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陈牧!天下第一军师,传遍天下  (第1/4页)
    月旦评结束后,便在许昌境内飞速传播。    八百里加急,传到荀彧府上,荀彧看到信间后,豁然起身!    陈牧,出世了!    月旦评被文士争相扩散,不过几日时间,就已传遍天下大江南北。    各地名士看到月旦评后,皆震惊不已。    许多人对此众评很是赞同。    但也有不少氏族,对其嗤之以鼻,认为评判有失偏颇。    即便如此,仍旧挡不住其火热程度,成为了各地人士的酒后杂谈。    几乎每一处酒馆,都能听到有人在讨论月旦评的排名。    尤其是排名第一的陈牧,更是话题的中心。    所有人都对其极度好奇。    如此天资卓绝,堪称前无古人的旷世奇才。    如今却下落不明。    难不成真的如郭嘉一般,天妒英才?    ……    赤壁。    曹cao屯兵百万,与江东对峙。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剑拔弩张,空气都低沉的让人窒息。    此战,乃是决定曹cao能够一举击溃江东的关键之战!    胜,则长驱直入,攻下江东,完成一统。    败,则回守北方,三足鼎立,相互割据。    不管是孙权还是刘备,亦或者曹cao。    全都严阵以待,仿佛背负一座大山般沉重。    曹营。    贾诩步入营帐中,正见到荀攸他们,正在讨论着什么。    “恭喜公达啊,众评第八,这一次,可谓是名传天下。”    陈群呵呵笑着恭维道。    荀攸连忙摆手道:“都是天下众评抬爱罢了,长文不也是上榜了?”    贾诩疑惑望着二人,询问道:“公达,长文,你们在聊什么?”    见到贾诩后,陈群笑着将手中月旦评递过。    “哈哈哈哈哈,我道是谁,原来是天下第五来了。”    贾诩顿时更为疑惑。    天下第五?    他接过月旦评,展开飞速浏览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月旦评?”    荀攸笑着询问。    “文和,对着月旦评,你觉得评判是否中肯?”    贾诩颔首道。    “确实算得上中肯。”    他针对月旦评,评价道。    “陈宫之谋,确实当得上此排名。    若非吕布刚愎自用,不听劝说,想要拿下他们,还需费不少气力。    说不得还会让他们逃走,重新调整声息。    还有那李儒,当初在皇宫时,李儒的才能就已经得以发挥。    也正是因为他,主公数次陷入危机。    若非董卓不听劝说,或许现在大汉仍在他专政残暴的控制下。    李儒此人,的确颇为让人忌惮。”    荀攸也颔首道。    “排名第九的田丰,与第六的沮授,的确也名副其实。    当初在官渡时,两人没少给我等制造困难。    尤其是沮授,若非袁绍多疑,不听其劝告,甚至还将他带在身边软禁。    我等想要胜利,难度仍犹如登天。    兵力上的差距再加上沮授的才智,实在是难以弥补。    与董卓吕布一般,都是因为自家主公刚愎自用,才导致如此下场。”    贾诩沿着顺序往下看。    “鲁肃鲁子敬,的确也是一个劲敌。    他和周瑜一般,都是联合刘备的主战派。    可谓是周瑜的左膀右臂。    不过……我等现在倒也不惧。    若非有着吞吴十策,鲁肃与周瑜的组合,也会给我等带来极大的麻烦。”    一提到吞吴十策,贾诩的眼神,就多了几分钦佩。    陈牧的规划策略惊为天人,乃生平仅见。    如此谋略,昔日他也只在郭嘉身上,见到过类似的影子。    可即便是有着鬼才智谋的郭嘉,所制定的计划,也不及眼前他们所掌握的吞吴十策。    他的目光,落在了排名第四的郭嘉名字上。    奉孝啊奉孝……    若是你还在的话,一定会和陈牧惺惺相惜,成为挚友吧?    贾诩心中清楚。    郭嘉心思纯澈,天资卓绝,这种人最喜欢的,便是同道中人。    若是还在,定然要备上好酒,找陈牧相交。    “排名第三的诸葛孔明,又是一个劲敌啊……”    陈群忽然叹息道。    “这几次与刘备的交锋,每一次的完胜之局,都会被诸葛亮争得一线生机。    现在他又只身前往江东,促成了孙刘联盟,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此人智谋卓绝,不负卧龙之名啊。”    荀攸也赞同不已。    “在我得知诸葛孔明所讲的隆中对后,极为震惊。    此人身在隆中,却能预测到现在的局势,甚至谋划整个天下。    简直匪夷所思。    若是不除,未来定成大敌。    好在我等有吞吴十策,否则面对诸葛加周瑜,心底还真是没底。”    旋即,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第一的陈牧上面。    荀攸亦是颔首赞同。    “是啊,陈牧简直是我所见过,最恐怖的对手。    即便是有着卧龙之名的诸葛孔明,也没给过我如此大的压迫感。    与诸葛对弈,他还仅是将刘备从死局中救出。    可这陈牧却不同。    他是将刘备从一无所有,再到虎踞徐州,精兵十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