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时机未至,静待天时  (第1/2页)
    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民国篇:《少年闰土》第二十八章时机未至,静待天时烈日炎炎,阳光炙烤着大地。    官道两侧,一排排大树舒展腰肢,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了一条狭长的荫蔽带。    镖局一行人在镖头的率领下,将队伍拉长,勉强能与行人一同挤在阴凉处行走。    但酷暑难耐,更兼树上蝉鸣令人心烦意乱,一路走来,这些昂藏汉子满脸燥意,汗水早已把裤腿打湿。    哪怕是坐在镖车上的孟可三人也好不到哪去。    事实证明,练武不是修仙,对耐热程度没什么影响。    “哎呀,热死老子了。”    一个壮汉一屁股坐倒在另一架镖车上,不停的拍打着马背。    “这天气也是奇怪了,我们一直在往北边跑,偏偏越来越热。”另一名趟子手也在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抱怨,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北边比南边还热。    “那戏文上不是说了吗?天生异象,必是朝廷……”    未等两人说完,镖头回头看向那两名趟子手,皱了皱眉头。    “行了,都少说两句。咱们都已经走了五六天了,现在绍兴说不定更热。”    “大家都加把劲,等前头到了长江边上,过江前我请大家好好吃一顿,好酒好rou管够!”    金虎适时出声调节气氛,与镖头一人红脸一人白脸,配合得很是默契。    这几日走下来,众人对这个少当家也熟络了许多。    镖队里的其他几名镖师和趟子手纷纷附和。    “行啊,少当家的,我们可记住您的豪言壮语了。”    “就是啊,您可不许耍赖,要是我们吃穷了,你可得负责啊。”    金虎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灿烂的牙齿。    “大家放心吃,我付不起钱,那不是还有我老子来付钱吗?”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中,二师兄黄坚用胳膊肘顶了顶孟可,用眼神示意孟可学着点。    孟可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自己会‘活到了学到老’的。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笑闹间不觉间离镇江越来越近。    镇江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廷在此设立了镇江府。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镇江辟为通商口岸。    再过几十年进入民国后,此地甚至还一度成为过江苏省省会。    此时的镇江,水运繁忙、经济活跃,便是江南水乡富庶之景的缩影。    当然,这一切与孟可、镖队没啥关系。    钱依旧是在流向不缺钱的人,掌控此地经济命脉的还是地主老爷们。    底层百姓仍然过着苦哈哈的生活,而且因为各种条约的摊派和税赋的压榨,更是让人民的日子过的艰辛不堪。    看着来往行人眼里的麻木与镇江那繁华的景象,孟可的心底突然有一丝悲哀。    ‘快了,快了……’    武艺未成、年纪尚小的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小师弟,在想什么呢?”    就在孟可陷入沉寂之时,黄坚的声音打断了他。    “嗯?我在想……若是江南再起长毛之乱,而我又为长毛统帅,必定先攻占镇江,控制运河与长江,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