李,上书弹劾汪文言、左光斗互相勾结,祸乱朝政。 战斗就此拉开帷幕! 阉党一拥而上,纷纷上书弹劾东林党,东林自然不甘示弱,朝廷上下,弹章乱飞。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叶向高知道麻烦大了,于是,上书表示:汪文言是我举荐的,有什么事情我担着,自请辞官! 这样一搞,东林党人停止骂战,纷纷上书挽留,这以退为进的套路让皇帝很为难,只得下诏叫停。 没办法魏忠贤只得忍了,最终,汪文言关着,首辅叶向高辞职。天启四年六月,东林党第一斗士,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在这篇青史留名的檄文中,杨涟数魏忠贤的种种罪恶,字字珠玑,字字见血。 杨涟也是没办法了,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朝廷,从内阁到六部,都魏忠贤的爪牙,再不反击就没机会了,但不知是巧合还是走漏了风声,皇帝下诏,今日免朝。 斗争经验丰富的杨涟发现情况不妙,于是,一边将奏疏呈送皇帝,一边让人传抄,弄的街头巷尾人人耳闻,当即,东林党官员一同上书,弹劾魏忠贤。甚至国子监、翰林院、各地官员、士子纷纷上书,弹章像雪片一样飞进朝廷。 杨涟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阉党官员也怕了,唯恐祸及池鱼,许多人临阵倒戈,掉头弹劾魏忠贤。 得知此事的黄尊素却长叹一声,“清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乎?” 杨涟以为自己赢定了,毫不理睬这种说法。 皇帝早就知道了杨涟的弹章,但是他装煳涂,叫来魏忠贤询问,“听说有人弹劾你,为什么?” 魏胖子虽然摸清了皇帝要对付东林党的心意,但是,这回事情太大了,而且他确实作恶多端,杨涟弹章上的每一条罪名都是真实可信的,魏忠贤很害怕,他怕皇帝干掉自己。 吓的趴在皇帝脚边磕头流血,痛哭涕流,一边请求皇帝恕罪,一边说那全是污蔑,请皇帝不要相信谗言! 魏胖子低估了皇帝的决心,虽然皇帝把魏忠贤推出去对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