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四百三十二章 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忙 (第3/3页)



    然而,二大爷的三个小子,跟三大爷的三个儿子,半斤八两。

    也就许大茂能跟徐庆掰掰手腕。

    只不过,许大茂人是精明,奈何见着漂亮女的就走不动道,总想撩哧。

    心眼不少,做生意倒是经验丰富,可总归只能小打小闹。

    要是能改掉那个臭毛病,不管是生意场上还是走仕途,依许大茂的能耐,绝对一把好手。

    可惜,许大茂这辈子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经商,也不是当官,而是钻在女人堆里。

    老话说,温柔乡英雄冢,许大茂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可谓是一点不假!

    徐庆把粮食送给一大爷家后,稍微聊了几句,就转身朝后院自家回去。

    这时候,静红和晓雅已经把保姆冯婶做的晚饭,从厨房锅里端了出来,俩人正在往前屋桌上收拾。

    徐庆洗过手后,就一块吃起晚饭。

    徐爱国从他住的房子过来,他不抽烟,向大哥大嫂和晓雅问了一声,就坐在炕沿上。

    徐庆咬着手里的白面馒头,朝二弟问道:

    “爱国,我儿子跟巧馨,都在你屋?”

    徐爱国点头道:“是啊,大哥,他们俩正跟我儿子一块看电视。”

    徐庆闻言,继续吃晚饭。

    转眼到了八月底。

    几场雨后,天气依旧燥热,伏天是出了,但并没有丝毫凉快下来。

    徐庆一早起床,吃过饭,就骑车朝郊外的库房过去。

    他在城里招了十几号工人,这两天来,每天都在库房带工人加工粮食。

    能自产自销,徐庆除了高兴,心中也更加干劲十足。

    购买的大机器,看着笨重,但质量很好,运转起来,效率低是低一点。

    可绝对耐用。

    一天下来,磨上千斤粮食没一点问题。

    月初徐庆和二麻子下乡收的三十多吨麦子和玉米。

    徐庆前些时候,用能力分了一次,成了六十吨。

    按照一天一千斤算,十二万斤粮食,得四个月才能磨完。

    这使得徐庆一时还不敢终止,帮国家代售粮食一事。

    光红星轧钢厂的几个分厂,一天就要消耗几千斤粮。

    就这效率,压根不成。

    但徐庆现在没法再多买几台机器。

    其一,这种大型的机器,要定做,需要时间。

    还有就是,徐庆纵然是将收的三十多吨粮食分了一次,可依然不够多。

    真要是想实现全年完全自主经营粮站,不帮国家售卖,徐庆最起码一年要收上万吨的粮食才行。

    但北方种的是冬小麦,一年一茬,国家征收之后,徐庆再想收,就收不下多少了。

    要是扩大收粮食的范围,去隔壁几个省份,就这年月,难。

    交通不便,就算是收下,运输成本也高。

    玉米倒是不用愁,四九城周边的几个公社,种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比中麦子多了好几倍。

    可徐庆盯着库房这边,腾不出手去收。

    九月他还打算收绿豆,红豆。

    十月底收小米。

    这些虽没白面和棒子面买的快,可既然开粮站,不能没有。

    徐庆计划到时候让二麻子独自下乡收去。

    那些东西,算是添头,收个几万斤,今年就足够了。

    刚一入九月,徐庆就安排二麻子下乡。

    整个月里,二麻子几乎没回城,不是收绿豆,就是骑车在赶往下一个公社收绿豆的路上。

    四九城周边的几个乡里公社,二麻子是挨个跑了个遍。

    徐庆也忙,也几乎没回城,一天到晚,一直呆在郊外的库房。

    白天看着让工人磨面,晚上还要接二麻子收回来的粮食。

    人住在三虎子家里,连轴转了一个月,连媳妇跟儿子都没见一面。

    直到十月初,秋雨绵绵下个不停,又逢国庆,二麻子从乡下回来,收绿豆和红豆一事,才算告一段落。

    但二麻子能歇着了,可徐庆还是很忙。

    忙是忙,可国庆期间,徐庆粮站并没有开,库房也停工,让工人休息。

    因为马上中秋,晓雅要出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