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堵运钞车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第1/2页)
    “小陈同学。”    “你现在来一趟市局,解决一下水泥沙发那件事情。”    陈沐离开之后不久,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    “好的。”    陈沐放下电话,就往市局赶。    等他到了地方之后,就发现除了警方之外,还有商场的负责人、央视的记者、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的同志,也都在现场。    潘局长也露了个面,跟众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离开了。    这种小案子,也就是因为上了央视的《每日说法》栏目,造成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潘局长才出现了一下,不然的话绝对惊动不了他这样的人物。    央视的记者换了人,不是上次见到的那位师兄刘记者没有来,不过出镜的女主持人却还是那位传媒大学出身的吴记者。    “小陈同学你好!”    吴记者看到陈沐,就和他打了个招呼。    “吴记者你好!”    “辛苦你们又跑一趟儿。”    陈沐也和她回应了一下,表达了谢意。    “事情经过呢,也就不用多说了。”    “根据警方调查的结果,商场在这件事情当中存在把关不严,对产品质量控制存在较大的漏洞,负有一定责任,应当向消费者陈沐同学承担赔付责任。”    “至于水泥沙发的生产者,负有造假贩假的嫌疑,已经移送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了,在此不再赘述。”    “现在把大家请过来,也是要给这件事情做一个交代,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毕竟是上了央视《每日说法》的案例,我们还是要认真负责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请消协的同志先谈一下赔付方案吧。”    警方的人直接把众人都给安排上了。    “根据我们消协的调查,认为商场确实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按照假一罚三的标准,向陈沐同学进行佩服,另外需向陈沐同学支付精神赔偿费两千元。”    “不知道你们双方对此有无异议?”    消协的工作人员,就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我没有异议。”    “本次事件,商场是负有责任的,我们愿意承担赔偿责任。”    商场负责人点头表示自己同意这个赔付标准。    “可以。”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解决问题,我个人无异议。”    陈沐也表示自己同意这个赔付方案。    假一罚三这件事情,执行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只不过这一次是事情闹得比较大,所以商场方面担心名誉受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争论。    至于说两千元的精神损失费,这个就算是添头了。    放在小案子里面,这两千元的精神损失费相当不错,但是本案的案值比较大,精神损失费相对而言就可有可无。    对方既然愿意给,陈沐自然也没有道理不收。    经此一事之后,陈沐也没有继续在这家商场采购的想法,就按照案值的三倍,连同退款和精神损失费,直接收了对方十八万。    随着对方完成了转账之后,这件案子总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央视吴记者还是对双方做了采访。    商场负责人面对镜头,信誓旦旦地表示经过此事之后,他们已经进行了认真彻底的整改,保证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良的产品,并且重申了假一赔三的标准不动摇,算是打了一波儿正面广告。    这个调子,也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把坏事变成好事儿的手段。    至于陈沐这边儿,吴记者的采访就比较认真一些了。    毕竟吴记者也听说过,这位陈沐同学虽然年轻,却和央视的几位重要人物关系密切,是说得上话的关键人物,此时对他示好,将来没准儿什么时候就有回报。    “商场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已经受到了惩罚,但是对于制假者,我觉得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要有一个可以让群众满意的处理结果。”    “毕竟我国的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大,除了可以容纳总多优质商品,也为制假贩假者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如果不能着力打击制假贩假行为,把关不严,有错不罚,很容易让他们觉得违法成本太低,进而变本加厉地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所以我认为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有一个严惩的态度。”    陈沐面对镜头,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好的!”    “感谢陈先生,央视前方记者小吴为您发回报道!”    吴记者采访完了陈沐,总算是顺利收官。    本来陈沐打算请工商、消协还有央视的记者们一起吃个饭,但是大家都说现在是工作时间,忙不过来,婉拒了陈沐的邀请,然后各自离去。    “陈沐同学,留步!”    就在陈沐打算离开的时候,有位长得有些冷清地女警跑了过来,把他给截住了。    陈沐停下脚步,看着对方。    “潘局长请你过去一趟儿,关于那个网络诈骗案,现在有了新的进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