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出征林邑 (第2/2页)
“陛下,三原县公一直反对直接对高句丽兴兵,觉得应该以钝刀子割rou的方式对付高句丽,强令让他领兵到辽东去,反而落了下乘! 臣觉得辽东有渤海水师足矣!再把皇家海军调过去反而有些浪费了!” 杜如晦的话便是大多数饶心思,在他们眼里,就算是渤海水师也就是做做运粮草辎重的活,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还是得看府兵! 王宁带着皇家海军到辽东去,确实没有什么作用。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王宁不去辽东,还少了一个人分润功劳,他们当然不希望王宁去。 李世民的心里也有了决定,当晚就亲自给王宁回了奏折,准他领兵远征林邑,只是要他自己筹备粮草。 至于王宁在奏折里提到要沿途在泉州等地补给的事情,他也一概准了,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他相信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王宁的心里应该有数才是。 王宁在苏杭两州做的事也不是都让他满意,比如百骑司送来的消息和淮南道一些官员弹劾王宁的折子里都提到王宁竟然让自己的妾代行刺史之权。 百骑司送来的消息还算实事求是,淮南道官员就直接弹劾王宁欺君之罪了。 这往重了当然是欺君之罪,但往轻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李世民偶尔不还是和长孙皇后一起议事。 他过会给王宁信任,当然就不会在这些事上计较。 至于王宁再次给自己妾武照要诰命的事,李世民也随手给了。 至于武照差点被送进宫里的事,长孙皇后也随口跟他提过两句,不过cao心着国家大事的他向来不管这些事,都是长孙皇后在处理。 他压根没在意。 倒是王宁在奏折里提及扬州官员和海盗张仲坚有牵连一事让李世民非常不高兴。 张仲坚的事情,李世民比王宁可是要清楚多了,百骑司早就盯着张仲坚了,只是以往张仲坚也算是识趣,在扬州一带最多也就是做些销赃、走私的事情。 他看在李靖的面子上,不与张仲坚一般见识,自然也不会把与张仲坚勾连的官员怎么样,如今看来他对这些官员还是太过仁慈了一些!
十月初,李世民的旨意终于到了苏州,与旨意差不多前后到达的,还有一封封家书。 给王宁的,独孤曼玉、李丽质、十二、七娘,还有已经会写字的王延年,一人一封,还有王铁柱、杨氏老两口让独孤曼玉代写的。 还有颜如玉、公输三娘的父母给她们写的书信。 在造船厂的宅子客厅里,王宁一封一封的看完了家书,然后把独孤曼玉给他的信递给了坐在他边上的颜如玉,笑着道: “你们也看看吧!” 家书看完,王宁才和武照一起到了书房,王宁从火漆封好的袋子里掏出了一个札子递给武照,笑着道: “我向陛下讨的!” 武照接过札子,看着上面鲜红的礼部大印,站起身坐在王宁怀里,在王宁的脸上亲了一下,笑着道: “夫君真好!” “夫君这么好,不如晚上和顺儿一起服侍夫君?”王宁轻声道。 “妾身这就是找jiejie!”武照红着脸道。 在家里荒唐了几日,把苏杭两州的事务尽皆交给武照后,王宁便住进了海军大营,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首先便是战舰检查和人员配备情况。 海军的剿匪事宜已经告一段落,成果斐然,除了二千多俘虏,海军还缴获了大大两百余艘海船,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公输三娘带着人把这些船里能改装的都改装了一番。 三支舰队的主力是加起来一共十八艘威武级的战舰,其中每支舰队还配备了近三十艘各种战舰,用于侦查、追击、运输物资。 王宁甚至还专门弄了一艘医疗舰。 出征的时候,除了海军三支舰队近百艘战舰外,他还会带上这近百艘改造过的货船。 倒是他总不能用这些战舰来装粮食,这些货船就能派上用场。 然后便是武器和粮草辎重。 武器是重中之重,火炮的炮弹,手榴弹,燃烧弹,火油,这些东西不仅能要列饶命,要是管控不好,也会要了自己的命。 王宁强调得最多的便是火药武器的安全。 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弩箭,宝山工业区就有现成的冶铁工坊,王宁干脆在冶铁工坊边上建了一个武器工坊,专门生产弩箭这些消耗品。 一箱箱密封好的炮弹、手榴弹、燃烧弹被搬上战舰的武器储藏室,还有一捆捆的弩箭,一桶桶火油。 虽然征讨的只是一个的林邑,王宁还是让把海军武装到了牙齿。 最后就是粮食和淡水。 粮食带得不多,海军在辽阔的大海上就不会缺吃的,带粮食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带得最多的是茶叶、各种干菜、腌菜,还有整整一船的橘子罐头。 十月二十一早刚刚亮,王宁便醒来。 吃了早饭后,在颜如玉的服侍下穿上一身黑红相间的盔甲,戴上头盔,腰上挂上一柄横刀。 到了客厅,轻轻的抱了抱武家姐妹、公输三娘,朝着四人拱手道: “你们在苏州安心等着,不用为我担心!” “夫君一路保重!”四人齐齐福了福身。 王宁点点头,带着亲卫出了院子,转头轻声对身边的席秋儿道: “师妹,此去林邑,我应该不会离开战舰,有这两万人护着还会遇到刺杀不成? 你实在没必要跟着我去受苦!” “师兄,我想跟着你去看看无边无际的大海!”和王宁一般打扮的席秋儿轻声道。 王宁苦笑一声,没有再劝,他知道席秋儿原本是不想跟着他去林邑的,毕竟这一去来回至少半年的时间,席秋儿一个女孩子在战舰上不方便。 只是颜如玉和武家姐妹齐齐求到她面前,她才改变了心思一定要跟在王宁身边。 到了海军大营,两万余将士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校场,一身戎装的王宁走到点将台上,大声喊道: “全军听令,征讨林邑,即刻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