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假难辩  (第2/2页)
    “还有那底,跳刀痕足有三处,就是烧来自個家用,也不至于这么不讲究吧?”    “画法也不对,太简单了,不像是淡描,反而像泼墨晕染,别说明和清,说是民国也不见这一款的,所以,这九成九是现代人凭着想像,胡乱仿出来的玩意……”    围观起哄的不是摊主,就是来淘物件的玩家,眼力还是有几分的。也确实如这些人所说,这些缺点都有,而且很明显。    但李定安觉得,这东西好像是个老物件。    一是看包浆和还剩那么一丝的土泌色,没个两三百年绝不会有这成色,而且怎么看都不像仿的。    二则是三人之前唱双簧说的那些话,没有一处不符合:    施釉虽薄,却乳而不浊……    胎质够细够白,足边够圆够整……”    画工简致,对比明显……    简而言之,这东西缺点确实多,但正因为这些缺点,反而证明这只壶确实是明朝的物件。    因为到康熙左右,无论官窑民窑,烧瓷工艺已相当完善,很少出现胎体不对称、器足沾沙、塌边有跳刀痕这些缺点。再往上推,越早这些缺点越多,崇祯以前,但凡民窑出的东西,几乎件件都有。
    再一个,李定安觉得还有一处不对的地方:这底太厚,这足太薄,这壶也稍有些重。也就是壶底下那一圈离印款的地方太浅了,一般这么大的壶底部至少该有一指深的空间,这一只就剩那么一两毫米。    款是后加的,那这底是不是也是后加的?    李定安心思一动,用手指敲了敲,壶底发出“咚咚”两声。    看来是没错了,底是加过的,不然就是清脆的“当当”声,而不是这种发蒙的“咚咚”声。    既然判断这东西有古怪,接下来就是拼眼力。    他分外仔细,几乎是一寸一寸……    嗯,底确实是后加的,十有八九,里面还有一层底,更说不定,里面还有款……    嗯,这好像是扇面纹?    国内很少见,倒有点像RB风格……    嗯,还有这画,泼墨山水?    记得宋朝以后,就不流行这种风格的瓷器了……    嗯,这画有古怪?    嘿,像是董其昌的……    董其昌的泼墨山水?    哈哈……    猝然一愣,再将刚刚看出的几点稍一结合,李定安恍然大悟。    这东西不但是明朝的,而且是官窑出品,更是少见的出口瓷器。    哈哈,绝对捡漏了。    瓷器鉴定技能真没白学……    正在暗暗窃喜,眼前“唰”的一闪,屏幕又跳了出来。    刚才还在想,这么精彩的事儿可不多见,怎么没触发点任务什么的。    这不就来了?    还是熟悉悉的文本,还是熟悉的文青范儿: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麻烦总是接踵而至,但谁也说不清,后面是不是还跟着好运气?    幸运者,考验你的时候又到了!    任务:真假难辩。    要求:12小时。    备注:视处理结果奖励相关技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