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朝会  (第1/2页)
    宽宏威严的大殿。    李旻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这些人,是北安城中所有有资格参加朝会的人,众多官员中,无一人请假,因为,这次的朝会,决定着他们的生死。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汪公公站出来,高声说道。    李信此时站了出来。    “儿臣有本要奏。”    “说。”李旻看着自己的五儿子,说道。    “今通敌一事,已查出真相,私通匈奴贼寇,欲想阴谋暗害我大华的,正是前朝和宁国,而这始作俑者,正是宁国!”    李信说完,转模作样的又将前日汇报给父皇的证物递了上去。    李旻也是演技高超之人,看着手中无数的证据和罪证,眉头越皱越深,看到最后,突然一声大喝:    “混账!我大华世代与宁国交好,未曾想他们竟然心生歹意,众卿,有何建议?”    “回陛下,宁国狼子野心,我等当即刻出兵,攻伐宁国,以示国威!”    出言的并不是武将一脉,而是文臣一系,户部尚书曾仕。    李信诧异的看了看曾仕,随即又释怀,大华以武立国,军功,多半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这些文臣,可不只是会动嘴皮子,舞刀弄枪,阴谋诡计,他们是样样精通。    “臣附议!”    “臣附议!”    最后,文武百官全部附议,这些年来他们修家持国,大华早已安定,如今,他们不仅没有恐慌,反而期待着战争的到来。    “好!传令,六部统筹后方,大将军王天明起二十万大军北上,讨伐宁国!”李旻一言而定。    “遵旨!”    李信看着激动的众人,面上一笑,随后又上前说道:    “儿臣还有本要奏!”    “说。”    “儿臣自请,解任御史大夫一职!”    “为何?”    “儿臣担任以来,就发现御史台权柄过大,日后恐成隐患,故才有此一请。”李信目不斜视,话语清晰的说道。    “可。”李旻看着正儿八经的李信,回道。    “多谢父皇!”李信说完,就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然而一礼部侍郎此时却是突然上前,说道:    “臣张旭有本要奏!”    “说。”    “前朝余孽复起,私通贼寇,望陛下重罚!”    李信瞥了一眼这个叫张旭的人,记住了他的模样。    “前朝。”李旻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李信,随后笑道:    “前朝之事,我已有定夺,来人,将玉漱公主请上殿来。”    汪公公走到殿前,向外传话:“陛下令,传玉漱公主!”    锦绣走在殿堂的中央,看着四周的人群,不慌不忙的对李旻行礼道:    “臣女锦绣,见过陛下!”    “这不是花魁锦绣嘛?她是前朝公主?”    “可真是大胆,竟然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    底下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前朝阴谋叛乱,你可知情?”李旻问道。    “臣女不知,臣女这数年来,一直生活在帝都,绝无叛逆我大华之心!而其他人等,也都是受了一人的阴谋蛊惑,这才做错了事。”    “哦?是谁?”李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