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就一个字:稳中求进!  (第1/2页)
    李衡坐在一侧,桌案上有许多张纸,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写满了许多信息。    甚至还有地图。    这是陇右五郡的详细信息。    李衡原本以为诸葛亮叫自己来是商讨今日司马懿发兵的事,没想到自己到后,诸葛亮对司马懿绝口不提。    杨仪、费祎等人也不提今日战事。    杨仪给了李衡这些纸张,然后营帐内就陷入安静中。    李衡很认真地查看着这些信息。    包括五郡的具体位置、城池名称、魏国守将,还有这些郡的人口数量。    想来这是多年一直搜集的情报。    如今纸张大量生产出来,这些信息可以更加方便且系统地呈现出来了。    中午的时候,诸葛亮依然没有问话,众人只是用餐。    午休片刻后,又开始翻阅这些信息。    直到传令兵回来。    “报!”    “进!”    传令兵进来,将战报呈递上来。    诸葛亮打开看后,说道:“魏军退兵了,今日我军战死者三百零八人,受伤者一百六十七人,魏军战死者超过一千二百人。”    一场攻伐战,战死一千二多百人,绝对不少了。    古代打仗,一些大型战役,动则伤亡数万,其中大多数并非敌人所伤,而是在大崩溃中自己人踩死自己人。    魏军这一千多战死者,应该几乎都是被汉军所杀。    因为这种攻守战,魏军要撤退,汉军无法追击,自然无法造成更大的混乱。    这个杀伤数额已经不小了。    而且汉军的死亡人数比受伤人数多,说明战争当时非常惨烈。    杨仪有些兴奋地说道:“按照这个战损,魏军无法攻破我们,想要消耗我们也很难。”    诸葛亮不动声色,问李衡:“济安,你如何看?”    “下官认为,我军战力本身就比魏军强,现在垒好营帐,更有优势,不过这一次司马懿应该并未出动太多兵力。”    诸葛亮说道:“约莫有万人。”    万人已经非常多。    在古代,人数一旦满万,就是大军团。    能统帅大军团的将领都不是一般的将领。    李衡说道:“司马懿可能会采用轮番作战的方式,但以现在的战损来看,司马懿想要消耗我们也非易事,我军明年足可分兵西进。”    诸葛亮点了点头,心中的答案也确定了。    这场战争正如李衡所料,会进入汉魏双方在眉县到长安一带的对峙状态。    诸葛亮突然对李衡有了更加强烈的信任感。    在正史上第五次北伐对峙中,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如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司马懿这段评价其实是站在魏国的综合国力上评价的。    用一句话总结:站着说话不腰疼。    年轻时候的孔明,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自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开始了一段新的、截然不同的人生。    刘备将只剩残躯的季汉交到了诸葛亮手里。    在人才缺乏,还要以荆州人士驾驭益州人士的季汉,刚刚与吴国打了大仗,与此同时曹魏也虎视眈眈。    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已经不允许诸葛亮再意气风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