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不创造神话,只复制神话  (第2/2页)
    吴远接过来,“不敢当,杨总。”    “你听说过我?”    “彼此彼此。”    一通寒暄过后,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    不是为了以后怎么怎么样,就是一种交际,一种形式。    乘坐特快空调包厢,半天时间,抵达上海吴宫大酒店,把最后这点国库券全部卖掉。    吴远包里的现金达到108万3000多。    这已经刨去了师徒俩置办的这些行头、来回车票,以及酒店包房的花费。    看着这么多现金,吴远跟做梦一样。    这可是1988年,不是2008!    忙完这一切,师徒俩未做停留,直接退了包房,打车直奔火车站,订了当天晚上的空调特快,凌晨时分抵达彭城。    彭城火车站这边,熊刚从北岗县包了辆面的过来接人。    200块。    钱自然是吴远付。    面的师傅兴奋的一夜没睡着,一路上跟熊刚攀谈来攀谈去。    熊刚懒得搭理他。    他正在琢磨,幺弟所说的那句‘挣了大钱’,究竟是多少钱。    竟然宁愿花费200块冤枉钱包车来接。    这不是白白扔钱么?
    然而,等到熊刚接到吴远师徒俩,看着俩人手提的那沉沉鼓鼓的手提袋,顿时脸色一凛。    这样的手提袋,如果全都提的是钱。    起码也有十多万。    这么大的巨款,花费200块包车来接,太有必要了。    安全第一!    熊刚估计的没有错,他是按照每张面额10块钱的大团结来估算的。    毕竟这年头,用的最多的就是大团结。    吴远也没解释,仨人碰了面,直接上了面的车,连夜往北岗县城赶。    赶到北岗县城之后,距离船闸不远处,就让面的师傅停车,结账走人了。    面的师傅也很乐意早点做完这趟生意。    否则满车大汉,押着他开车,那感觉还真不好受。    之后仨人提着两个手提袋,走过了船闸,不多久,就到了下圩村。    熊刚派开家门时,差不多四点,天色已经有点蒙蒙亮了。    吴秀华披着件外套来开门,一见到幺弟出门靠两個月,终于舍得回来了,话茬子打开,就唠唠叨叨个不停。    直到跟着仨人到了堂屋,吴远在60瓦的白炽灯下,拉开手提包的拉链。    吴秀华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熊刚直接瞪圆了双眼。    看了三姐两口子的反应,吴远很确定,挣了这么多钱的事,暂时不能让杨落雁知道。    毕竟她怀着孩子呢。    万一真吓出个好歹来,那就是乐极生悲了。    至于让三姐、三姐夫知道他的身家,吴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姐两口子对他的照顾,不是父母,胜似父母。    吴远对他们,没什么好隐瞒。    片刻后,吴秀华这才艰难地发出声音,问道:“幺弟,你没做什么犯法的事吧?”    吴远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    那上面详细记录着他买卖国库券的来往账目。    好几次,他都是拿这个取信于车站警察的。    吴秀华一看,就明白了,虽然疑虑国库券能挣这么多钱,但肯定幺弟没做什么犯法的事。    “这有多少钱?”三姐问。    “一百多万吧。”三姐夫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